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作为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原创剧目,在“运河有戏”演出季期间首演。(资料图)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池阳)近日,记者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通州区创新实施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改革,以“微改革”“微创新”举措为副中心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4年,通州区通过出台《通州区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实施意见(试行)》,支持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街区、大型综合商业体、公园景区等拓展演艺新空间,推进各主体加大演出内容、空间改造投入力度,吸引更多优质演艺资源集聚副中心,助力“运河有戏”品牌提升,10月落幕的“近悦远来 活力通州”2024“运河有戏”演出季带来了近1300场演出活动。
同时,该意见的出台也优化了审批手续、提升了审批服务。截至8月,共有5家园区、7个剧场正在填报营业性演出申请,将进一步丰富通州区营业性演出场所数量,带动更多驻场演出与常态化商演。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通州区共受理经营性演出申请205件,累计演出900场次(包含环球影城巡演630场,其它演出270场)。截至2024年10月底,共受理各类营业性演出申请279件,同比增长63%。累计演出1889场次(其中环球影城巡演1037场次,其他演出场所852场次),同比增长152%。
据了解,台湖镇是营业性演出场所试点政策的试行地,政策实施后,台湖演艺小镇营业性演出场所由国家大剧院舞美艺术中心一枝独秀,发展成5处营业性演出场所各美其美,带动演艺小镇演出市场蓬勃发展。镇内的双益发国际文创园依托深改政策,于2023年4月成功通过了园区内演艺中心及月光林地·爱剧场2个演艺空间的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截至8月,2个剧场举办各类演艺文化活动共计180场,惠及副中心居民六万余人次。深度合作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开心麻花剧团、奇幻森林魔术剧团等多个知名演艺院团,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同时吸引了22家文化演艺类企业在园区集聚。
目前,双益发国际文创园正在积极筹建6个全新剧场,着力打造演艺剧场集群,助力台湖演艺小镇焕发生机活力。
随着政策向全区全面推广,文化产业园区内适宜空间改造正在火热进行。大稿国际艺术区正在改造电影院与剧场,希望借助政策支持打造艺术先锋剧场集群;槐谷林文创园、东郎文化创意产业园申请音乐空间提升园区文化消费;梨花渡文创园改造两间小剧场,聚焦相声、脱口秀业态,打造年轻人打卡目的地……不仅如此,聚焦“文科融合”的大唐创业园、肆叁陆园区,聚焦“视听”的新潞运河文创园、大洲玉文化园、惜客文创园等园区也在积极丰富高品质演艺内容供给。
相关新闻:
台湖演艺小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副中心将创建演艺明珠和数据高地
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近日,城市副中心印发《台湖演艺小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到2026年,台湖镇将不断完善“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的特色演艺小镇形态和功能,全力打造副中心演艺明珠、数据高地,初步建成独具演艺特色、彰显文化自信、汇聚多元活力与文化魅力的演艺文化特色小镇。
《行动计划》明确要构建“1+1+3+N”“演艺+”“数据×”产业体系。其中,第一个“1”是以演艺演出为第一核心产业,第二个“1”是以数据要素为第二核心产业,“3”是以创意创作、艺术推广、展演交流为三个主导业态,“N”是配套延伸发展民宿酒店、会展旅游、休闲农业等多个新兴业态,形成“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特色产业链,实现自我“造血”良性循环,构建相对完整、独具特色的演艺小镇全域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将未来三年的重点任务纳入“七链”体系整体推动,分别是:保障重大项目,完善市政“基础链”;强化龙头带动,做强演艺“品牌链”;打造示范项目,培育特色“产业链”;提振集体经济,加速提质“乡村链”;擦亮绿色名片,激活蓝绿“生态链”;多方合作联动,共建共育“人才链”;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服务链”,通过“七链”融合发力,多维度、分层次、全周期精准支持小镇建设。
《行动计划》提出,至2026年台湖演艺小镇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景观水系基础性工程、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工程、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小镇发展框架有序拉开,存量工业用地得到盘活利用,小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演艺文化资源承接初具规模,演艺全产业链加快培育,演艺文化品牌初步形成。
“此次台湖演艺小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旨在瞄准和放大小镇演艺特色定位的基础上,紧抓数字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机遇,以演艺小镇高质量发展带动台湖镇全面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产业促进处负责人介绍。
至此,副中心“一区一河三镇”(文化旅游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发展定位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鲜明,格局更加立体,进一步聚焦副中心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科技创新主导功能,加快培育副中心新质生产力,以特色发展练就自我优势,以重点区域发展带动全域提质升级,逐步构建起集原创艺术、演艺娱乐、主题旅游、休闲度假、购物消费、智能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条,形成副中心中西合璧、错位互补、相得益彰的文旅商融合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巨轮”乘风破浪、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