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937期 >2024-05-28编印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论坛隆重举行
搭建起智库 奏响协奏曲 扩大朋友圈
刊发日期:2024-05-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与会专家学者在主题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 李安琪 谢佳航)昨天,2024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论坛在大运河畔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召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起跨区域“智库”。活动由北京日报社、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主办。北京日报社总编辑、社委会副主任委员伍义林,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出席。

在此次活动中,京津冀鲁区域内多家媒体单位启动联合报道机制,将展开大型联合采访报道活动。运用AIGC技术生成的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片也在论坛期间首发。

京津冀主题论坛于2018年由北京日报社发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去年和今年的举办地都在城市副中心。在历届论坛中,北京日报社联动津冀两地党媒,广邀三地政、企代表及专家学者,高标准办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等重要课题展开探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起跨区域“智库”。

“北京日报社与兄弟媒体互动互联,共同打造促进协同发展的信息纽带和窗口。与大运河沿线、省市党报媒体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丰富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奏响了新时代的‘媒体协奏曲’。”北京日报社总编辑伍义林说。近年来,北京日报社在报道“协同发展”重大课题上勇作先行者。从开办“环京圈巡礼”专栏、“关注首都经济圈”专刊、“京津冀”周刊,再到立足副中心、面向京津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创刊,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系列特别报道等,讲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故事、营造良好协同发展环境。

通州区副区长秦涛在致辞中表示,十年间,城市副中心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从交通的互联互通到生态的共保联治,再到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见证了京津冀这片热土的巨大变化。大运河京冀段实现通航,沿线古迹得到更好保护。大运河旅游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通州大运河文化带已经成为内涵丰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产业兴旺的大运河金名片。

相较于往届,本届论坛搭建的跨区域协作聚智平台进一步扩容。除了京津冀三地融媒之外,山东省德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也参与联合报道,形成京津冀鲁媒体大型联合采访报道的矩阵,深挖协同发展经验,展示协同发展成果。

据了解,通州区还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支持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发展,布局视听产业集聚区,配套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办法,进一步推进视听产业聚链成群、集聚成势。

论坛上,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运用AIGC技术首次发布了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片《运河北首 活力通州》。AIGC是当下最新的人工智能自动内容生成技术,宣传片使用这种技术描绘了北运河通州段古今同辉的历史文化。“AIGC宣传片在制作上具有高度个性化、智能创意融合、实时动态生成三大特点,是‘视听+’在AIGC领域的创新实践。”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州融媒还将推出《聚焦城市副中心6+3产业高质量发展》《“拼”出一个融合新时代》《运河有戏》等AIGC宣传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视听领域的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