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人员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了解气象知识。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近日,区气象局组织气象科普进校园、气象科普基地开放日等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其科学素质和防灾减灾意识。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旨在呼吁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结合这一主题,通州区大豆各庄小学近百名师生走进区气象科普基地,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气象知识。
“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符号都代表什么吗?猜猜看!”区气象局工作人员故意卖了个关子,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你一言我一语提出问题,得到了气象专家的耐心解答。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讲解人员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普及天气观测、数值预报、专家会商讨论的过程。三(1)班的曹心怡同学听得格外认真, “我终于知道了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很有趣!”
在通州国家气象观测站,百叶箱、日照计、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风向标等各种观测仪器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纷纷上前近距离感受,详细了解怎样测量温度、降水、湿度、风、日照和气压等。
“郑和下西洋是借助了什么天气现象?”知识问答环节,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高晓容抛出一个个有关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作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问一答中轻松掌握了气象灾害知识和防御技巧。
据了解,“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纪念日。每年3月,通州区气象局都会举办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各类活动,为公众普及气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