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950期 >2024-06-17编印

副中心探宝之远古的协同(三)
刊发日期:2024-06-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群琛

前两期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的探宝中,我们介绍了从西周时期到清朝京津冀地区的地理变迁、文化融合,通过展出的档案与文物,了解古代“首都圈”从雏形到形成的过程,以及京津冀城市功能的变化。本期我们将从1840年开始,聊聊近代以来京津冀协同。

“龙号”机车驶出铁路历史

“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所在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第12展厅,展示了1840年至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

展览策展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筹备处副主任张杰介绍,近代之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版图上划分势力范围,扶植各自的代理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京津冀的城市群由原来拱卫京师的关系,发展成为以近代化城市为工业生产的结构性关系,各城市逐步兴起,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发生转变,加之京津地位的不断变化,直隶及后来的河北省会开始频繁变迁。

步入第12展厅,一阵火车的汽笛声传来。寻声看去,展厅的角落里矗立着一个硕大的火车头,其背后的布景模仿隧道出口。张杰介绍,这个火车头是中国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因为当时的工匠在车头两侧水箱上雕刻了两条金属制的龙而得名。

展厅中的“龙号”机车是复制品,其真品已在战争年代遗失。据了解,“龙号”机车长约5.7米,不像现在的火车体型一样庞大,结构比较简单,只有3对动轮而没有导轮和从轮,最显眼的是两个长长的水箱和高高耸立的烟囱。“龙号”机车牵引力仅有100多吨,速度不比马车快多少,但它宣告了铁路和火车这个新生事物在中国大地上的出现。

百余年前,“龙号”机车在唐山修车厂驶出,也正式拉开了当时京津冀地区铁路发展的大幕。1897年,从天津到北京西南卢沟桥的津芦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复线铁路(即双线铁路,分设上行线与下行线)。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津芦铁路铁轨见证了这段历史,根据铁轨上面的字样可知这是英国巴罗钢铁厂在1898年生产的。津芦铁路在1897年便已经通车,所以这根铁轨应为津芦铁路延至马家堡车站后采购的备件。其实,早在津芦铁路开通的10年前,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就曾经提议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并建议北京地区车站设在通州,但当时遭到了不小的反对,最终搁浅。

津芦铁路开通后的第二年,清政府将京榆铁路延伸至奉天(今沈阳)境内,改成关内外铁路,并与英国、俄国签订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1906年北京正阳门东车站建成,1907年关内外铁路改成京奉铁路。

小小耐火砖 串联京津冀

京津冀地区铁路的出现,与当时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发展密不可分。“龙号”机车及其所行驶的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就是为了解决唐山地区的矿产外运销售问题。这里就要提到中国第一家机械开采的煤矿——开平矿务局。

展柜中的开平矿务局股票与当时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张股票上的信息显示,这是一张发行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四月,价值七百两的股票。据了解,开滦档案馆中还收藏了一张光绪七年七月(公元1881年8月)的股票,为目前发现的开平矿务局存世最早的一张股票。

包括开平矿务局在内,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唐山也正式登上了近代城市史的舞台。张杰介绍,当时天津成为商埠之后又向着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与京津毗邻的唐山则因煤而兴,并随着煤炭的开采发展铁路交通,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唐山也成为辅助京津的工业重镇。

展览中,由收藏爱好者捐赠的两块“东亚”耐火砖就是最好的见证。耐火砖是具有耐高温、隔热功能的特殊工业建筑材料,它的出现与大规模工业生产紧密相关。这两块耐火砖,长23厘米、宽11.5厘米、厚6厘米,虽然貌不惊人,却是中国民族工业被日本帝国主义抢占的历史物证,也是近代京津冀城市功能的见证。

唐山生产耐火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据记载,嘉靖年间,秦氏、常氏家族合办“陶成局”作坊,这是唐山地区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家陶瓷作坊。到了1899年,陶成局已有大型窑炉7座,生产耐火砖、红砖给开平矿务局建矿,成为中国第一家建筑陶瓷厂。1899年,陶成局秦氏在天津开设“德盛缸店”,1924年更名为“德盛窑业厂”,天津成为德盛窑业的销售中心。1930年,秦氏开办德盛窑业厂唐山工厂,架设电路,成规模采用电力机械生产,民族工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但是随着日军铁蹄踏入山海关,民族工业也被日本侵略者所控制。德盛设在唐山古冶的工厂被迫与日本公司合资,更名为“东亚窑业厂”,这两块耐火砖正是那一时期生产的。抗战胜利后,德盛窑耐火砖为平津唐电网火力发电提供了基础材料。小小耐火砖,见证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罪行,也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奋发图强,还串联起了京津冀的历史发展。

工业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加大。张杰介绍,百余年前,京津冀地区处于洋务运动的前沿,近代高等教育为社会转型培养和储备了科技人才,也让京津冀成为全国最早办大学的地区。展览用一面墙展示了百年前京津冀地区的学府,如今这些学校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院校。“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外,还有中国第一个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还有成立于1896年的唐山路矿学堂,是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还有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北洋工艺学堂等。”张杰说。

报纸中的京津冀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撤销察哈尔、热河两省,张家口和承德两地划归河北省管辖。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环北京的宛平县、房山县部分地区、昌平县陆续划归北京,1958年河北省“九县一市”划归北京,奠定了今天的北京行政版图。随着天津成为直辖市及天津地区的撤销,河北环绕京津,廊坊管理“北三县”飞地的京津冀的行政区划确定。

探寻这方面的历史沿革时,还有一个和观众互动的“盲盒”设计。在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工作人员设计了手动拉开的“抽屉式”档案柜,每一个“抽屉”的上面还标注了档案名称、日期以及大致内容。张杰说:“这样的设计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增加了展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感。”

一份1958年3月8日的《北京日报》刊登了当时河北省通县等六县市划归北京的消息,这六县市中就包括通县和通州市。张杰介绍,当时通县的县政府在张家湾,通州市是河北省的县级市,办公地点在通州城区。在当年3月20日的《北京日报》上又刊登了题为“首都东大门—通州市”的稿件,介绍通州的历史沿革以及当时通州的经济发展情况,稿件中名为“运河映古塔”的小标题中介绍了通州地标燃灯塔的历史,同时提到“不久的将来,运河治理以后,运河上将行驶着大轮船,人们从北京到天津,路过这里,饱赏运河风光。”

展出的这些珍贵档案中,还有2001年10月13日的《北京日报》中提到“大北京”概念的出台。报道中,引用了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主持研究的《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其中指出“大北京”范围包括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以及辐射到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及石家庄等城市的部分地区。

报告中建议北京的发展要立足于更大的空间范围,要综合京津冀北的区域力量,共同推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努力。基于此,要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根据交通、生态、产业结构等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专题研究委员会,寻找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利益。

而展览的最后则是一个时光走廊。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项项重要规划相继出台,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建设中的一个个重大工程稳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如今,三地协同成效显著,老百姓享受到的发展红利越来越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规划正变成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