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新闻总第956期 >2024-06-25编印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出
北京地区获奖项目占比居全国首位
刊发日期:2024-06-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刘苏雅

昨天,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薛其坤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其中,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成果在通用获奖项目中占比近三成,居全国首位。这些项目中,既有推动“从0到1”发现的基础研究成果,也有致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

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奖连续第9次产生一等奖。今年的获奖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方忠及团队的研究成果——“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该成果在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推动我国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站在国际最前沿。

包括这个项目在内,2023年度,北京地区共有18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国家自然科学奖总数比例超过36%。这些项目多是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脱颖而出的基础研究成果。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介绍,北京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2022年,北京基础研究经费达470.7亿元,占北京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为16.6%,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一。

目前,北京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为8.45万人年,占全国的16.6%。一系列贴心的政策措施落地,让科技人才踏踏实实搞研究。举个例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资助近1700个项目,项目经费全面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将科研人员从编制、调整预算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同时,超过50%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

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

目前,北京通过备案的大模型已有70款,占全国一半,大模型应用正在向核心场景挺进;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累计近3000万公里,“聪明的车”驶上了“智慧的路”;位于经开区的“火箭大街”,频频“飞”出世界级成果……创新的技术突破,不断推动北京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2023年7月和12月,总部位于北京的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二号火箭,连续两次成功发射,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连续实现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本届奖励大会上,蓝箭航天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复杂多变工况离心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民营火箭公司首次在国家最高级别的科技奖励中崭露头角。

“这项成果推动了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有望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蓝箭航天动力研发部总经理、动力制造基地总经理刘磊充满信心地说,这一突破还能服务于特种船舶、石油化工等高端领域离心泵运行的复杂多变工况。

当前,从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到地面设备制造、运营与应用服务等产业各环节,北京商业航天企业已实现全覆盖。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写入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接下来,北京将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蓝箭航天首席执行官张昌武直言,商业航天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行业,它的发展有赖于实质性的能力提升和技术突破,“不走捷径就是最大的捷径”。

抓住科技成果转化“保鲜期”

获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超声引导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及产品体系创建与国内外推广应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科研团队研发。这项由我国团队首创的技术体系,让一些原本要到大城市、大医院,找大专家才能进行的心脏手术,变成“门诊手术”甚至“上门手术”。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68个国家、1042家医疗机构应用,挽救患者20余万人。

抓住科技成果转化“保鲜期”,助力“中国方案”走向世界。这背后,依靠一系列北京的护航政策。众所周知,从技术到产业,中间需要经历漫长探索,有勇气冒险买断技术的企业少之又少。瞄准痛点,北京及时出台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让各项成果从“有的转、有权转”到“愿意转、转得顺”。

在生物体内,纳米机器人可以精准找到肿瘤,打开开关,定点释放药物。这个“电影里的画面”正在走出实验室。赋权改革政策的实施,让原本属于单位的职务科技成果相关权利被赋予科研人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团队拥有了长达10年的“体验期”。团队可以成立科技创新企业,面向市场深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加速展现纳米机器人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北京共推进9家试点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已完成63个项目的赋权工作。2023年,北京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突破10万项,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实现了技术交易“双突破”。今年第一季度,这一良好势头依然在持续,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090.9亿元,同比增长10.3%。

相关新闻:58项北京成果捧回国家科技奖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在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成果有58项。其中,双“唯一”——唯一的特等奖项目和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均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中,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占3项。

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通过系统布局、稳定支持,推动形成一批优秀基础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乔杰主持完成的“人类生殖发育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项目,揭示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擦除父母源表观记忆的特性及人类X染色体随机失活特征,为指导生殖发育异常等疾病发生提供病因学诊断依据,将对提高生育力和出生人口质量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冰主持完成的“细胞命运稳定性与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项目则揭示了细胞命运稳定性和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表观遗传信息继承和功能机制方面取得了前沿性成果,为衰老过程中表观遗传退变提供了创新性的干预策略。这两个项目均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北京地区有16项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凸显,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其中,清华大学教授路新春主持完成的“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攻克了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化学机械拋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国外专利壁垒,开发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机械拋光设备,建成完整的国产化装备体系。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多家半导体制造企业中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对我国高端芯片制造自主可控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极地科考等重大战略任务中,也有“北京力量”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方广有主持完成的“大深度高分辨穿透成像雷达技术与应用”项目,实现了穿透成像雷达技术能力和综合性能的跨越式提升,成功研发出嫦娥三号/四号测月雷达、嫦娥五号/六号月壤结构探测仪、火星车次表层雷达等重大装备,有力提升了我国空天探测水平。该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北京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主持完成。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突破了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安全可信关键核心技术,在全国主干网和行业专网得到规模化部署和产业化应用,对推动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科技进步,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服务网络强国和科技强国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