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要闻总第850期 >2024-01-21编印

55个部门亮相“两会”现场咨询会
协同发展和副中心建设成“热词”
刊发日期:2024-01-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赵鹏

昨晚7时,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55个部门现场接受询问咨询。代表和委员们的问题涉及规划、交通、民生、营商环境、城市更新、老城文物保护等诸多热点领域,共有571人次代表、委员咨询了489个问题,当场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421件。其中协同发展和副中心建设更是成为现场频频出现的“热词”。

一体发力:通州区与北三县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投入运营、三地共绘6条产业链图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握指成拳,硕果累累。记者在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上从市发改委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形成。

十年来,北京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5万件,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约3000家,疏解和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

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不断提速,“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2023年北京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64.2%,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仰望碧空,星汉璀璨,俯视水脉,层峦叠翠,理想照进了现实。

产业兴则城市兴。三地共同绘制氢能、生物医药等6条产业链图谱,联合举办了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签约项目152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

梧桐花开凤凰来。京津冀三地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自贸试验区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成立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200余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实施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共同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93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去年9月初,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支持建设的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开学迎新;9月底,雄安宣武医院开诊试运行,北京已有40余所学校、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接支持雄安新区相关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

培创新“沃土”,发产业“新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目前已落地企业超过60家,一期入驻率超90%。京雄两地共同制定推进“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实施方案,推动京雄两地政务服务事项同标、数据同享、水平同质。沟通两地的“动脉”京雄高速公路已经实现全线通车,从北京西南五环驾车至雄安新区只要1小时。

视线转向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第二批市级行政机关搬迁。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投运,为京津冀地区“端”上丰盛的“文化套餐”。东夏园交通枢纽主体完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M101线加快建设,东六环入地改造隧道盾构段双线贯通,交通路网越织越密,辐射能力越聚越强。

文旅项目再添“巨无霸”,顶点公园和海昌海洋公园两个重量级文旅产业项目已签约落地城市副中心文旅区。助力碳中和,城市副中心正向着绿色低碳转型。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实现上线运行,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累计成交量突破1亿吨。五河交汇处,回首是历史,转身是未来,运河商务区已吸引注册企业超2万家。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创新政策和改革试点,强化“两翼”联动。

2023年,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再添“羽翼”,示范区执委会成立并实体化运行,真正实现了“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

不久前,厂通路潮白河大桥主梁开始吊装,距离竣工投用又近一步。连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香河的石小路开工建设,途经朝阳区、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平谷区的轨道交通平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产业方面,2023年通州区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成功举办,签约项目50个、意向投资额426.8亿元,连续五年累计签约项目21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1500亿元。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发挥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作用,扎实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现厂通路建成通车,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平谷线、石小路等工程,共同开展产业联合招商等。

同护生态:京津冀共绘绿水青山“同心圆”

记者在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上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年来三地共绘生态“同心圆”,在京畿大地缔造出蓝天白云常在、一湾碧水长清、绿色低碳扩容、人与自然共生的盛景。

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在既有协同机制基础上继续开拓,实现京津冀环评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辐射安全协同管理、跨区域生态环境信访举报协同处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协同办理,以“四合一”铁拳联合提升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与此同时,三地“手牵手”开展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编制;在大兴、平谷、顺义等地与毗邻地区开展联合联动执法基础上,以延庆区、张家口市为试点继续探索建立源头追溯、数据共享、队伍联建等区域执法互助新模式。

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去年,本市PM2.5优良天数占比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比2022年增加20天,相较2013年的13天,更是由不到半个月增加到超过半年。一幕幕蓝天、白云、晚霞,给市民带来更多美好回忆,在这背后,则是本市积极发挥“人努力”的作用,一微克一微克地抠,深挖减排潜力,推动机动车及机械电动化进程,持续散煤清洁化替代,强化政策一体化推进及执法监管,通过“组合拳”,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

水是生命之源,2023年京冀签署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保水共同体”新增门头沟区,并由密云水库的“两市三区”拓展到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两市四区”,即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门头沟区和张家口市、承德市。就在2023年11月,官厅水库迎来浩浩荡荡的“南迁大军”,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休整,这正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真实写照。

三地共同发力,让重点区域越来越美。近年来,北京“新两翼”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加速建设,正由“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的新阶段,完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系统开发建设。副中心还积极探索多能耦合等实践做法纳入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案例,并加快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落实“通武廊”协议携手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绿色成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深厚根基。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也展开生态环境新画卷,落实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房山区与保定市涿州市、涞水县联合开展执法检查,进行2023年京津冀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共同保障白洋淀入淀河流水质,淀区野生鸟类增加、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营商环境:商务贸易便利化齐上新台阶

推出100多项提升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协同推进过境免签政策……记者在市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活动上从市商务局获悉,10年来,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商务部门破除制约商贸流通领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壁垒,打造出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商务协同发展新标杆。

据介绍,三地联合推动区域商事制度协同互认,促进区域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实现政策一致、流程统一,企业跨区域登记更加便利。为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京津两市建立联合领导小组,组建由两地商务(口岸)、海关、市场监管等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的联合工作专班,增强统筹谋划和综合协调能力,推出100多项提升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统筹推进京津跨境贸易改革,大幅降低企业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和成本。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也建立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完善“信息共享、创新共推、模式共建”的制度创新合作对接机制。三地还建立京津冀陆港协作机制、空港协作机制和海港协作机制,推动实现区域港口协同发展、互联互通。

三地共筑开放平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同时享有京冀两省市自贸试验区政策,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一体化通关模式。

为推动京津冀空港、陆港为企业服务,三地还打造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三地口岸主管部门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口岸“快速反应通道”,协同推进过境免签政策,为京津冀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完善服务。通过实施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和“联动接卸”等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进而为企业减负增效。

近年来,三地不断提升口岸服务协同水平,天津港建立健全内陆服务影响网络,在京津冀区域内设立40余个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北京CBD设立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企业能一站式办理有关天津港的关务、物流、仓储等业务。唐山港集团在京津冀设立14个内陆港,在北京平谷马坊成立“唐山港平谷内陆港”,在北京首发物流枢纽成立“曹妃甸港北京首发内陆港”,推动京冀商品贸易发展、共享口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