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51期 >2024-01-22编印

通州团代表委员热议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刊发日期:2024-01-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赵鹏 曲经纬 关一文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高品质供给满足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着力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面对成绩、展望未来,报告内容引发与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持续努力。

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来自通州团的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工商联主席赵静提出了“关于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她认为,本市要完善民营企业的支持机制,搭好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其创造更加广阔便利的发展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对此赵静表示,去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礼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为了优化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本市应持续营造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舆论氛围,加强政策精准解读,完善民营企业的支持机制,鼓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走进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交心谈心,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同时,搭好服务平台,畅通反映民营企业诉求和解决问题的通道,制定可落地、能见效的政策举措,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打造北京市ESG生态创新示范区

同样来自通州团的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法务风控部部长王娇提出了“关于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北京市ESG生态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ESG评价标准、政策体系及应用场景的建议”。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治理”,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有效工具,可有效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面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打造出国内首个城市级“副中心ESG绿色产业创新引擎”项目,形成了ESG“研、产、投”闭环协同发展模式。她表示,为更好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紧抓“两区”建设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可在副中心打造北京市ESG生态创新示范区。

王娇建议,由示范区牵头,基于成本内化与社会贡献的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建立京津冀、北京市、副中心区域及重点行业ESG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面向全国推广,推动建立统一的国家级ESG标准;率先在示范区内试点开展国际ESG标准建设工作,推动中国特色ESG标准的国际共识与互认;加强示范区与国内外高校及权威机构的ESG交流合作;在示范区内设立北京ESG学会,加快高端人才培训与认证考试,打造权威的国际化ESG学术平台;打造示范区内的ESG数据库,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加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动ESG管理SaaS系统等数字化产品创新应用;设立ESG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对ESG社会贡献突出企业的融资支持。

用特色文旅产业带动实体经济复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大力气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支持美食、时尚、会展、演出、冰雪和美丽健康等服务消费,促进商文旅体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市人大代表、北京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朝阳四元桥苏宁易家广场店店长闫利平建议,特色文旅是带动实体经济复苏的一把钥匙,应扩大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推出特色化、精品化、复合化的旅游线路。

这个冬天,“尔滨”火了,“哈尔滨火爆出圈,固然与政府精心打造项目产品,讲究文旅特质有关,更重要的是哈尔滨旅游消费环境的人文性和文旅产品的丰富性,这对副中心发展文旅产业是个启发。”闫利平此前在城市副中心工作了11年,此次作为通州团的一名代表,她对城市副中心的文旅产业发展关心有加。

全球最大环球主题公园落户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启幕,规划建设海昌海洋公园……这些文旅巨无霸对副中心文旅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来说是个机会。“哈尔滨的出圈,让我们看到游客不仅关注传统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更在意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不仅注重景区景点景观的深度游览,更对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相关消费有着更高要求。”闫利平说。

她建议,扩大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推出特色化、精品化、复合化的旅游线路,开发小团化、定制化、社交化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在旅游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上,坚持整体开发、多元共建,把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休闲、交通以及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服务串珠成链,夯实副中心文旅的基础设施。

扩大免税经济 发展“首店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市政协委员、通州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吴涛此次就带来了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他建议,北京要优化供给品质,大力提升国际知名度,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新高地,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优质消费资源集聚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从集聚全球高端品牌和培育壮大本土品牌双向发力。推动本土品牌创新,重振老字号品牌,打造国潮新品、新店、新平台,形成新型消费和新地标商业综合体。率先开展扩大免税经济,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加快布局一批市内免税店,探索将北京老字号和新国货品牌列入退税商品目录。重点引进标杆品牌、新兴潮牌,以及国内外知名品牌设立的品牌“首店”、旗舰店、总代理,争取知名品牌“首品”“首发”“首秀”定期化、规模化,以众多知名品牌的综合加乘效应提升国际化消费号召力。

打造特色城市品牌,提升北京文化旅游娱乐消费吸引力,推动文商旅产业资源整合。将全市各领域的文化、商业、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分类、标识,打造综合性APP客户端,集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形成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