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930期 >2024-05-17编印

“万能”博物馆
刊发日期:2024-05-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倚剑

本版摄影 党维婷 

“五·一八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通州区博物馆今年又有新玩法,当天将举办通州区博物馆日——大运河文物文化视听沙龙活动,现场发布文创产品、开展大运河文物故事微短剧征集,并特别策划《盛世丹青》馆藏国画展,展出全国各地国画大家创作的一百幅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通州区资历最老的博物馆,通州区博物馆始终是居民们的“心头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格外关注博物馆的展览动向。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大家不妨一起走进这所功能多元、气质百变的博物馆,来看看它又将带来哪些新惊喜。

藏宝阁

博物馆里文物是灵魂,通州区博物馆就是一座汇集运河文物的藏宝阁,馆藏3793件套文物中的珍品待您一览。

一幅扇面,墨笔涂绘的不是诗词歌赋或山水丹青,而是一个个奇怪的符号,扇面正反加起来共有100个密符,这便是通州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军粮经纪密符扇。既然被称为“密符”,表明这些符号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仔细看去,每个密符下标着符名,葡萄、通州、小楼、王麻,好似神秘的谍报代码,事实上密符的功能也确实包括标识身份。

密符的诞生与历史上的漕运管理有关。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鼎盛,漕粮入仓需先经过一系列严格检查和繁琐手续,验收从东南各省征收的麦、豆等粮食的负责人是军粮经纪,这把扇子就属于清代的军粮经纪。密符的作用是为了标志每位军粮经纪的身份。按当时规定,每位军粮经纪都拥有自己的身份标识,即一个特殊设计的密符。他们每检验过一袋或一船漕粮后,便将密符书于袋上,避免漏检。对于上级管理者而言,密符也是追索责任的指引,若有漕粮不合规,便可根据密符标记找到相应的军粮经纪问责。

独属于漕运人的密码本仅此一部,为存世孤品。在这一珍品外,博物馆内还有一样明星藏品,也是馆内级别最高的文物——琉球国王大业墓碑。

琉球国人为何会葬在通州?这就要说到古代中国与琉球国的交往。琉球群岛特指太平洋与东海之间的群岛,为东北亚与东南亚贸易往来的中间点,地理位置重要。明清时期群岛上的琉球国与朝廷关系密切,常有使者、商人、学子往来,甚至琉球国的国王都是明清两朝的君主来册封的。无论使节觐见还是学子入学,大运河都是关键的交通要道。明清之际,包括琉球王国在内的多国贡使与学者,都需经过张家湾的码头和驿馆,张家湾作为中外交流重要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两国往来中,部分琉球国人在中途亡故,遗体便就地安葬,因此不仅是通州,运河沿线各地都曾发现琉球国人墓。

至于王大业其人,则是归葬于张家湾琉球国墓地的最后一位琉球国人。据专家考证,他当时的身份是陈情都通官,为反对日本的吞并,随使赴京请求援助,力求恢复琉球王国。王大业是近代琉球王国的复国运动成员之一,最迟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六月之前赴京,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病逝于北京,成为此处墓地中埋葬的最后一名琉球王国的官员。

大课堂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教育和科普是博物馆工作重要部分,区博物馆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是公众博物馆也是百姓大课堂。

“画上的砚台好真啊,像是黑白照片一样,这是怎么画出来的?”此前的博物馆日活动中,十几位小朋友由老师带领,走进区博物馆展厅,好奇的小眼睛追着老师的指点,全神贯注聆听讲解。这场《博物馆寻宝记》研学阅读活动寻的“宝”就是通州区非遗项目传拓技艺。这门技艺常常被称为古代版的水墨“照相机”与“复印机”。小朋友们听完非遗传承人郭兵的讲解,兴奋地自己动手尝试拓印。

除了学习文物文化知识,博物馆还开办“实践课”。应“运河少年行”育人工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号召,30名“运河小小宣传员”走入博物馆,他们均为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培训和考试后走进博物馆开展志愿讲解活动。别看这些讲解员年纪小,个个口齿伶俐不怯场。馆内展出文物的年代上至秦汉、下至近现代,数量过百,只要参观者问起来,他们都能解说得头头是道。

馆内课堂办得有声有色,可是毕竟范围有限,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州区博物馆干脆将课堂知识打包“外卖”,送进校园、社区。

蓝靛厂、火器营、公主坟……老北京的地名背后有什么故事?地名与城市地位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区博物馆邀请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孙冬虎走进北京物资学院,用一场《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讲座,讲述了北京地名蕴含的国都气派和文化品格。孙冬虎特别告诉学生们,通州是北京城市研究中绕不开的重要部分,古代通州拥有同等级城市不具备的较高规格贡院,其街巷的分布和命名都有自己的特点,具备一定特殊性。

《魅力北京·志愿文博》北京博物馆志愿者宣讲会则走进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来自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四十余名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围绕通州区博物馆的精彩展览和重点藏品,以及志愿服务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热情分享城市的故事、博物馆的故事。

通州区博物馆还与北京物资学院、悟仙观居委会、北苑街道办事处、通州区民族小学、永顺小学、北苑小学等社区和学校建立了共建关系,与共青团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委员会开设北京工业大学运河书院实践项目,结合校园文化和城市底蕴,确定项目主题为运河书院“知北京、知通州、知工大”。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和共建机制,变单点“外卖”为“外卖食堂”。

交流地

博物馆作为一座文物宝库、一处文化承载地,具备收藏、教育、研究等职能,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交流既存在于文物与人之间,也存在于各区域的博物馆之间。

区博物馆为非遗文化提供展示空间和展陈设计支持,去年策划组织了“锦上·点墨传拓艺术作品展”和“棋径通幽”棋文化收藏·体验展,将传拓技艺、民间土棋两项非遗文化带入大众视野。两场展览均包含人文科普、技艺展示、沉浸体验环节,受到居民广泛欢迎,既丰富了博物馆展览内容,也为非遗文化宣传打开新思路,加强非遗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联系。

运河贯通南北,将京津冀连为一家,三地博物馆亦文脉相连、文气相通。通州区博物馆进一步推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合作博物馆共同推进文博资源的互鉴共享,持续扩大区域间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

5月至6月期间,通州博物馆与香河博物馆将共同举办两地特色历史文化交流巡展活动。本月内,通州区博物馆以宣传运河历史文化,满足各层次、年龄段人群文化需求为要务,将策划并组织“璀璨星空——通州历史名人展”“《漕运与通州》历史文化展”“《古韵寻芳》通州文物图片展”等一系列展览奔赴香河。

“香河历史文化巡展”将于6月拜访通州区博物馆。展览内容共包括五部分,分别为“古运流香——香河运河文化展”“浪淘千古——香河风物遗存展”“钟灵毓秀——香河历史名人展”“红色印记——香河红色文化展”“匠心传承——香河非遗文化展”,全方面展现香河历史文化。

【相关链接】

博物馆月赏博物馆之城

5月18日至6月18日为2024北京博物馆月,本市将设置展览周、文创周、电影周、阅读周4个主题活动周。5月18日至24日展览周期间,“百馆千展万人观”活动启动,《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通州区博物馆展出《盛世丹青》馆藏国画展。

博物馆月给市民带来惊喜,每天面向社会公众发放1万张门票,居民从即日起即可登录“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预定5月18日及其后一周的博物馆门票,凭借“动态电子识别码”免费、免预约逛博物馆,通过点赞、评论线上线下千场展览,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好展”。

通州区目前拥有14家博物馆,包括通州区博物馆、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台湖舞美艺术博物馆等4家经北京市文物局登记注册的国有博物馆,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北京皇城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等5家非国有博物馆,北京声音艺术博物馆、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北京珐琅艺术博物馆、漷县村史陈列馆等5家类博物馆,在博物馆月期间均正常开放。

部分博物馆参与惠民门票发放活动,居民可通过“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查找心仪博物馆,预订参观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