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1062期 >2024-11-26编印

8421HAPPY
协同发声副中心
刊发日期:2024-11-2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融媒 (1)(1).jpg

本报记者 曲经纬 张群琛 李若晨 王倚剑

本版摄影 常鸣 党维婷

百里长安街东端,千年大运河北首,一座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来自城市副中心的声音正从北京传至全球。临近冬月,北京通州发布迎来8周年,副中心之声4周年,副中心会客厅2周年,学习强国1周年,这些来自副中心的媒体矩阵今天集体“庆生”。

拥抱改革和变化,8年前,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发出了副中心官媒的第一声。2018年,通州区广电中心和《通州时讯》报社联合组建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自此,报、台、网和新媒体“相加相融”。2020年,通州融媒联合北京日报社、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创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闻》专栏,以及“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和“京津冀之声”,新媒体端资源共享,形成了全域联动、协同作业、共同发声、同向发力的城市副中心媒体传播矩阵。

立足副中心、面向京津冀,如今,更多读者对城市副中心在陌生中熟悉、在熟悉中知新,正是这些媒体矩阵用心用情用力,把故事写进了时代,把时代融入了历史。回望过去,城市副中心媒体矩阵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推陈出新、收获颇丰。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跨界玩法多 短视频年播破亿

讲好副中心故事、传播副中心声音,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实现了报、台、网和新媒体的“相加相融”。与市属媒体强强联合的同时,顺应国企改革大势,北京通州融媒体文化有限公司按照“传统媒体做优、新媒体经营做强、新增项目做实”的发展思路,拓展媒体“新闻+”功能。

从2022年起,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大幅增加原创短视频产品投放量,成立了8个短视频工作室,策划拍摄了运河岸边的家乡味、魅力副中心带您来打卡、航拍副中心重大工程等系列短视频。2023年短视频总播放量1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发布数量增长超50%。

寻找新风口和新可能,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试水微短剧。“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保密宣传月等节点,我们创新推出《寻找大运河》《泄密就在一瞬间》等系列微短剧,效果意想不到的令人惊喜。今年还跨界出品了儿童舞台剧《燃灯塔之谜》,从项目执行、剧本创作、演出筹办、宣传推广等方面全面把关,实现了媒体创新转型的有益尝试。”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卫欣说。

跨界还有更多“玩儿法”。北京数听视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心成立的副中心首家国资视听产业专业公司,与小红书、爱奇艺、快手、喜马拉雅等120余家网络视听头部企业深度接触;创办“通通来运动”微信公众号,深耕品牌栏目“冠军来了”,邀请多名奥运冠军来副中心打卡推介;首次跨界尝试承办展览活动,作为大运河博物馆首展的“蝶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总参观人数十万余人;协助通州区国际版门户网站和海外账号上线运营,持续扩大副中心全球影响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持续强化新技术赋能,实现了同时间、全方位、多区域联合直播。今年以来,共开展直播活动77场,总观看量近千万;与央视财经新媒体开展了“AI在副中心,春回运河畔”主题直播活动;和4000公里外的拉萨城关融媒开展“京藏携手三十年5G云直播带你游城关”;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AIGC)创作了大运河申遗十周年《运河北首 活力通州》《运河有戏 等你来赏》宣传片……多个新技术的尝试让融媒产品如虎添翼,影响力持续扩大。

北京通州发布:与副中心同频共振

2016年,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式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同年,“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城市副中心首个官方新媒体发布平台正式亮相。

8年来,“北京通州发布”与城市副中心一同成长。从最初单一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到如今拥有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号等新媒体矩阵的账号体系,“北京通州发布”在蝶变中前行,微信公众号平台累计推送各类文章1.2万余篇,短视频平台拍摄发布短视频1.8万余条次,目前新媒体矩阵总粉丝数已达248.6万。

“北京通州发布”公众号主编孙华良在转战新媒体平台前做过12年的报纸记者。从传统媒体转型到新媒体,他感受深切:“相同的是都要坚持‘内容为王’,不同的是新媒体更需要以服务思维和用户思维去找选题、做内容、起标题。”

短视频的火爆登场,迎来新一波风向。“7点20了,还有10分钟……活动开始了,这篇成了,快发!”紧张的审核现场,“副中心半马”参赛选手集结准备的短视频在开赛前5分钟顺利发布。“北京通州发布”短视频主编刘佳妮说:“一场系统的宣传计划,从前期预热,到活动开始的前、中、后期以及长尾效应都是小伙伴们按照计划、争分夺秒通力合作的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已增至近50万,整个新媒体编辑团队也从最初的6人壮大到20人,特别是一批“00后”“小布”的加入,为新媒体平台更增添了活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大三强”“享趣通州”等多个专栏开设;《官方号最终还是到00后手里了》等短视频融入抖音、快手热点内容的幽默感和创造力;《寻味通州》《泄密就在一瞬间》等微短剧以新形式响应热点话题……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北京广电融媒指数排名中,“北京通州发布视频号”名列全市十七区第一名,微信公众号第二名;今年5月,新媒体部获得“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副主任王子寅说:“近两年,我们紧跟媒体融合的脚步,以新技术赋能新媒体宣传,以5G云导播的方式推介西藏的优质文旅资源,也是首次把导播间设立在通州,直播拍摄团队设立在西藏,完成了跨越数千里的实时直播。慢直播、竖屏直播等各种形式的网络直播完成了数百场。2023年区‘两会’期间,推出5G消息应用平台,首次增加‘AI主播读两会’的功能。在之后的融合发展中,我们将不断调整适应现在小屏时代的需求,深耕内容,打造品牌化宣传,让宣传内容变得更有趣,更具服务性。”

副中心会客厅:市区主流媒体强强联合

“欢迎收听今天的《副中心会客厅》。”工作日每天11时,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会为听众们呈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最新消息。这档由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共同开办的全媒体栏目,第一期就请来副中心的建设者。目前《副中心会客厅》共播发首播节目380期,节目播出时长有22800分钟,全媒体端互动及阅读量总计超1500万,节目一周5期,平均每周有3期是直播节目。

“《副中心会客厅》是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第一个全媒体节目,也是市、区主流媒体强强联合的生动实践。”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娟说,《副中心会客厅》的创办初衷就是讲述大运河北首改革创新故事,聚焦副中心建设,展现副中心未来发展美好蓝图。目前,这档节目作为全媒体栏目坚持开门“会客”,对新闻素材进行“报、台、网、微、端、屏”多媒介个性化处理,成为全媒体融合宣传一站直达的“新窗口”,为提高城市副中心声音传播效率、传播效果,探索出一条媒体深度融合的生动路径。

节目形式上,《副中心会客厅》运用“对话式”传播语态,将播新闻、说新闻转变为聊新闻,用流畅轻松的对话创造新的意义空间。直播的过程中还加入了在线互动,每期节目设置一个互动话题,受众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参与互动。在2024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主题论坛、2024城市副中心林业碳汇发展论坛等活动中,《副中心会客厅》更是将访谈节目搬到了活动现场,以“现场活动实况内容+嘉宾场外访谈”的创新形式,增强了广播访谈类节目的生动现场感。

《副中心会客厅》开播2年来硕果累累。《千年运河,北首启航——京冀运河通航大型融媒现场直播》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周年〈副中心会客厅〉特别节目》获得“第33届‘北京新闻奖’三等奖”,同时获评“2023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王娟表示,未来《副中心会客厅》将继续聚焦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全媒体宣传品牌,通过跨区域、跨层级、跨平台媒体力量统合,推进一体化传播,打造一站式媒体宣传新窗口,讲好副中心故事,为用户提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媒体信息服务,形成京津冀内具有良好知名度的全媒体品牌。

副中心之声:展示副中心建设新窗口

《副中心会客厅》所在的广播平台“副中心之声”四年来也成绩斐然。四年前,FM107.3北京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升级改版为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成为凝聚打造首都北京重要一翼智慧和力量的新平台,展示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和良好形象的新窗口。

四年来,副中心之声收听率逐年跃升,在北京地区(含中央台、国际台)的广播市场提升了六位,市场份额年递增34%、78%、50%,相较于开办之初总涨幅达253%。京冀运河通航大型融媒现场直播《千年运河 北首启航》和品牌栏目《运河之上》一举获得两项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天人合一北京城》等两套节目获得国家广电总局“中华文化传播工程”重点项目、纳入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和折子工程。

2024年1-10月,《品悟伟人诗词、踔厉奋发前行》《北京三大文化建筑探访》《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寻访京津冀里的红色印迹》等近二十项栏目和融媒报道,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中广联、北京市广电局年度、季度创新创优奖、北京新闻奖、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北京市网络视听基金奖励等,创四年来新高。

“学习强国”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与副中心拔节共生长

2023年11月28日“学习强国”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APP和PC端)正式上线,由通州区委宣传部主管,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负责运营,是北京市第二个依托“学习强国”北京学习平台正式运营的区级平台,至今正式上线即将一周年。一年来,“学习强国”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共计签发稿件超千篇,总订阅量1734万,位居全国216个地市级学习平台第47名;总阅读量超1.4亿,位居全国216个地市级学习平台第28名;单篇最高阅读量超百万,单篇最高点赞量达2.2万,与副中心建设一样红红火火。

从“0”到“1”,平台不断推陈出新。《话说运河 探寻瑰宝》《推进“三大三强” 答好“二十年之问”》等8个专题相继推出,生机勃发、运河文旅、党旗飘扬、乡村振兴等16个频道覆盖副中心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追踪副中心的变化,形成一部发展“编年史”。开设《聚焦城市副中心6+3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发稿60余篇,阅读量超过1300万。

正式上线一年以来,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发挥媒体力量,连接起城市发展与群众生活。技术手段愈发丰富,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制作探访运河文化短视频,让文物“活”起来;“我们这十年”手绘长卷漫画直观展示副中心十年巨变,阅读量约40万;推出“航拍北京城市副中心”系列作品十余篇,以另一种视角俯瞰副中心风华。媒体深度融合,将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构建为多层次的文化体验空间。

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订阅量、阅读量位居全国前列,承载着全国读者的关注。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于亚辉介绍,“学习强国”城市副中心学习平台将从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融合科技等方面持续做强平台、做大品牌,向全国读者展现城市副中心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为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今后也将引入更多VR、AR、AIGC等科技元素,如利用通州区融媒体中心的AI虚拟主播录制并传播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融合理论学习与文化、体育、旅游等多领域内容,把更多精彩的副中心故事带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