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993期 >2024-08-15编印

永乐店再添一处乡村文旅新地标
村史馆唤醒老槐庄人乡愁记忆
刊发日期:2024-08-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1.jpg

老槐庄村史馆内,综合展现村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一部村史,几许乡愁。日前,永乐店镇老槐庄村史馆正式开放,该镇又多了一处乡村文旅新地标。

走进老槐庄乡情村史陈列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整排的老物件:70后、80后记忆中走街串巷叫卖的“雪糕箱”,上世纪几乎家家必有的中堂镜,马灯、老座钟、民国捕鱼工具……近百件老物件让参观者瞬间穿越。“这些老物件都是村民向我们捐赠的,为村史馆增加了不少展出实物。”村史馆工作人员刘明霞介绍。

据了解,老槐庄乡情村史陈列室占地面积共400平方米,展馆设计以“回望老槐,共创未来”为主题,采用“引景入园”的设计理念,包括两大内容。第一部分是介绍老槐庄村的历史变迁篇,从槐树之乡、鱼米之乡、盘龙之乡、游泳之乡、红色记忆、震后西迁6个方面介绍老槐庄村的历史情况;第二部分为老槐庄村乡村振兴篇,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层面讲述老槐庄村的最新风采。

“当时,村里男女老少为了生活和生存必须学会游泳。那个时期,老槐庄村可以称得上是‘游泳之乡’。到了冬天,河面结成厚厚的冰,孩子们就像花喜鹊似的飞到冰面上玩耍,有的打滑擦,有的划冰车,还有的滑冰,别提多欢乐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前来参观的村民惊讶地点头,“要不是建成了村史馆,还真不知道以前村里的生活也这么有意思。”

村史馆里不仅描述着“过去”,展示着“现在”,还憧憬着“未来”。

2003年初,永乐店镇老槐庄村开始试种食用菌,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2006年,林菌间作种植模式在全区实现大规模推广,老槐庄村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食用菌,先后种植过毛木耳、香菇、平菇、大球盖菇等多个品种的食用菌。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老槐庄村民摸索出一套成本小、利润高的种植模式,生产出的蘑菇品相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2011年,老槐庄村投资630余万元打造食用菌产业基地,之后又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老槐庄村以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大钱坑食用菌主题公园”为中心,打造集参观大钱坑食用菌主题公园、食用菌博物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园区、食用菌种植基地和体验农家院主题餐厅、主题精品民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乡情村史陈列室建成后,既可以提升老槐庄乡村品牌影响力,还能带动村内产业发展和转型,助推乡村振兴,我们也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为乡村文旅新地标。”村党支部书记马凤强表示,未来,市民到老槐庄村,可以林下采摘、在主题公园休闲玩乐、品尝特色蘑菇宴、逛乡情村史陈列室,一天下来,“吃喝玩乐学”不重样。

据了解,除老槐庄乡情村史陈列室外,目前永乐店镇已建成镇、村史馆共9个,其中镇史馆1个,孔庄、马合店、大务等特色村史馆各有千秋。

平日里,书本是孩子的世界;暑期中,博物馆是孩子的书本。这个暑假,永乐店镇9个镇、村史馆敞开大门,随时欢迎村民们走进家门口的“博物馆”,近距离知家乡、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