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养老总第923期 >2024-05-09编印

通州有一批老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倍儿带劲
越学越香的老学生
刊发日期:2024-05-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本报记者 田兆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学”是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通州区,一批老年人正通过“老有所学”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从农民到老师

张春秀的改变,是从进入老年大学开始的。她从没想过,进校学习后,她从农民成了老师,圆了一生的梦。

最近,她刚刚完成一幅富贵牡丹。盛开在笔墨之间的国画牡丹,气韵生动,色彩斑斓,将自然之美凝固在纸上。“真美,张老师您笔下的牡丹的确不一样。”同班的姐妹凑过来认真欣赏。

张春秀是于家务乡渠头村村民,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小时候因为家庭生活环境不好,没能有更多学习的机会一直是张大姐颇为遗憾的地方。几年前,乡里的老年大学开班,她看到招生简章后立刻报名了。绘画、篆刻、舞蹈是她最喜欢的三门艺术课。“不想让自己再有什么遗憾,不管年龄多大,都有追梦的权利。”张春秀成了那个勇敢追梦的人。从那之后,每堂课,她都会准时走进老年大学的教室。为了让自己绘画、篆刻的基本功更扎实,上课她认真追着老师学习,下课后也丝毫不敢懈怠,刻苦练习。

在校长周彩云看来,张春秀不仅有天赋,还格外认真刻苦。“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亚于年轻人。他们兴趣广泛,纷纷涌向老年大学选课学习,希望挖掘自身潜能,做过去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实现埋在心里的愿望。”周彩云告诉记者,老年课堂和年轻人不一样,开哪些课程、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得瞄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并加以适老化设置。今年,乡老年大学就开设了舞蹈、书法、篆刻、手工编织等课程,“有动有静,给了老年朋友们更多选择。现在我们的学员越来越多,每次大家来上课,热情都特别高,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在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一段时间后,张春秀“出名”了。她将自己画的国画发布到网络上,吸引了很多人关注,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乡里的残联还有于家务乡中学的老师看到后都联系到她,邀请她为残疾人、中学生上门授课。“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没想到,老年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圆了教师梦。”这位农民大姐,在夕阳红的年纪,登上了讲堂,成为传播国画知识的老师。

现在的张春秀很忙,每周既要固定来老年大学上课,还要为残疾朋友和中学生讲课,亲朋好友也不断登门求画。“画不过来,但是尽量满足大家。”张大姐乐呵呵地挺开心。她说,眼下的生活是以前从没想到过的,“现在我们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练成“琴棋书画”

“年轻时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大。琴棋书画的生活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不敢想。”退休后,刘红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开在家门口的市民文体、文化活动中心成了她最常去、最爱去的地方。也让曾经“不敢想”的“琴棋书画”走进了晚年生活。

“书法是练心之学,只有静下心来练习,才能真正悟出笔墨背后的意趣。”练习书法的几年时间里,刘红有了自己的感悟。从小,她就喜欢各种文艺课程。2018年,家门口建起了北苑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刘红从那时起就成了中心的常客。中心经常会组织各种公益课程,这让她欣喜不已。跟着中心开设的各种免费课程,她陆续学会了古琴、围棋、书法、中国画。没有专门的活动中心前,她和热爱书法绘画的朋友到处“蹭地儿”,“那时候都是看谁家里宽敞一些,就到谁家活动,但时间长了也不方便。”中心建成后,刘红常和朋友约在这里。“笔、墨、热水,每次工作人员都会给我们准备齐全,来练字练画,我们只需要带一支笔就行了。”

“我们街道不大,总面积3.3平方公里,从东到西步行只需半小时,居民7万多人,但老龄化比较严重,老旧小区总共有82个,全区最多。”北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朱建波介绍道。正是见缝插针地增设各种适龄公共文化空间,让像刘红一样的老年朋友在家门口拥有了更多活动空间。该街道已经连续4年排名通州区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效能评估首位,目前已建成总面积28451平方米公共文化空间,比《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规定面积的7倍还要多。

“年轻时的遗憾都补上了。”文体中心开设古琴课程后,刘红立马报名。学了一段时间后,她已经能和姐妹们一起弹奏简单曲目。参加了几次围棋的相关活动后,她也从“棋盲”变成略知一二。

学成舞蹈队的“台柱子”

欢快的音乐声响起,老师还没到,郝秀清站在队伍正中,带领舞蹈队先跳了起来。“老师如果没来,都是郝姐带着我们练,她跳得特别棒,是我们的台柱子。”大家推崇的“郝姐”是66岁的郝秀清,身材高挑苗条,性格外向。从沈阳退休后回到北京,闲不住的她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那份热爱。

“刚回到于家务乡生活时,老年大学还没有成立,但村里当时已经搞起了舞蹈队,也会经常演出、参加比赛,我就参加了村舞蹈队。大家都是业余的,但心中同样怀着一个站上舞台的梦,所以每次排练和演出都格外认真。”2017年,于家务乡老年大学成立后,郝秀清火速报名。跟着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她的舞步突飞猛进,学校舞蹈队拉起一支专业队伍,郝秀清成了骨干。

本以为退休后的生活会枯燥又乏味,没想到在村里和乡里老年大学的带动下,意外实现了她的舞蹈梦。“我还参加了乡里的‘星火工程’文艺演出团,经常跟着演出团下村串演。站在舞蹈台闪闪发光的日子,感觉特别棒。”漂亮的郝姐神采飞扬。

58岁的杜桂新是于家务村村民,特别喜欢书法。2019年她参加了乡老年大学的课程。从书法小白到比赛获奖,再到授课教师,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丰富了她的晚年生活。

音乐声响起,在北苑街道文体中心里,北苑舞之魂舞团正在排练。“2017年舞团刚成立时,活动地点在社区居委会的一个棚里,怕音乐打扰人家工作,只能每天晚上借着昏暗的灯光排练。”舞团团长李文琪说,直到2018年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大家终于有了家门口的排练场地,木地板、大镜子、把杆等,设备齐全。这些老年群体不仅找到了业余生活的新支点,更圆了年轻时的梦想,收获更多自信。

越学越香 全程免费

“现在岁数大了,就图个开心,每天和邻居们在一起写写字、练练画、读读书,特别开心,尤其有了新的活动空间,大家积极性更高,让老年生活更有活力。”退休后,玉桥街道运河大街社区居民李卫东在社区和朋友的帮助下,组建起了墨轩书法工作室,和喜欢书法的邻居们组成搭子,每年春节都会给大家义务写春联、送福字,平时就练练字、聊聊天,退休生活一下充实起来。

退休后为自己开启新生活,找到出发点和乐趣点,是不少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和李卫东不同,82岁的何继文则迷上了读书。“年轻就喜欢看书,但工作忙没有那么多时间,退休后家门口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环境好,藏书多,很适合老年人。”何继文说。

开办公共文化空间需要合适的场地,这也是困扰很多属地的难题,为此各地也在纷纷想辙。近年来,玉桥街道立足城市更新,不断探索闲置低效空间再利用的新内涵,积极推动闲置锅炉房的“社会性更新”,改造成为街道级综合文化中心。目前,文化中心已正式运行。“中心内部建有图书馆、多功能厅、议事协商厅、排练室、会议室等活动空间,满足辖区居民读书、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培训、会议等需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默表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为“老宝贝们”创造学习休闲环境方面,不少新成立的街道不遗余力。2024年,通运街道老年大学开设了象棋、国画两个班。来自荔景园新区的贾广全今年62岁,几堂象棋课下来,他收获良多,“以前在棋摊儿上瞎玩,这次跟着老师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收获特别大,还认识了同样爱玩棋的邻居,可以一同下棋,切磋技艺。”

通州区老干部(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李鲜娜介绍,目前全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有本校1所,11个乡镇、6个街道和3个行业有20所分校。与普通学校一样,老干部(老年)大学每年共两个学期,分别为3月、9月开学,正常放寒、暑假。每年年底到次年2月,大学会开启报名通道。

近年来,区老年大学根据老年人特点和需要,累计开设书法、国画、诗词欣赏、服装裁剪、摄影、英语、电脑等课程。老年大学的课程是如何设置的?李鲜娜介绍,每年学校都会在新学期开始前进行“适老化”调研,“我们会详细列出很多备选课程,让老年朋友自己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课程我们就开班,不感兴趣的我们或调整或删除。”她举例道,比如今年新开设的掼牌班,就是因为很多老年人表示特别喜欢玩掼蛋,强烈要求开班,所以今年特意增加了掼牌班。与此同时,诗词朗诵今年报名的人少,学校也及时调整。“保证每个课程都是老年朋友喜欢的、需要的、感兴趣的。”

全程免费的老年大学课程越来越“香”,如果没有报上心仪课程怎么办?李鲜娜提醒,开学前各课程需要报够一定人数才会开班,如果老年朋友开学没有报上,可以后续常留意,一旦有人退班便可“捡漏”,但也需要注意,半途报名一定要保证自身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同时,各分校均开设了网课,“如果离学校较远,或是没有报上名,选择网课也是十分便捷的。”李鲜娜说,有学习需求的老年人可以关注身边的老年大学,就近咨询了解。

此外,她还提醒,现在很多街道、乡镇均开设市民活动中心、24小时智能空间等公共文化设施,老年朋友也可以关注所住街、乡的信息,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兴趣班,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