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夜幕还未降临,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者之家夜市已是人流熙攘,美食飘香。撒满调料的羊肉串,在铁板上吱吱冒油;浇上一勺肉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出锅;香脆的杂粮大煎饼令人垂涎……叫卖声、音乐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对于建设者而言,这些摊主都是“熟面孔”,从前在附近乱摆乱放、阻塞交通,如今已是夜市进驻商家,拥有固定干净的摊位,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日前,10余家游商正式进入“副中心建设者之家”夜市,结束了与综合行政执法队员“打游击”的生活。规范商贩经营,因地制宜设置餐位外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吃上了经济实惠的“家乡味”。
2022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者之家正式投入使用,十家施工单位的大量工人居住在这里,巅峰时期达6000余人。虽然“建设者之家”内已设工人餐厅、超市各2家,但由于工人多样化需求,外面主要道路周边,出现大量游商散贩,随之衍生环境脏乱、交通拥堵、噪声扰民等问题。
潞源街道将“建设者之家”游商问题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多次开展联合执法,但治理未达到预期效果,便和小贩打起“游击”,却没得到附近工人的理解。“群众认为我们执法断了大家的菜源、食源。”潞源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介绍。
如何既能保留便民“小摊位”,又能优化辖区环境,方便工人就餐需求?潞源街道从“服务”中找方法,多次前往“建设者之家”调研,收集到诉求后,将工人们希望平衡吃好和价格优惠两方面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吹哨报到”集合多家相关单位、企业多次商讨解决方案,最后决定采用“疏堵结合”的管理思路,规范“建设者之家”外围违规商户。同时,京投集团与“建设者之家”物业牵头,将食堂窗口外摆,并增加多款特色餐食,方便工人就餐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外摆商户由“建设者之家”物业管理,所有商贩进入内部经营必须办理登记、持证上岗、挂牌经营,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垃圾分类、环境清扫后才能撤摊,这既解决了工人吃饭问题,又规范了摊贩经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加强巡查力度、延长巡查时间、增设警示标志等措施,强化流动商贩规范经营,并注重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
“现在回宿舍的路上就能买到美味可口的饭菜,省时又方便,有时还能看会儿露天电影。”来自河南的王姓工人表示,结束一天工作不出休息区就能吃到很多美食,疲惫感全无。
除了食堂外摆,“建设者之家”还对原有食堂进行多次调整,在2处食堂10个窗口的基础上,增设多个风味窗口,并推出一荤两素十元吃到饱套餐,满足工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此外,潞源街道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筑工人的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开展送清凉、送安全教育、送党史教育进工地、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健康义诊、防暑降温药品等个性化服务,为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工人们带来关怀与慰问,让工人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氛围,形成精准服务副中心建设者的强大合力。
未来,潞源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同联动,通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搭建“政企社”联动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为工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探索打造“副中心 同心源”党建品牌,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核,让“同心源”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