本报记者 张群琛 李若晨
白石老人带着自己的画作来通州了。近日,“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楼1、2展厅开展,将持续至明年3月30日。展览精彩荟萃,汇集了绘画、篆刻、书法等200余件齐白石在北京创作的艺术品,不仅有齐白石代表性的“红花墨叶”大写意风格,也有画法变革前的部分代表性画作,甚至还能看到齐白石的工作记录、贴在门上的告示等生活化的小玩意儿。
决心变革破釜沉舟
1919年,齐白石定居北京。彼时,他依靠卖画为生,每天与水墨丹青相伴,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教一日闲过也”。可当时的白石老人似乎遇到了瓶颈,画作的销量并不好,他的心情也很差。不过在北京生活期间,他认识了陈师曾、梅兰芳等一众好友,尤其是在陈师曾的鼓励和支持下,齐白石决定改变自己的画法,那时的他已年近六旬。
展览的第一部分有一张《墨梅》,是齐白石在画法变革之前的作品。相较于大众熟悉的“红花墨叶”,这张《墨梅》非常典雅,以极细的笔触勾勒了树枝上的朵朵梅花,花朵与花苞交叠相映,新枝与老干交错相生,树干的遒劲厚重与花枝的轻健俏丽形成对比。在画作的上半部分,齐白石的挚友,亦是中国近代画家的陈师曾在画上题跋“酒后尝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劝他不必追随前人脚步,而要变革创新。同一时间,北京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罗复堪也题诗赞许他身处寒寺,与寒梅为伴并笑看人间的姿态。在友人的鼓励下,齐白石决心开始衰年变法,不再拘泥于临摹前人的作品。
齐白石变革画法的决心在走进展厅的第一件展品中就有体现。走进展厅,首先见到的不是齐白石笔下活灵活现的虾、蟹等作品,而是一本泛黄且字迹密布的日记。这本《己未日记》记录了齐白石在北京期间与当地文人相识游玩的情况,去了哪、住在哪,皆有所记。“法源寺、观音寺、石蹬庵等齐白石初来北京居住的地方,都能在这本日记中找到。同时这里还记录了齐白石借住在朋友家的情景。”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副研究员张楠说。这本日记中有一句凸显了当时的齐白石想要变革画法的决心,“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
张楠说:“当时齐白石的画法主要是工笔画,画法接近于八大山人,由于懂的人不多,所以市场不是很认可,销量也不是很好。后来在友人的鼓励下,齐白石决心改变自己坚持了多年的画法。”
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中展示了不少齐白石画法变革之前的作品,其中一幅名为《豆角蟋蟀》的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市民刘先生是齐白石的粉丝,他在这幅画前端详良久。“画中的豆荚是红色的,不是齐白石为了让画面的颜色丰富起来创作的,而是现实中有些豆荚就是这个颜色,说明齐白石只会画出他见过的东西。”
相较于绿叶和红豆荚,画上的两只蟋蟀虽寥寥数笔,但细节绘制到位。仔细观看,其中一只蟋蟀的尾部有三根须子,另一只有两根,竟分出了公母。此外,齐白石通过落笔的轻重,让观者可以直观分辨出蟋蟀的身体与翅膀。张楠介绍,这是齐白石在1920年创作的,彼时他已经开始逐渐改变他的画法。
这幅画清秋意趣,潇洒有味,而最大看点则是齐白石作的长篇题跋。1920年9月,齐白石应约来到梅兰芳的缀玉轩,梅兰芳亲自为其理纸,白石老人将这段在梅家作画的经历“详细记之”。其中部分内容为:“……近来作画大进,一日约余往看,因索余画此与观,客中笔砚虽极精良,未必合手,畹弟欣然理纸,情不可辞,随意一挥而成。畹弟他日名家,必不见此幅,笑我老来胆大也。画将完,玉芙弟来,余尤乐极,故详细记之。只是畹弟喜余小字,余虽以为苦,然人为知者死也。呵呵!”笑言梅兰芳的笔砚虽然极为精美,但是用着不合手,不过还是一挥而就。而且,白石翁还奋笔疾书,写了长长两行梅兰芳喜欢的小字,结尾“呵呵”两字,更是妙趣横生。
扫除凡格自成一派
迈入展厅第二单元,明显感到绘画风格陡然一变,这是齐白石变法之后的作品。转益多师,大胆革新之下,他逐渐从早期对工细绘画风格的模仿转向生动自如的潇洒挥毫。
展厅中悬挂的一幅《红梅》便是生动体现。若说入口处的那幅《墨梅》是淡墨勾勒,这幅《红梅》则浓墨重彩得多。画中墨色描摹的一根主干占据画面中间的主体位置,顶部垂下几根墨色枝条,上方一朵朵红梅点缀于枝丫上,明艳而浓烈。“早期齐白石的画梅学习宋代杨无咎和同乡尹和伯(清代画家尹金阳)工细的双钩画法,也就是用线条勾勒物象的轮廓,后来吸收了吴昌硕的金石笔意,变化为浓重热烈的‘红花墨叶’。”张楠介绍。画上题款为“东风随意到深林,吹放枝头出色新。千万紫红论心骨,梅花到底不娇人。久不画梅花,手愈生,花态愈老,非欺人语也。白石并题记。”题款也不似之前单辟出一方空间来题,而是随意书写于垂下的枝条左侧,整幅作品正应了题款中的“随意”一词。
往展览深处走去,一幅《九秋风物图》可谓将“红花墨叶”的风格诠释到极致。这是齐白石84岁所画,170厘米的长卷上,囊括了秋日的花草生灵,红枫、金桂、雁来红、牛筋草、秋海棠、秋菊以各种浓烈色彩跃然纸上,蝴蝶、蜻蜓、螳螂等多彩的秋虫飞舞跳动其中,秋蝉在树枝吟唱,热闹的画面冲淡了深秋自带的萧瑟冷寂。细看去,画面左下角空白处两只草虫正在爬行,栩栩如生。虽同是工笔画法,但相比此前的草虫更为简略,颜色也由黑白变为彩色,更加生动明艳。
“齐白石的工虫画经过了‘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的反复过程。”张楠说,齐白石初至北京时,他的工笔草虫最受市场欢迎。后来齐白石逐渐将工细草虫和大写意花卉结合,更加和谐生动。晚年的齐白石因目力所限,便以粗笔画写意草虫,寥寥数笔便体现出其生动活泼的天然之趣。这幅作品题款上写着“白石老人齐璜昏眼”,提示作品是高龄的齐白石“昏眼”所作,因此其工笔草虫有可能是此前画完后留在手中以应对年老目衰,补全写意花卉后再题款。图中的美好风物属于白石老人对星斗塘老屋、寄萍堂等地的记忆,寄托了客居京华的他对家乡的眷恋。
展览中自然也离不开齐白石的标志性作品——虾。展柜中一幅《钓虾图》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是齐白石69岁时所画,画中足有10只虾,正沿着同一方向游动,有浓有淡的墨色勾勒出虾头与虾身,长长的虾须交错在一起,酣畅随意。“齐白石画虾经历了五次变法,最初画虾造型简单僵硬,后期他画的虾不再追求形似,虾头与虾身用墨浓淡分明,以体现透明质感。虾足逐渐简化,虾须更加流畅,以体现长须在水中飘动的动感,从而达到不似之似的画面效果。”张楠说。画中的题款上,道出了齐白石一生钟爱画虾的缘由。齐白石小时生长在湖南省湘潭市白石乡杏子坞星斗塘,每逢春水涨时,池塘里便满是大虾,幼时的齐白石喜欢以棉花为诱饵钓虾,虾便成为了他此后作品中的浓烈标识。画《钓虾图》时,距离他儿时钓虾,已经过去了六十余年,但挥毫落笔间,浓淡墨迹里,仍可见少时童趣。
启事二则彰显气节
1926年,已经64岁的齐白石花费2000银元买下了跨车胡同15号的院子,自此这位“北漂”便成了“居有定所”。在这里,除了日常作画之外,一些生活细节更反映出白石老人的气节。
展览的一个角落里有两件展品,既非书法亦非画作,只是两张贴在门口的启事条。其中一张原文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若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张楠介绍,启事条是“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为了避免日寇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上门求画而作。“白石老人的‘心病’表面是‘心脏病’,实际是对国土遭到日本侵略的心痛。这个启事条书于元书纸上,经过长期日晒雨淋,留下了斑斑水渍。非常幸运的是,这张特殊的‘挡驾牌’被有心人留存下来,成为白石老人铮铮民族气节的历史见证。”张楠说。
另一张启事条写着“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像。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北平沦陷期间,为了一家数十口人的生计,齐白石不得不以卖画为生。他很痛恨“减画价”,其中“绝止吃饭馆”是担心通过请客吃饭、联络感情,趁机杀价。而“绝止照像”则有多方面原因:其一,担心不良用心的人与他合影后去卖假画;其二,可能与1935年的一段经历有关。据中国美术教育家王森然回忆,20世纪中国著名摄影师郑景康曾为齐白石拍摄十二帧照片,并放大一帧赠给了齐白石,齐白石则以大虾一幅相酬,事后便宣布不招待任何画像与照像。张楠认为,白石老师大概是觉得不划算。“这张启事条落款,齐白石写上了自己的画价:一尺六圆。以他当时的名望,其实并不高。而‘每圆加二角’,往往是给中间人的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