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云柯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小学的课堂上普遍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统称运河文化课。课程带领学生走近大运河,学习运河历史、感悟运河精神,激发学生知家乡、爱家乡情感,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分别制定特色课程与实践活动,涌现出后南仓小学“寻仓探蕴”课程、运河附小“绿心馆院”课程、运河小学“通融”课程等品牌。近日,记者走进这些校园,探访学生们在运河文化课程滋养下发生的点滴变化。
后南仓小学:
“寻仓探蕴”培养家乡情怀
从学校的名称上就能看出,后南仓小学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地处通州区后南仓社区,旧时,南方运来的粮食主要存于此处的后南仓,学校也因此而得名。事实上,后南仓小学还是通州的一所百年老校,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后于1956年改名为后南仓小学并延续至今。
“学校发展至今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了,如何让学生知道校史,了解运河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作用、价值,是我们学校一直探索的课程建设的方向。”后南仓小学教务处主任范亚芳介绍,“因此我们基于运河元素,基于后南仓特殊的‘仓’文化,积极发动教师献计献策,深度发掘学校特殊地理环境的优势和历史传承的特点,走访周边社区老人,并查阅相关资料,建构了特殊的寻仓探蕴系列课程,形成了后南仓小学《寻仓探蕴》课程读本。”
“寻仓探蕴”系列课程通过寻找运河周边的仓文化、仓历史、仓中科技等运河符号,建立了集科学、文学、数学、美术、音乐、健康课程等为一体的跨学科实践课程。在读本支持下,学校还设计了《仓之貌》《仓之史》《仓之蕴》三本活动手册,分别面向低中高年级学生,作为实践活动探索的支撑材料。课程开展以来,孩子们沉浸在运河文化中探索,逐渐养成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例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运河观鸟活动,认识运河多样生态圈,为保护鸟类栖息地积累了观察材料。其间,六年级学生周派获得了通州区观鸟活动一等奖。“能够获得一等奖我特别自豪,当时一口气认出来了42种鸟类,多亏了平时观鸟活动的积累。”周派说,“经常参加运河观鸟活动,让我积累了不少自然生物知识,不仅平时可以给同学分享,在作文写作、课题报告方面也很有帮助,大大增加了我对运河文化、自然课程的兴趣。”
学校还利用校内的生物馆开设了“万物启蒙生命科学社团”,组织学生饲养芦丁鸡、中华花龟、仓鼠等动物以研究生物多样性。“我负责饲养的是一只仓鼠,他们看起来小小的萌萌的,实际很聪明,时间长了还能认出主人,慢慢我们之间也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也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宝贵。”生命科学社团小团长张睿说。
运河附小:
绿心馆院课程打造第二课堂
运河附小距离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不远,走路遛弯不过十余分钟就到。它的前身,是过去的发电厂小学,搬迁以前就在如今北京城市图书馆的位置。今年年初,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刚刚开馆营业,运河附小就第一时间组织师生前往探访学习。
运河附小美术老师陈思佳说,“过去,学校里有一条银杏大道,到了秋天就是金色的童话世界。如今,这片银杏树没有了,但北京城市图书馆内却‘长’出了新的银杏树干和叶片,支撑起这座森林书苑,成为了老校、新馆的情感链接。”
承载着这份情感记忆,运河附小将三大文化设施的优质资源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探索开发出“绿心·馆院”系列特色课程,包含“森林书苑”图书馆系列、“运河之舟”博物馆系列和“文化粮仓”剧院系列,由10个单元组成。运河中学附属小学校长王艳荣说,“我们希望将这三大文化设施打造成为学校没有围墙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古今对话中,培养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怀。”
为了表达学校与三大文化设施的密切情感联系,今年初,运河附小教师特意带着学生们绘制了一本名为《遇见》的画册,将师生们对三大文化设施的理解以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学校一年级2班的牛子涵,画的是北京艺术中心的“帷幕”造型,待到后来真正进入其间聆听音乐,她感到,“如同走进了‘画’中。”教师赵玮则是创作了一幅《发电厂小学》,把过去校园的美景留存下来。
今年5月,学校六年级全体师生与河北省雄安容西和平小学、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共同参加北京城市图书馆主办的“林深年少·阅四季”少儿阅读活动。学生们通过讨论投票的方式,确认以诗人杜甫的一生为活动主线,采用朗诵、表演、歌唱等多种形式在舞台上呈现一场精彩的古韵文化盛宴。
为了这场舞台剧,全校六年级师生都兴奋地准备起来,有的回去上网“恶补”杜甫的诗歌和生平资料,有的从食物里的唐诗出发,回家学会了做清蒸鲈鱼等。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数学生崔雨阳,在课本剧《渔歌子》中他饰演船夫,走上舞台的他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对待演出极为认真,最终演出也很圆满,收获了满满的信心和认可。
目前,运河附小还在积极准备“会说话的瓷器”课程,组织师生走进大运河博物馆,借助博物馆馆员、非遗瓷器专家、专业策展人、相关专业书籍资源,学习了解中国的瓷器文化,以学生作为策展人研究如何举办一场富有创意的瓷器展览,并亲自动手学习瓷器制作。王艳荣介绍,目前《瓷器永流传》课程已经设计完成项目方案,即将于下学期开课,让孩子们在感受瓷韵的同时传承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
运河小学:
以运河精神培育运河少年
位于运河西大街上的运河小学,更是充满了运河文化元素,不仅学校就以运河命名,校徽也是由“运河”两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地下是河,上面是船,寓意学校承载着运河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驶向美好的未来。走进校园,运河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楼道间、走廊旁的宣传栏里,展示的都是运河桥梁、运河人物、运河民俗等内容。
“浸润着深厚的运河文化,我们学校提出以运河精神培育运河少年。通过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历史,梳理运河从凿通、汇通到融通的文化脉络,学校构建了由通识基础课程、通济拓展课程、通达卓越课程组成的通融课程体系。”运河小学副校长陈建华介绍,“通融”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跨学科等课程内容融通,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运河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老师陈鑫明组建了建筑模型社团,每学期在自己的科学课程中增加对运河桥梁的学习实践内容,不仅带领学生学习运河历史文化,还组织学生到玉带河桥、通济桥等实地观察桥梁结构。刚刚举办的2024年“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上,学生洪婧然的作品《锦绣江南》和翟子木的作品《中华庭院》以其独特的设计、精致的制作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荣获一等奖。其中,作品中出现的桥就是在运河桥梁的灵感启发下设计而来。
生态文明课中,陈鑫明还带领学生观察运河的水,课外实践的足迹遍布运河森林公园的运河畔、碧水再生水厂等,通过制作生态瓶、生态盒,让学生亲身体会污水还清的过程,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老师布置的生态瓶作业挺有趣的,我们小组做的生态瓶虽然没有成功,但这让我意识到,生态系统其实是很脆弱的,每个元素都有它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觉得应当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大运河周围的生态,例如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参加环保活动等。”六年级学生秦硕骏说。
陈建华介绍,“通融”课程为学生们带来的影响还有很多,比如学校坚持了15年的由国歌、队歌和校歌组成的“唱三歌课程”,引导学生们运用音乐、美术、计算机等知识呈现精彩演出。航模、c++,python等课程的开展,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学生曾在2022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信息学奥赛、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等比赛中都取得了北京市一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