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00期 >2023-11-15编印

“京通号”将于年底始发,李维川和队友们负责导航
做盾构机的“眼睛”
刊发日期:2023-11-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2.jpg

李维川(中)正在测量数据。记者 陈强/摄

本报记者 陈强

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京华号”盾构机顺利完成使命后,中铁十四局的另一台超大直径盾构机“京通号”,正在京唐城际铁路八标项目建设现场组装。测量主管李维川的床边、办公桌上,都挂着日历,上面用红笔清晰标注了始发日期——12月31日!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

不管寒冬酷暑,一身工装、一双胶鞋,肩扛三脚架、手提全站仪,爬高楼、过河道、钻地下,深基坑里频繁上下,长隧道中循环往复……这是工友们形容李维川的工作常态。

北京的冬天来了,遇上大风天,若是穿得少,人都有点站不住。可当记者在清晨见到李维川时,这位36岁的山东汉子,正穿着一身蓝工装、头戴安全帽,眼睛紧盯着全站仪,不时转动方向。手套的手指肚位置已经被剪掉,这是为了方便触摸屏幕。

盾构机不是还没始发,怎么这么早就忙上了?李维川推了推眼镜说:“我们测量队是‘京通号’盾构机的眼睛。”就像人走路、跑步,得先用眼睛看好方向,找到合适路线。测量队现在忙点,就是为了积累足够多的数据,让盾构机在漆黑的地下掘进更精准。盾构机始发后,测量队7个人要进入“两班倒”的工作状态,24小时提供实时数据。

“您瞧,这就是我们的盾构机,国产的!”平时有些腼腆的李维川,在谈到“大国重器”时,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来到地下24米的基坑内,开挖直径达13.2米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京通号”正在组装。记者看到,好多个零件都像重型卡车那么大。

“这个大家伙始发后,由我们团队负责导航,掘进误差可以控制在毫米级。”已经从事盾构法隧道工程12年的李维川,能坚定地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他说,这些年就是想“争一口气”。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由于国内相关技术不成熟,国内隧道工程用的都是进口设备,大到盾构机、小到全站仪,全都“受制于人”。有一次,进口盾构机导向系统出了故障,李维川和团队始终都无法找到问题成因,无奈之下,只能邀请外部技术专家上门指导。“专家从公司出门那一刻就开始按小时收费,维修时候还遮遮掩掩,好像生怕我们偷师一样。可是,不找国外专家,盾构机就得在那趴着,不敢前进1厘米。”这个经历,深深刺痛了李维川的心。

这些年里,李维川除了想办法向有经验的老师傅们请教,还经常扎根施工现场钻研,认真记录问题现象,反复论证维修方案,“天刚蒙蒙亮就进了隧道,等维修完故障,天又黑了。”10本笔记已被翻看得“破烂不堪”,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参数、问题及解决方法。李维川还有个随身携带的硬盘,存着300多个G的学习资料。遇到同类的问题,他总能从上面找到答案。

从业12年里,李维川一共负责了16条隧道的测量任务。他参与建设的北京地铁14号线曾“零沉降”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工程获得北京市政基础设施竣工长城杯金奖;郑州地铁5号线施工中,在监控量测标准化的具体做法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赞扬;郑州地铁12号线成功实现1.34米贴身下穿运营车站,施工难度国内罕见……但他却说,京唐城际铁路八标项目的难度更高。

相比传统地铁项目,京唐城际铁路这种高铁的盾构直径大了一倍,对测量数据精度的要求也随之陡增。此外,“京通号”掘进的运潮减河隧道,不仅是京唐城际铁路的唯一一条隧道,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首条高铁大盾构隧道,更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重点控制性工程。“虽然从业10多年了,但每次接到新任务,我还是会有些紧张。”李维川说,测量团队追求的是“万无一失”。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还有许许多多像李维川一样平凡的建设者,当他们回首自己参与建成的一条条隧道、道路、大厦,自豪感、幸福感一定会如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