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专版总第1065期 >2024-11-29编印

续燃非遗传承薪火 筑梦文化振兴新篇章
刊发日期:2024-11-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非遗是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潞城镇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彰显镇域特色的有效载体,以宣传展示为抓手,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稳步推进。

弘扬匠心坚守 传承路上的掌灯人

在潞城有“宝藏”传承人,他们是传统技艺的学习者,他们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传承与文明建设,更离不开每一位文化传承人。

“移风易俗谱新篇,陈规陋习抛一边,倡导文明好时尚,乡村振兴展新颜……”伴着悠扬的琴弦声,以及洪亮清脆的唱腔,西河大鼓(田派)非遗传承人陈金榜正练习着新创作的作品,他以身边移风易俗的所见所闻为创作蓝本,用西河大鼓的唱腔进行演绎,让这项传统曲艺在创新中保留和传承。

2010年,陈金榜在潞城镇大营村成立金榜艺术团,让西河大鼓这项传承百年的传统曲艺走进群众生活。每年,金榜艺术团都会参加200余场演出。随着舞台经验的积累,陈金榜对技艺的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要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生,就必须让它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生活。”因此,陈金榜开始关注社会变迁,特别是近年来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成果,把鲜活故事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多个原创作品,使得西河大鼓成为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的重要载体,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去年,西河大鼓(田派)被评定为第五批区级非遗项目,陈金榜被认定为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更是让陈金榜干劲十足。要让西河大鼓更好地传承下去,更要让观众们了解、爱上非遗文化,“明年,我打算在潞城镇开设免费的培训班,让街坊邻居都能接触、学习西河大鼓。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西河大鼓才能真正做到薪火相传。”陈金榜说道。

西河大鼓(田派)传承人陈金榜、“葫芦画”传承人李士琪、东堡村高跷传承人杨永兴、兴各庄吹歌传承人陈文保,他们都是躬身践行的文化守护者,他们坚守着、传承着、创新着,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搭建展示平台 让非遗“活”起来

就在日前,潞城镇组织开展的“千人守艺”非遗文化进乡村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现场设置了20个非遗体验展位,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作品展示和手工艺现场展演等方式,与居民们互动交流,通过原汁原味的细节呈现,让大家直观感受非遗风采。潞城镇党委副书记李扬介绍说:“这次活动前期,我们在‘文明潞城’APP上线了非遗文化知识答题互动,创新性地运用了大数据技术和群众参与机制,根据各村参与答题的人数和答题质量,科学评估各村对非遗文化的热情和需求,在群众基础好、非遗文化需求强烈的村庄,加大投入活动场次和资源。目前,全镇答题数量更是达到了829234道,展现了群众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需求。”

武窑村民李淑梅说:“通过参与‘文明潞城’APP的‘千人守艺’非遗文化答题活动,不仅学到了非遗知识,更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之后的非遗进村活动,了解到更多非遗知识,共同建设美好潞城。”据悉,启动仪式后已安排非遗进33个村、5个社区的共计47场活动,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各村、社区在启动仪式现场点单墙上选择感兴趣的非遗课程或表演项目,并预约非遗文化活动进乡村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致力于赋予非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营造多元非遗文化皆可自由、适性发展的文化有机生态,潞城镇依托镇综合文化中心阵地,让一系列特色非遗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潞城镇邀请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镇综合文化中心成立非遗传承基地,打造新型文化空间,以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核心,以保持非遗真实性为前提,支持非遗传承人利用共享场地,开展非遗项目实践活动,为非遗发展提供广阔展示平台和发展机遇。

此外,潞城镇还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且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展演活动。依托市区文化馆、镇文联群团组织等资源优势,全年累计举办文化活动、培训、演出近500场,惠及群众1万多人次;深化“聚美潞城”文化艺术节、百姓大舞台文艺展演、“千人腰鼓”大赛等潞城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持续加强文艺培训,聘请专业师资,组建培育30余支运河沿线特色秧歌队,引入陕北安塞腰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了40支“传承有根”的腰鼓传承表演队伍,不仅增强了非遗项目知名度、影响力,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传承在过程中获得新生,接续传承和创新。

筑牢传承根基 为非遗注入年轻力量

厚植人才沃土、传承后继有人,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重要基础。非遗传承的责任不止在传承人,为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潞城镇依托“文明银行”定期举办“匠心传承 共绘记忆”非遗手工技能培训系列活动,“学员们”是镇域内拥有非凡好奇心和强大创造力的青少年。非遗传承人亲自指导授课,在植物敲拓染体验中,“学员们”拿着小榔头敲得热火朝天,将植物的色素和形态留在原本洁净的布包上;在玻璃画绘制体验中,孩子们轻挤颜料、细心勾勒,萌萌的卡通京剧人物就“跃然”呈现在玻璃上;在景泰蓝“点蓝”工序体验中,用滴管吸取颜料,慢慢喷涂上色,为瓷器赋予了绚丽夺目的“中国色彩”。栩栩如生的绢人娃娃、五彩斑斓的布贴画、古风古韵的侗族豆染……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非遗作品在青少年手中诞生,稚嫩的双手为古老的非遗技艺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

前不久在镇综合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开展的烧箔画制作体验活动,由专业师傅现场指导,参与者纷纷动手绘图、上胶、贴箔、扫箔、封层,体验箔纸在指尖变化为精美艺术品的奇妙过程。“原来不是真的烧,是热处理或化学反应让箔片变色!”小朋友兴奋地说。家长也不禁感慨:“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现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孩子一起体验,共同领略祖国非遗文化的魅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潞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长风表示:“潞城镇致力于打造情景式、沉浸式多元非遗文化体验,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非遗’种子,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年轻血脉,提高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通过孩子带动家庭成员关注非遗,让更多人成为非遗的传承者,让非遗在活的土壤中得以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点亮乡村振兴 群众增收有新招

了解到很多村民业余时间较多,提升收入诉求迫切。今年5月,潞城镇便民服务中心与专业文化公司合作,开通北京绢人手工制作兼职岗位,利用“文明潞城”APP平台发布兼职培训信息,同时为有兼职意向的村民免费提供绢人手工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开展的4场培训活动共吸引80余人参与。村民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绢人手工制作,每月进行一次交付。随着熟练度的不断提升,每人月收入增加近2000元。参与培训的刘女士笑着对记者说:“在这里学到了一门手艺,既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增加了不少收入,真是件大好事。”

“促进非遗开发利用,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一定要让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李长风说,“近期开展的‘千人守艺’非遗进乡村项目,将搭建起非遗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桥梁。各村将挖掘有兴趣和潜力的村民,由我镇链接资源,为他们提供系统的非遗技艺培训,引导村民利用非遗技艺开展创业活动、参与相关产业链、就业,进一步实现村民赋能增收。”

千载文华留余韵,民俗风物展新姿。把“非遗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以“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更多村民在灵活就业的同时参与非遗的技艺和文化传承,将非遗文化融入人间烟火,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潞城镇人民政府发布)(柴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