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区,数字经济不仅是个概念,更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副中心正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驱动,为居民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服务,也为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近日,《副中心会客厅》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企业微访谈——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副中心累计引入元宇宙企业114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累计注册网安相关企业253家,首信云、易智星河、青阳智维等42家数据要素市场主体完成注册,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产业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应用场景
区经信局副局长宋涛介绍,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当前,数字经济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数字经济的参与者。
对于副中心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挑战,宋涛认为,当前副中心正在强化顶层设计,开展科创资源倍增、“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三大工程”,着力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以一流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格局。这三大工程的规划布局强化了对数字经济的系统谋划、纵深引导,让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更加明晰。
通州区数字产业日益集聚,副中心围绕“6+3”产业体系整体布局,紧抓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机遇,着力打造以网络安全、元宇宙、数据要素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副中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全区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环球影城、三大文化设施、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版覆盖175平方公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北京)、算力中心、国家区块链网络枢纽等新基建也在谋划布局。
此外,副中心科创资源不断“扩容”,中国信通院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创新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等重点科研院所先后落地;京津冀信创小镇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建成后AI服务器将实现“副中心造”。
面对挑战,宋涛提出,副中心一方面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引进和培养更多数字技术人才。
为了帮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副中心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应用场景。如在智慧旅游方面,依托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成立文旅数据专区创新联合体,集合优质企业共建文旅数据专区,发布了“三庙一塔-实景数字剧本游”等十个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副中心还以“保姆式”企业服务,利用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围绕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今后,区经信局将紧紧围绕“6+3”产业体系整体布局,研究编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构建全域场景,围绕重要领域、重点产业等,定期征集场景清单,如通过自动驾驶,吸引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通州;通过元宇宙建设,与文旅、教育、医疗部门联动;通过数据先行区建设,开展数字藏品、跨境电商、虚拟产业园建设。
智慧医疗化解看病难看病繁
如今大家足不出户也可以在手机上看诊,这就是智慧医疗的体现。北京恒生芸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超介绍,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恒生芸泰通过构建互联网医院、智慧慢病管理、智能采血等创新产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闭环,助力解决看病难、看病繁问题,缩短患者就医时间,优化服务体验。
其智能采血系统在医疗机构的应用,标志着传统医疗流程向高效化、智能化转型的新一步。它通过自动化选管贴标、标本回收和运输等功能,提升了采血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患者排队时间,同时降低了差错率,方便患者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这套系统通过个性化设计,结合医院门诊采血室和住院病区的实际需求和场地特点,不仅实现了极简化的采血流程,还为标本全程运输提供了时间记录与全程溯源功能。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带来了就医流程优化、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患者参与度提升、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数字技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网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军表示,中网动力于2021年迁入通州区,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申请63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8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了3项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得第二届海南大数据应用大赛的银奖。
为了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中网动力为农业农村部建设了草原奖补管理系统,帮全国牧民高效领取补贴,每年发放资金上百亿元,大幅提高资金发放效率。同时,开发了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参与多个县级农业农村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提供农田地理信息采集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构建天地人一体化的物联网,为精准管理高标准农田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其建设的党建引领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也在多地落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本报记者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