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066期 >2024-12-02编印

潞城镇村民争相参加垃圾分类知识每日线上答题
“越答越上瘾,都想争第一”
刊发日期:2024-12-0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柴福娟)每天起床洗漱过后,拿出手机打开“文明潞城”APP参与垃圾分类知识答题,不到2分钟20道题全部答对,看着自己的排名又提升了2个名次,潞城镇武疃村李女士开心地说:“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参与答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就印在脑子里了。”

今年是北京市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四周年,结合全区“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工作,日前,潞城镇开展“副中心有我·垃圾分类有我”专项行动,推动百姓养成分类习惯,依托“文明银行”APP,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多维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巩固垃圾分类成果。本次开展的线上答题活动,参与人数达到了52283人次。

走进潞城镇武疃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有一张垃圾分类明白纸,原来这是村里垃圾分类专管员杨淑霞串门时带来的,每次她来,都会跟大家聊聊垃圾分类,看见明白纸损坏了,还会主动换上一张。

不止杨淑霞,武疃村每一位村委走进村民家中,都会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大家积极践行,现如今,在武疃村,垃圾分类已然成了每家每户都在参加的行动。经过数据调查,武疃村垃圾分类答题活动参与户数与村民住房户数完全一致,已达到100%覆盖。

百分百的数据,百分百的行动,离不开村党支部、村委的热心与积极。按照前街后巷的划分,村委成员两三一组,将垃圾分类挂在口头,不是去检查大家做得怎么样,而是去服务大家改正不足,提升知识,他们走进村民家中,走进不同场合聊垃圾分类,为大家现场指导分类:菜帮子是厨余垃圾、塑料盒是可回收物、塑料袋是其他垃圾……随着这些日常“串门”,武疃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走进东刘庄村,家家户户的窗上都贴上了垃圾分类主题的剪纸窗花。东刘庄村“相约九点半”剪纸班成员们根据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在网上搜集相关素材,创作出了多幅作品。不同种类的垃圾投放进相应的垃圾桶、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中老师正在分享经验、院前摆放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的场景以剪纸的形式进行了还原,村民们通过艺术的形式传递垃圾分类理念,号召大家动起来,参与垃圾分类。

在潞城镇燕山营村,村委会以“文明潞城”APP为阵地,在每个家庭“选”出一位“先学先行者”,通过教会一个人来带动整个家庭,“云”参与村内事务开展。在“文明潞城”APP发起的垃圾分类答题活动中,2周的时间,有155户参加了答题,参与率超过了95%。村民王女士每天都会打开“文明潞城”APP,看看自己的排名情况,参与一次线上答题,她说:“感觉越答越上瘾,大家比学赶超,都想争第一。”

燕山营村垃圾分类志愿者刘亚萍对此表示:“对于那些不会操作APP的老人,我们组织人员入户指导,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在答题环节,我们也进行了广泛的入户宣传,确保家家户户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共同为提升村庄的环保意识和进行垃圾分类贡献力量。”

村民王女士说:“之前说垃圾分类,总觉得很简单。但通过答题发现,自己的很多下意识分类都是错误的,知识越学越上瘾,现在每天都盯着自己的排名,生怕被别人超了去。”她说,村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巩固垃圾分类成果,以生活应用场景为例,从生活小物件棉签、牙签,到生活大物件废纸箱等,都一一举例指导分类。

在潞城镇回迁小区,楼门长也向前一步,主动当起了宣传员。在后北营家园三区,楼门长裴大维坚持桶前值守,并深入居民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还设立多个游戏区域,鼓励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答题活动。此外,社区还组织了“大手牵小手”活动,通过孩子们的桶前值守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带动社区内的长辈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