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84期 >2024-03-12编印

听六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讲自己的故事
春风化雨 微光成炬 致敬代表
刊发日期:2024-03-1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蕾 高枝 范俊生

昨天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开启。6位来自教育、医疗、文化、社会服务等民生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通道,讲述扎根基层的故事。在代表们的话语间,暖意缓缓流动。他们让微光成炬,让爱传递,带来了感动与力量。

钱海军代表: 让微光成炬 灯暖万家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社区经理钱海军是一名电力工作者,也是一名公益达人。“有人问我,是什么支撑我扎根一线?我的回答从来没有变,就是用专业的技术去帮助别人。让爱流动起来,这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

工作中,钱海军发现城市里总有一些老房子,住在里面的老人有些没有子女,有些子女不在身边。他制作了500张名片,分发给那些有需要的群众,用行动告诉他们,爱是不会变老的,电力服务会越来越好。他发现很多残疾人家庭照明线路存在安全隐患,比例接近40%。面对大量的改造需求,他成立了“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开展“千户万灯”服务。

走千户、修万灯、暖人心。他们走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行程23万余公里,服务7万余人;在西藏、四川推进“乡村电工”培养计划,让年轻人学一门技能,服务建设家乡。钱海军说:“党、国家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身份,我想扛起这份责任,呼吁更多的人奉献爱心,让微光成炬,灯暖万家。我会拎着工具箱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

马秀英代表: 大灾大难面前 祖国是最坚强的后盾

去年年末,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积石山县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马秀英参与了一线救援。

去年12月18日深夜,一阵剧烈的摇晃把马秀英从睡梦中摇醒,揪着的心还未恢复平静,她就接到医院紧急集结的通知。三九天的积石山寒风刺骨,马秀英所在的积石山县人民医院600多名医务人员在震后半小时迅速到岗投入救治。地震导致断电,她和同事们用手机照明,安置患者、抢救伤员、转运重症。

“灾害无情,人有情。大灾大难面前,伟大的祖国是最坚强的后盾。”马秀英回忆,来自各方的救援力量陆续抵达,迷彩绿、消防橙、警察蓝、志愿红,绘就了抗震救灾的最美色彩。天还没亮,受损的道路抢通了,中央储备来了、省内救援来了、各地物资来了,帐篷搭起来了,热腾腾的牛肉面也出锅了。

马秀英说,危难时刻,见证的是同时间赛跑、与严寒抗争的“中国速度”,凝聚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

于集华代表: 弘扬陶瓷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保护传承陶瓷文化并实现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主席、研究员于集华说,陶瓷手艺人通过多年努力研制出新技术,把现代珐琅瓷做出了与传统珐琅彩一样的效果,如今珐琅瓷已进入平常百姓家。

针对陶瓷“走出去”遭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于集华2020年向有关部门提出设立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的建议,“当年就得到答复,第二年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成功挂牌,为陶瓷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于集华还说,作为一名手艺人,他会创作出更多、更优、更美的作品,弘扬陶瓷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扎西江村代表: 民族团结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融入血脉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乡长扎西江村带来了祖国边境的好消息:随着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如今的斗玉,水、电、路全通,网络设施全面覆盖,偏僻的小乡村也能和全国人民互联、互通。

令他欣喜的是,斗玉乡珞巴民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马上就要开馆,西藏现有的3个珞巴民族乡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展厅。身着一身珞巴民族服饰的扎西江村说:“在中华民族大花园中,我们就像一朵美丽盛开的珞巴之花,民族团结更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中。”

“幸福与否在双手,温暖与否看太阳。”这位来自边境乡的乡长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铆足干劲、开拓进取,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欢迎大家到西藏欣赏祖国壮丽山河,感受高原独特文化。”

王旭代表: 孩子之间没有差距 只有差异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雅礼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旭表示,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深刻感受到教育是培育希望的事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父母、老师应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提供课程,搭建平台,让他们的长板更长,让孩子的兴趣爱好成为未来人生发展的优势,点亮职业希望。”王旭说。

两会前,有学生请王旭将自己在社会调查中收集的有关幼教和托育资源共享的建议带到北京来,这让王旭很感动。“孩子们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关心群众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这正是当代青少年该有的样子。”

王旭表示,孩子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让喜欢射箭的孩子射箭,让喜欢下棋的孩子下棋,尊重差异,相信孩子,才能激发孩子的天赋、潜能和梦想。

高松代表: 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 培养创造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实中我们碰到的问题多是不确定和复杂的,单一的学科和专业很难解决。”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表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培养学生一般性的能力,特别是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形成创造力。

高松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在他看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高校是这三者最集中的交汇点。

“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两年提出的代表建议都与发挥高校这个交汇点和主力军的作用有关。”高松说,去年他建议提高对于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性支持比例,今年建议优化竞争性研究经费的管理使用,以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既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又有利于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