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840期 >2024-01-09编印

蝶变台前幕后
刊发日期:2024-01-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群琛

4-2.jpg

“龙凤呈祥”呈现了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的美景。程序/摄

4-3.jpg

2017年9月17日常鸣所拍摄的运河畔的小圣庙村。

4-4.jpg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常鸣/摄

经过半年准备,“蝶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今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拉开帷幕。展览精选160余张照片,通过4个单元展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重点工程、民生保障、三地协同、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变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该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看效果图变成实景图

“蝶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位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一层1号展厅。推开展厅大门,一幅巨大的航拍运河图出现在右侧。照片向西拍摄,画面右侧是朗清园小区,左侧是郁郁葱葱的大运河森林公园。近处的河面清澈湛蓝,甚至能看到站在观景平台上眺望运河两岸景色的游客。向画面远处看去,还能看到运河商务区。画面中蜿蜒流淌的大运河就像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凤凰。

这幅照片拍摄者是摄影师程序,他将照片取名为“龙凤呈祥”。程序说,这幅作品利用色彩、光线和构图,艺术地呈现了城市副中心水城共融的美景,并登上了《中国画报》外文版的封面,向世界宣传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和魅力,在中国第十三届艺术节获奖并巡展。“一直想拍既能展现城市副中心美好景色,又能体现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的照片。当我在空中看到这个景色时就被震撼了。”程序说,2024年将继续用镜头记录副中心蝶变的过程,争取策划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致敬大运河》摄影大展。

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着重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重点工程的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以及城市副中心的地下空间。记者注意到,反映重点工程变化的照片基本都是在同一角度不同时间拍摄。

重点工程变化板块选取了14个城市副中心的重点工程,其中12个重点工程都采用两张照片展现变化,时间跨度在2年左右。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和运河商务区则采用了多张照片,时间跨度长达5年。

“这是2017年9月拍的,三大文化建筑的原址,小圣庙村搬迁前的样子。”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航拍工作室摄影记者常鸣介绍。这是一张无人机航拍图,镜头向北,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车来车往的东六环,正在建设的行政办公区一期以及画面近处成片的村居。“当时东方化工厂正要启动拆迁,我去航拍化工厂最后的影像。降落无人机前想着把镜头冲北也拍一张小圣庙村,就有了这张照片。没想到这也成了小圣庙村唯一的一张全景图了。”

2019年下半年,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开工,常鸣更将镜头对准这里。基坑、封顶、主体结构完工、外立面亮相,再到最后的面对公众开放,加之无数张建筑工地的细节,拍摄跨越数年,全景记录。而且,所有展现三大文化建筑变化的主图都与2017年拍摄的小圣庙村角度一致。“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当时出了很多效果图,我希望通过镜头将效果图变成实景图且尽量和效果图角度相同。”常鸣解释了这一设计的初衷。今年他打算利用航拍继续同一角度拍摄已开放的三大文化建筑,展现四季轮转之美。

多种形式展现副中心“蝶变”

除了实景照片,展览还通过效果图、图表、视频、互动演示等多种形式展现副中心变化。展览第二部分“生机勃发 拔节生长”中,展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两区建设、产业培育、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其中在展现文化旅游的板块中,Endeavor City城市运动中心、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顶点公园、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等7个重点项目效果图集中亮相。通州区融媒体中心策展人柴福娟介绍:“这是城市副中心文旅区7大新建项目首次集中亮相,我们要让大家看到文旅区未来涵盖的更丰富业态。”

不仅是照片,本次展览中还融入了视频等形式。在第二部分展现副中心深厚文化底蕴的内容中,通州古城的三维全景复原再次亮相。参观者可以直接跟着屏幕里的镜头畅游南大街、通运门、鼓楼等通州历史上的著名“打卡地”。据了解,通州古城的三维全景复原在2023年服贸会上首次亮相,其内容以《通州志》等史料为基础,根据北京及周边市县的清代现存建筑建模。目前,三维全景复原通州古城仍在制作中,预计将于2024年服贸会展现全貌。

展板设计同样下足功夫。第二部分展现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成就的板块中,由20余个入驻企业组成的蜂窝状展板十分抢眼。“企业照片数量多、行业广,场地有限不好展示。我们考虑了很久,想到用‘蜂窝拼展’,就有了现在集中亮相的样子,也更体现出城市副中心的两区建设需要所有企业发挥合力。”柴福娟解释道。

每一张照片都独具匠心

展览的四大部分涉及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产业、环境和民生,最难的就是挑选合适的照片。“大概半年前,我们就向社会公开征集照片,最后汇总了1800余张,加上摄影记者的照片,照片数量超过2000张。但是根据展览的需求,这些照片基本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筛选。”柴福娟说。

最终呈现出的每一张照片,都有其独具心思的设计。比如展览第一部分反映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照片,除了选定重点工程,还要挑出同一角度。“同一角度拍摄的照片,最能直观感受‘大城蝶变’。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展出的14个重点工程,其实当时收集照片时足有20多处。”柴福娟介绍。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卫欣介绍,“蝶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的主题宣传活动之一,也是贯彻市委“二十年之问”中记录副中心变化的要求。“我们通过这几年拍摄的照片、视频,体现城市副中心的重大节点与重要工程的变化,回顾城市副中心这些年来的建设成果。”

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影像展分为四个单元,综合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实物、交互装置等展陈方式,多角度呈现城市副中心十年间的建设发展进程,还特别展示了一批同机位不同时点拍摄的珍贵影像,今昔对比令人印象深刻。这位负责人说:“影像展是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鲜活记录,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在刚刚闭幕的区‘两会’上,通州吹响了‘在打造城市发展样板的新征程上推动各项工作全面上台阶,为答好二十年之问跑好第一棒’的新年号角。新的一年,将以十年影像蓄力聚能,推动首都北京新‘一翼’建设取得新进展、再出新成果,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让人民群众在副中心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