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副中心数字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 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您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联系电话:010-81532989
曹志义老人为参观者讲解通运桥历史故事。杜智广/摄
本报实习记者 张佳琪
在张家湾镇碧波荡漾的萧太后河上,有一座石桥古朴典雅,散发着历史的沧桑味道,这就是见证大运河漕运盛景的通运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来这儿参观、打卡的古建筑爱好者、市民游客、网红博主,一拨又一拨。
一座400多岁的古桥,背后的故事何其之多。您要是去得巧,会碰见一位个子高高、声如洪钟的老人,站在桥头神采飞扬地给参观者讲述古桥的历史,言辞谈吐、举手投足间透着学者的气息。
这位老人叫曹志义,是张家湾镇张湾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因为爱好家乡历史,经常义务给游客当讲解员,甚至还给来这儿考察的专家“导览”过呢。
得知记者来踏访,曹志义特地准备了一份装订整齐的打印资料,“我们村镇、古城、古建筑的文字资料太多太杂了,这是我昨晚重新梳理的,简明扼要,您一看就能明白。”接过曹志义的“作品”,记者发现虽页数不多,但却条理清晰,萧太后河与通运桥篇、张家湾古镇篇、张家湾来历篇等各自归类,可见下了不少功夫。
“您一边看,我一边给您讲,更直观。”跟着曹老先生踏上通运桥,桥面上被岁月侵蚀的一块块巨大条石一下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您瞧这桥面上的艾叶青条石,错缝顺铺,车痕累累,这都是漕运辉煌时期往来运输频繁的见证。这座桥,我不管走多少遍,心里头总感觉特别的震撼,咱们张家湾的历史都在这座桥上刻着呢!”
这座桥建成于何年?“明万历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05年。”曹志义的回答自信满满。这答案不是从哪本书上、哪段资料上寻摸来的,而是他亲眼“见”到的。“石桥中间大拱的南侧水下嵌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 清源陈进儒监造’的字样,我小时候经常在桥底下摸鱼,水位浅的时候,老能见着。现在萧太后河水大,这块碑已经淹在水下啦。”记录工程信息的石碑隐藏在这么不起眼的位置,老先生说,“这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匠人的稳重与低调,不露锋芒。”
通运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宝瓶荷叶图案,“来,考考您,看得出来这里头有什么玄妙吗?”曹志义手抚栏板,向记者打趣道。在他的指点下,记者发现,栏板上的图案看似整齐划一,其实每一幅都有细微的差别。“刚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我寻访村史的时候,一位专家帮我解了谜团。原来,当年造桥时,每块栏板都是由不同的工匠雕刻,大家各显其能,让这座桥的观赏性更加丰富了。”
从桥面、栏板到望柱上姿态各异的石狮子,再到背后的张家湾古城墙遗址,相关历史典故曹志义都是信手拈来,怎么做到的?“咳,就是喜欢。”老人说,自己虽然是张湾村人,年轻时候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时任通州文物所所长的周庆良来到村里调研,见周所长把张家湾历史讲得深入浅出、头头是道,年轻的曹志义顿时来了兴致,一头也扎进了张家湾历史的研究中,一发不可收拾。“虽说周老师几年前已经去世了,但是他掌握的张家湾古镇知识我都学到了,现在我正在教导我的徒弟和儿子们,希望年轻人能传承下来。”
张家湾古城素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持续推进,通运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来踏查的各地文物专家、建筑专家络绎不绝。爱钻研、爱琢磨的曹志义,不放弃任何一个向专家讨教、学习的机会。此外,周边十里八村对古镇历史有了解的老人,他能访的也都访到了。村民口述,他就用录音笔一字一句记录了下来,等了解得全面一些了,就把知识整理成册、绘制成图。“张家湾古镇的文化类资料,我已经写了八万多字了。”曹志义说。
一肚子的历史知识,怎么分享给广大游客?曹志义萌生了当了义务讲解员的念头。虽然不是专业的,但老先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讲解不能掉书袋,不然太正式了别人听不进去。我会尽量准确还原历史,再融入一些趣事,这样大家听着就不那么枯燥了。”接受采访前的周末,曹志义刚刚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工作人员做了讲解,这也是他们来通州调研的首站。大家伙儿在古桥旁围拢,听着解说,时而豁然开朗、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捧腹大笑,讲解完不少人意犹未尽,还纷纷要加曹志义的微信。“好像成了大明星!”看到大家感兴趣、能认可,曹志义格外欣喜。
更让他欣喜的是,为保护张家湾遗址,去年通州区完成了古城墙和通运桥的整体修复工程,桥石、城墙得到了加固。未来,通州区还将根据考古勘探成果,在张家湾古城区域建设遗址公园。在曹志义看来,这又是一次弘扬家乡文化的契机,“讲好我家乡的故事,是一份责任,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