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818期 >2023-12-11编印

城市副中心为什么这么多浮雕?
解码天工奇术
刊发日期:2023-12-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西大街博物馆路 (1).jpg

通州区博物馆外文化墙浮雕

4-2.jpg

运河文化广场中轴线浮雕

本报记者 冯维静 王倚剑

“河冰初解水如天,万里南来第一船。彻夜好风吹晓霁,举头红日五云边。”720年前,元大德六年“龙抬头”这天,诗人贡奎乘舟到达通州,一路的运河风光让他心情舒畅,写下了《二月二达通州》。如今,这首诗,被刻在了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的浮雕上。

曾几何时,沿着京杭大运河,无数舟船、物产和人员“万里南来”,为京畿大地带来了更多的灵气与活力。而浮雕,以形记史、铸魂,记载着人类文明,是情感交流、心灵互通的纽带,可以说,城市浮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它们是一座城市文化与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

在通州,这座依运河而生的城市,以运河为主题、展现历史文化的浮雕壁画随处可见,成为市民、游客拍照、追忆的“新地标”。近日,记者沿着大运河,探寻藏在城市公共艺术作品里的文化“密码”。

景区浮雕

讲述京杭大运河千年历史

蓝绿交织的运河沿岸,精美浮雕展现了运河千年风采和通州古城的发展进程。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以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推进建设,不断完善各方面设施、服务。其中,精美的浮雕作品成为各区域丰富内涵、提升景区文化气质的重要设施。据悉,该景区正在计划围绕17个亲水平台浮雕地雕,增设半开放的文化驿站,供文化展示、游人休憩之用。

运河文化广场中轴线上,一条由长226米、宽4米、15厘米厚的花岗岩制成的千年步道,雕刻着公元前690年至公元2006年间的14件运河大事,忽必烈、吴仲、张家湾码头、扬帆漕船……其中的人物、景观直观展示出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

运河悠久历史中,吴仲修河是一个关键节点。通州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任德永介绍,明嘉靖七年(1528年),直隶监察御史吴仲奉旨疏浚通惠河,使河流向东延至通州城北门外入北运河,疏挖通州城至张家湾段北运河,并在通惠河河口处新建石坝码头,随后陆续建成宫廷码头、土坝码头和各民用码头,促进通州北运河漕运迅速发展成熟。

百姓为吴仲建立生祠作为纪念,其祭祀也逐渐成为运河边的重要活动,景区南区的开漕节浮雕展现了祭坝盛况。祭坝有春祭、秋祭之分,具体又分公祭、民祭,逐渐衍生为今日的开漕节。若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四百多年前的通州城,在春祭这天可要早点起来,占个位子好看演出。据老通州人回忆,民祭由商民组织,花会热闹非凡,往往以耍叉开头,一把银光闪闪的铁叉又扔又接,在表演者手里舞得生风,惊险连贯。大人小孩随着表演队伍边走边看,舞狮、小车会、少林拳等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双石会”上大汉双肩两腋扛夹粮食超过千斤,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他为“坝神”,大家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石坝,这里还有重头戏“巡坝戏”可看,台上演员表演着吴仲治理通惠河的事迹,像模像样地组织起巡坝队伍沿河巡查,锣号开道,伞扇相连,“官兵”压阵,气派十足。

看了半天的表演,脚酸肚饿,百姓们要么去河边饭棚子吃新鲜烧鲶鱼,要么去河沿饭摊就着刚出炉的烧饼喝鲜鲫汤,或者就在北门口吃点小吃,一整天城里都是热热闹闹的。

除了运河图景,浮雕还展示出古通州城的样貌。西海子公园北门处有一块通州古城池图浮雕,参照历史上《清光绪九年通州城池图》刻成。燃灯塔、南大街、通惠河等熟悉地标均在其中,细细品味,可感几百年来的城市变迁如白驹过隙。比如“中仓”“西仓”曾是戒备森严的粮仓,如今已变为热闹住宅区;高高城墙消失不见,但可在“两区”展厅窥见明清古城墙一角;老城边界也不再局限于四片城墙,如今的副中心通达四方。

“地图蕴含许多历史信息。能辅助我们寻找历史节点,甚至能颠覆我们对历史的想象。”任德永举例说,比如北方城池图中为何出现来自南方的天后宫?这是因为来自福建等地的南方水手信奉妈祖,他们将这种文化沿运河带到北方,所以在古通州城内修筑了祭祀海神的天后宫。

又比如历史上运河边的驿站和码头发生过怎样的变迁?东门外的黄亭原为潞河驿,是明代和清前期驿站所在之处,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接待外国使臣和友人,作为他们进出京的中转站。然而随着漕粮转运量增加,运粮船数量随之膨胀,原有码头无法承担,因而将潞河驿的功能下移至张家湾码头,原址设黄亭,设置界碑说明亭子以北是皇家码头,民船不得越亭停泊。张家湾既能接待外宾、又能接受民漕,其功能和地位愈发重要起来。

在形式上,景区内还设计了一系列主题地雕,如潞河督运图地雕、通州八景地雕等,不仅有通州本地文化,更兼运河沿线城市风采,如漕运文化地雕雕刻了临清贡砖古窑、苏州金砖装船场景、香山帮祖师剻祥等图案,糅合山东、江苏等地文化名物名人;17处亲水平台各镶嵌一块城市景观地雕,雕刻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特色元素,如在“杂技、武术之乡”的沧州描绘了生动的杂技表演场面,天津则刻上西洋建筑和狗不理包子,展示当地特色风情。

运河船闸

“雕”出航运文化新风景

千年运河深入人心,运河符号无处不在。北运河“第一船闸”——甘棠船闸,浮雕墙上复刻清朝乾隆年间绘制的《潞河督运图》。从画面上看,河道各种船只有的扬帆离岸,有的落帆停泊码头,拉纤的、卸货的、推小车的,清晰可辨。岸上的古通州城内,仓库、商号、酒肆林立,既有京东商贸中心的繁荣气象,又有水陆交汇枢纽、民生百态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运河船闸保障着大运河航运,使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如虎添翼,让京杭大运河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利’河。”通州区河道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柳德明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曾经参与通州区第一次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的经历:据老一辈讲,以前的大运河上没有船闸,有的只是在大运河里筑一条石坝,以抬高运河水位,河水从坝上漫过去。运河里的船舶也只有小木船,吨位只有几吨到十几吨。船舶过坝的时候,如果是下水船,须用木板盖住船舱,捆扎牢固,由闸工驾船,像扎猛子一样,从坝上直插水下,再浮出水面;如果是上水船,则在船上用绳索牵住上游岸边木桩,转动绞关,拉动木船过坝。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办法在当时促进了大运河的繁荣。

如今,浮雕上的《潞河督运图》就生动再现运河河道漕运经济、商贸往来及民俗文化盛景,如同一张历史照片,记录下运河故事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历史中,繁盛的潞河造就了沿岸景色。通州八景多与潞河有关,如“二水会流”:潮白河与温榆河交汇于北关外潞河端头,此处有一沙嘴,沙嘴峭立,两河相会,浪涌汪洋,烟波浩渺。明人王宣有诗云:“沙头浪起双流合,云际帆来万国同。鸥破暝烟归别浦,雁随凉雨渚高空。”入夜,潞河之上船灯渔火,河汉群星,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王宣诗云:“河海发源通禹贡,华夷归化拱皇州;凫鹥洲渚晴烟舍,云水帆樯宿雨收。”其他还有长桥映月、碧水环城、漕艇飞帆、风行芦荡、白河涣舟等文昌阁十二景……

下游榆林庄船闸外的景观岛,屹立着三座船帆的雕塑,周边还刻印着船帆元素的浮雕,参与船闸设计的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运河项目景观负责人周正介绍,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溯源漕运历史和运河文化,一方面重现北运河昔日的繁茂景象,另一方面也成为船闸地标,游客一看到船帆就知道船闸到了。三帆雕塑则是参考京杭大运河游船1∶1仿真模型设计的景观标志物。同时,引航旗阵也是选取史料上关于运河旗帜的图案和样式,希望通过这些文化元素,让游客感受古时京杭大运河人丁兴旺、商贾繁茂的历史盛景。

柳德明告诉记者,在水文化普查调研期间,他们还了解到,榆林庄村名乃乾隆皇帝下江南,行水路上岸御口亲封的村庄。明朝时期,大运河七大钞关之首——漷县关就坐落于此。两百年来,榆林庄人为保护大运河、治理大运河,修堤植树,作出了重大贡献,且留下了真实记载的史实资料。

在北运河通州段最后一座船闸的杨洼船闸,也使用浮雕展示古时北运河漕船穿梭、商贾繁茂的盛景,景观主题就是围绕“千帆船市”“万舟骈集”的盛景而来。

古代漕运繁盛之时,从南方到来的运粮船浩浩荡荡地聚集在运河北端河面。史载:“自潞河南至长店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朝鲜著名学者朴趾源随朝鲜使团来北京祝乾隆七十大寿,将其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了《热河日记》。使团从东北经山海关而来,当他来到通州,看见运河漕船帆樯林立的情景,写下了“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不见潞河之舟楫,则不识帝都之状也”的文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万舟骈集”的漕运盛景。有人好奇:“万舟骈集”到底有多少船只呢?据《通漕类编》,明代成化、嘉靖、万历年间船只都保持在1.1万—1.2万余只之间。到了清代,康熙以前,漕船最多时更达14505只,雍正以后逐渐减少,但是在咸丰前期都能维持在6000只以上。

如今,乘船过闸,通过精彩的船闸文化主题作品,人们似可遥见昔日北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千帆万船。

街头巷尾

城市里增添文化魅力

在城市副中心的街头巷尾,遍布的浮雕作品也成为街巷文化的符号。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为何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江陵愁望有寄》,成了潞河中学几乎人人熟悉的一首古诗?在这条500多米长的街巷,便能寻得答案。潞河中学校门对面,三首古诗以砖雕的形式被雕刻在了装饰有枫叶、槐花、银杏图案的围墙上,日日与学生见面。古诗砖雕、可见百年古槐的透明玻璃围墙、如运河般蜿蜒流淌的地面铺装纹路……去年,潞河中学北街完成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处处透着浓浓的运河文化味儿。

从潞河中学北街东口步入,昔日破败不堪的挡墙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口袋花园。由于通州大运河又被称为“潞河”,月季花池和歇脚坐椅被巧妙设计成波浪样式,连花池上的纹饰都选取了传统中式水波纹样。呼应通州大运河曾经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繁华场面,口袋花园的地面上,一条“石头河流”也如运河般蜿蜒流淌。“石头河流”边还间隔刻有“女童蒙馆”“华美学校”“潞河中学”的字样。这三校被誉为老通州教育“三宝”,恰好都分布在潞河中学北街上。百年前,来华传教的外国教会在这条1200米长的小街上兴建起三所学校,时过境迁,女童蒙馆的旧址上现今坐落着通州二中,华美学校则成了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潞河中学的外围墙,原本斑驳掉皮、平凡无奇,但在街巷整治的过程中,经过一番巧心设计,竟一跃成了当地的网红景观。为了增加整条街的文化味儿,通州区城管委和潞河中学多次沟通,最终敲定,将校徽、校史等文化元素雕刻“上墙”,让学生和行人从学校门前路过时,就能重温百年校史。潞河中学内还有一棵百年古树,寒来暑往,朗朗读书声中陪伴一代代学子成长,也早就成为学校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潞河中学北街的外围墙特意开洞改装透明玻璃墙,成为展现历史的一个小窗口。行人往来,都能看到百年古树和百年校园的风姿。

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委了解到,两年来全区包括潞河中学北街在内的167条背街小巷打造出“有里有面”的副中心街景,特别是胡同里的历史文化被“更有尊严”地保留下来,持续精细化治理更新让更多老街巷迎来新生。

区博物馆一处150米长的文化墙,青色砖墙上镶嵌着一幅幅古色古香的手绘壁画,主题包括“通州八景”及漕运文化;在新街下坡路平整宽阔的胡同里,精美浮雕墙展示运河文化;在西大街,可以看到100多米长的墙体画——《潞河督运图》,这是8位画师,用了30天时间手绘而成,画有64艘船只和820余个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仓地区的“运河文化”和“仓储文化”。

在玉桥中路万春园内,还有一条由三组立体雕塑游龙墙组成的S形运河书法长廊,彩色大理石墙壁上,嵌有百余幅镌刻在青石板上的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内容多是自南宋以来历朝诗人咏诵古通州的诗词,其中不乏李贽、李晏、汪元量等百余位著名诗人的诗句,加之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杨仁恺、沈鹏、刘炳森、张海等人的墨宝,以及“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昌教授的总体设计,可谓是古今结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古通州的悠久历史以及鲜明的运河文化特征。

今年,在玉桥街道公安学校路也“上新”了一面浮雕墙。玉桥街道办事处主任陈世忠介绍,公安学校路北起乔庄后街,南至乔庄北街,全长330米。经过提升改造,沿街破损的围墙重新设计,开墙透绿,铁艺栅栏与道路文化元素相呼应,红色墙砖重新装扮也透出几分古韵。新增的浮雕墙上,漕运码头、燃灯佛舍利塔等精雕细琢的运河遗迹,刻录着千年运河畔的繁华盛景,让人一秒穿越。“这面浮雕墙是玉桥街道在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中增加的特色元素,让老街老巷在持续深入的精细化治理中,留住记忆,焕发光彩。”陈世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