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匠心总第905期 >2024-04-11编印

王慧茹·漆韵
刊发日期:2024-04-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倚剑

本版摄影 唐建


1712767137121741.png

雕漆是中国独有的非遗传统工艺。古时,漆料通过大运河经通州转运至皇城,于是通州渐成不少匠人落地生根之所,这项技艺也在此发展至深。今天,我们仍能在这里找到其传承。通州有一家知名海内外的“漆韵坊”,匠人王慧茹获得了“通州工匠”的美誉。

从传统红到莫兰迪色

通州区宋庄镇小营村内的一处房屋,便是王慧茹制作雕漆作品的基地。北屋是工坊,院子里和房顶上晾晒着各类雕漆作品。走进屋里,酸香味飘来,地上放着一盆盆各色漆料,桌案上是正在阴干的半成品。

雕漆作品制作的原理,是将大漆一层层涂抹堆叠到胎体表面,匠人再在厚厚的漆面上进行雕刻。王慧茹将一块饱蘸漆料的生蚕丝团按在作品上,反复滚动按揉,使大漆涂满作品表面。每光一次,便要晾晒4小时左右,待漆干透再光下一层。积累起一毫米的厚度大概需要光二十层漆,一般一件作品最少要光百十道漆。

割开漆树,流下来的浅灰白色的液体树汁就是原生大漆,它是雕漆的原料,也是这项技艺的“根”。而这间工坊也是王慧茹的“根”。

王慧茹有一项秘技,便是漆料新颜色的调配。传统漆器以朱红色为主,兼有黑色、绿色、黄色,而在这间工作室里,还能看到明丽的松石色,以及柔和端庄的白色、土黄等莫兰迪色。

说起研发过程,真是一把汗水一把泪。原生大漆是白色的,与空气接触氧化后逐渐发棕变黑,想要得到某种颜色,就需要加入各种矿物颜料加以调制,材料加多加少、炉火是大是小,都需精准把控。白色漆器莹润如象牙,稍有不慎,漆料颜色就发灰,如何留住这抹白,让人绞尽脑汁。除了颜色,还要考虑漆料的质感,做好的漆面要滋润光滑。中央礼品文物中心有项任务,用一年时间制作一面30多平方米的屏风,许多大师都说不可能完成,偏偏王慧茹接了下来,得益于其经特殊调制格外“听话”的漆料,加上师傅们的齐心协力,最终按时完成任务。

传统红端庄典雅,莫兰迪色新颖吸睛,用新研发的漆料做成的漆器格外受欢迎。创新的同时,她更是利用老手艺剔彩将创新色玩出新花样。传统剔彩是以图案为黄、锦地为红,作品如同套色,两种色彩泾渭分明,其关键在于制作中光多种不同颜色的漆料,上层图案刻好后,挖出下层异色漆面,再雕刻锦地花纹。将色彩换成莫兰迪色后,在剔彩工艺的加持下,漆器作品表现力更强,韵味更加丰富多样。

从“柜里架上”到“腕上手边”

这里仿佛一家小型的雕漆博物馆。首饰、凳子、茶几,什么都是雕漆的。

“涂漆后的物品光泽柔和好看,并且具有抗热、耐酸、耐碱、耐潮、耐磨等特性,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瑰宝。”王慧茹指着屋里一件九龙闹海圆盘摆件说道。

这块圆盘直径约90厘米,表面光了300多道漆,只为展现出九条神龙在海面嬉闹欢腾的场景。王慧茹说,雕刻水纹时会不自主地屏住呼吸,一气呵成刻出,一旦水纹断裂便无法修补。神龙胡须毛发纹理纤毫毕现,而且根据龙的身体动作,各部位还有细微差别,如在龙身弯曲处,龙鳞排布从身体内侧向外侧有由密而疏的变化,整条龙身也用龙鳍分出龙背、龙肚,展现神龙翻转腾挪的姿态。这件圆盘共做了4块,其中1块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作为当代雕漆工艺代表之一。

作为一项中国独有、流传千年的非遗技艺,雕漆特别受外国朋友的喜爱。有几个南瓜、青椒、尖椒造型的作品,与周边精雕细琢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王慧茹指着约一米长的“尖椒”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海外订单定制的环境艺术装饰品,类似的还有葡萄、樱桃、兔子、企鹅等题材,猛一看,院子里好似开了个种植园加动物园。

王慧茹发现喜欢雕漆的年轻人增加了,于是她做了不少小摆件、手镯带去展会,无一例外地受到年轻人欢迎。在去年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上,她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加上她微信。

受年轻人欢迎当然是桩好事,但要抓住年轻人的心,须有更多新意。王慧茹琢磨起其他技艺来,将花丝镶嵌、景泰蓝、螺钿等工艺与雕漆结合,尝试制作手链、手镯等小物件,都很受欢迎。还有不少主动上门的客户自带设计,有位中医大夫,想定做一只大漆手枕;有人则打算为文房四宝配一只雅致的漆盒……

“工艺不变,但新时代的雕漆作品,既可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可以融入当下日常,真是应了那句话,‘万物皆可漆’。”王慧茹兴奋不已,踌躇满志。

从计算器到雕刻刀

刻刀刺入漆瓶,沿着画好的纹样线条切割,再将起子伸入漆层底部向上撬,王慧茹屏息凝神,目光随着手而移动,随着一块块漆皮掉落,精致的山水花草花纹渐渐成了形,端详片刻后又拿起片刀,细细修整刻出的花样,使之更加立体生动。每一个动作都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几十天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当年我只是个跟在大人身后眼巴巴瞧做活的小孩。”王慧茹放下手中的山水瓶,忆起往事。

今年50多岁的王慧茹可谓家学渊源。她就是通州本地人,母亲、大伯、伯母都是北京雕漆厂的职工,小小年纪的她常跟着大人到车间看做活。髹漆、雕刻、打磨,王慧茹看在眼里,深埋心中。

后来雕漆厂倒闭,母亲转行,王慧茹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财会工作。收入虽好,生活无忧,但幼时所见的朱红漆瓶、栩栩如生的山水花草总在她眼前晃悠。当她再次回到雕漆行业,就像是婴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切都顺理成章。

不过,做活计和自己打拼是两回事。开办一间工作室,意味着原料、工艺、人工、销售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自己一手操办。起初工作室进了一批大漆原料,调好后才发现里面掺了东西,一盆盆漆变成了满是孔洞的“发糕”,根本没法用。吃了这一亏,王慧茹再不敢大意,从进购原料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自己摸索。

“我们直接去产地看漆买漆,走遍了陕西安康、岚皋、镇坪等几个产地。当时没有微信、支付宝,镇里、村里也没法用银行卡,我们只能揣着一沓沓现金去和人交易。人生地不熟的,现在想想都出一身汗。”说起年轻时的那股子猛劲儿,总是笑意吟吟的她露出一丝紧张神情。可当年就是凭着这一腔赤诚勇气,与当地人了解大漆、商量价格,跟着漆匠进山看漆,交下了朋友,跑通了市场。直到今天,她还会在每年5月至9月的采漆时节上山看漆。

“调制大漆得用桐油,熬制时温度能达到300℃,有一次我先生帮我熬油,当时还掌握不好火候,一不小心油就着了,他反应快,端起油锅一下子扔到院子里,满院子都是油火花。”说着一桩桩昔日难事,王慧茹的眉头却渐渐松开了,“正是有了这些困难,才有今天的成功。”

披荆斩棘、一步步蹚过的路才踏实坦荡。时至今日,她们可以拍着胸脯告诉客户,她们的东西真材实料,品质顶呱呱。时至今日,再回想起来,她觉得没有辜负当年那个看着大人做活,心里充满向往的自己。

“母亲带我入行,而领我走得更远的是殷秀云大师,家人的支持和师长的引领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长、更久、更远。”孩童时的耳濡目染成为王慧茹毕生事业的起点,去年,她正式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拜师,代代提挈。

从业20年至今,她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这份事业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