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演练现场。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运通隧道2023年度实战综合应急演练现在开始!”12月22日零点整,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在北京最长城市隧道——运通隧道上演。
“事故”模拟运通隧道进京方向,发生多车追尾事故,一辆轿车右前轮“爆胎”,车辆失控撞上隧道右侧墙壁,后方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新能源小汽车、大巴车等5部车辆躲闪不及,发生连环追尾事故,多部车辆不同程度损坏,前方小轿车驾驶室变形冒烟,油箱破损,燃油泄漏,影响两条车道通行,多人被困,有人员“受伤”,情况十分危急。
“事故”发生后,运通隧道监控中心立即开始指挥调度,并向养护单位抢险组、119指挥中心、交通支队、120急救中心等单位通报,调动救援力量赶赴现场。119指挥中心按照就近调集、多点调派的原则安排救援力量,新华街、潞源、玉桥三个消防救援站赶赴现场处置;通州交通支队及时调派潞河大队、战训队前往隧道疏导交通;隧道应急值守站备勤人员接到指令后,利用伸缩移动护栏在最短时间内封闭隧道。
在“模拟事故”发生6分钟后,各岗位均进入应急状态。现场养护人员、交警开辟出绿色救援通道,打开车行横通道,引导滞留车辆掉头驶离,滞留人员则通过逃生口内疏散楼梯到达地面。现场人员对受损轿车进行破窗,为被困人员戴好防毒面罩并进行安抚,等待消防救援。
救援演练中,身穿灭火战斗服的养护应急人员使用灭火毯对冒烟车辆进行覆盖,利用沙袋对漏油位置进行围堵,利用消火栓对冒烟车辆降温……忽然间,有车辆出现明火,雨喷淋系统自动触发。
随后,4台灭火机器人进入现场,以氢能源大巴和新能源轿车为中心,呈“田”字形部署,迅速出水覆盖整个着火区域。银河排烟机器人也发挥威力,吹扫事故区烟气,排烟量达3.5万立方米/小时。
十余个部门迅速响应、联手行动,参与人员182人、车辆60辆,侦察机器人、电子狗机器人等众多先进设备“助攻”。事故发生不到半小时,隧道内“明火”扑灭,“伤员”被成功救出。
“运通隧道作为全市最长城市隧道,全程6.57公里,集电力、热力、燃气等重要民生设施于一体,日均通行车辆45000辆,承担着首都核心区到城市副中心65%的通勤任务。”通州公路分局城市道路管理科科长崔铁军介绍,为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交管部门在隧道两端入口位置设置了24小时应急值守站,与交管部门联勤联动进行备勤值守,一般情况下可在6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极大地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