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看亮点,新质生产力发展
体现出鲜明的副中心特色
深入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紧密结合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新质生产力布局、高精尖产业引育、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精准发力,展现出副中心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美好图景,具体表现为“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高起点布局。
紧紧围绕“6+3”产业体系整体布局,强化对数字经济的系统谋划、纵深引导,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更加明晰。在全市率先发布副中心产业空间地图,明确“一城一轴一带、四区三镇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为产业项目提供全面空间保障。重磅推出《副中心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副中心加快推进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措施,聚焦网络安全、元宇宙、数据要素和未来产业等数字经济主攻方向,明确最高3000万元贡献奖励、2000万元设施建设补贴等支持标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深入落实《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形成“1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50万平方米新型产业空间”一揽子政策,多维度、全方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稳致远。
二是突出绿色赋能,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蝶变跃升。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深入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副中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标签更加鲜明。经过多年努力,副中心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全国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等试点,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持续深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开市,全国首支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首个城市级综合ESG创新平台完成设立,经济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发布实施全国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地方标准,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入选国家级案例,绿色建筑执行标准全市最高,新建公共建筑100%执行三星级标准,公交车新、清能源占比提升至90%,副中心逐绿前行、向绿而兴的步伐更稳,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是突出协同联动,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坚持用足用好通亦协同、四区结对、“通北”示范区执委会等体制机制优势,成立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会,以高端产业引育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与亦庄协同联动,马驹桥南五村20天内96%以上村民完成签约,实现小米二期快速供地,推动台马板块先进制造业强势崛起。完善四区结对企业服务平台,朝、海、西三区迁入通州企业实现成倍增长。累计引入央企二三级企业及市属国企161家。“通北”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快,共同发布示范区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试行通勤“白名单”机制,跨区域政务服务协同创新经验入选国家级案例,通武廊、通宝唐、新“两翼”等区域的对接合作更加深入,要素流动更加高效有序,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更强的联动性、开放性。
四是突出先行先试,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坚持把政策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持续深化“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体制机制,累计承接市级三批次308项赋权,央地联动、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形成更大合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不断壮大。纵深释放“两区”政策红利,引入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等一批优质外企,外贸进出口额不断增长。创新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打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形成增量用地定制化服务、存量空间盘活补贴等用地保障模式;在全国首创REITs基金和S基金政策组合,搭建了“全市场、特色化”的股权投资政策体系;创新开展“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模式,不断刷新项目落地速度,各领域先行先试撬动新质生产力潜力加快释放、动力不断增强。
看未来,全面优化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
紧紧围绕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即城市副中心2016年启动,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利用这20年时间把副中心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深化完善“11311”工作体系,全面开展科创资源倍增、“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三大工程”,着力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以一流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
一是全面激活创新要素,积极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高点。
深入实施科创资源倍增工程,持续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全力推动创新资源聚集提密度、科技辐射带动增强度、企业科技创新拓深度,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聚焦科技创新“突破、转化、赋能”,进一步加强与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和链主企业合作,搭建一批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落地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知名科技中介和创新人才团队,培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的创新型企业,打造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发展的“强磁场”。健全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副中心落地转化,带动企业科产融合驶上“快车道”,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二是持续加强产业组织,全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紧抓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机遇,聚焦育存量、引增量、提质量,多措并举抓好产业组织,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集群。聚焦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产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发展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换道超车。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进一批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元宇宙、网络视听等行业领军企业,实现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公共数据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新基石、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雁阵效应。
三是深入实施“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大力培植优良的产业生态。
加快引育“链主”企业,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落地发展,着力把产业布局转化为产业能级,全面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围绕“6+3”高精尖产业发展,抓好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规模指标管理,提升运河商务区、中关村通州园、张家湾设计小镇、漷县医药健康产业园、西集网安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品质,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高度集聚、机制高效有力、开放创新活跃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确保重大产业项目接得住、留得下、发展好,更好地支撑和梯度培育若干十亿、百亿、千亿产值(收入)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创新引领、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体系。
四是真心做好企业服务,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全面抓好营商环境这个“一把手工程”,以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为抓手,立足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支撑条件“三大要素”,为企业拓市场、送政策、解难题,全力打造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匹配的营商环境。深入挖掘、有序释放一批自动驾驶、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场景,积极为企业搭平台、聚资源、添动力。以全周期覆盖、全要素支持、一站式服务为导向,不断完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持续健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精准有效地把政策解读、惠企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难题,全面打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三最”营商品牌。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