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796期 >2023-11-09编印

城市副中心前三季度发放绿色信贷128亿元
金融业对GDP贡献率近30%
刊发日期:2023-11-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赵鹏

作为绿色金融功能主要承载区和先行示范区,今天的城市副中心正在用“点绿成金”的妙笔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答卷。区金融办方面昨天介绍,前三季度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超100亿元,占GDP比重接近11%,对GDP的贡献率近30%。银行业作为绿色金融创新和发展主体,共发放绿色信贷200笔,累计发放金额约128亿元,有效支持了副中心的绿色发展。

助绿活绿用好“点金笔”

绿色发展是篇大文章,激发绿色金融企业活力,离不开政策支持。据了解,区金融办在进一步细化落实《“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的基础上,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地区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指引(试行)的通知》,配套地方支持性政策,调动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加快向绿色低碳领域配置,更好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绿色发展是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据区金融办方面介绍,驻区银行不断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全力打造绿色金融品牌,在实现“双碳”的目标上争当“碳”路先锋。

今年前三季度,绿色金融在副中心结出了累累硕果。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联合绿交所落地首笔“京行碳e贷”业务、全国系统内首批“碳惠融”业务、副中心地区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业务,加快副中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太平财险通州支公司承保了太平财险北京地区第一张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又一批首创性绿色金融业务落地副中心。

银企合作也在绿色金融领域再添新成果。在2023年服贸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上市公司北京佳华科技公司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携手发布了“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与碳阻迹签署碳金融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副中心实现低碳发展,推动绿色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抓好碳交易为添绿下功夫

就在今年,北京绿色交易所已启动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以“绿色交易”为支点,副中心的碳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

截至2023年9月底,北京绿色交易所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已涵盖重点排放单位1400家左右,累计成交突破1亿吨,成交额突破37亿元,已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

据了解,全市首家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北京绿色交易所承接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设。今年6月,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的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和交易两系统已经通过生态环境部初步验收,开户功能现已向市场参与主体开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开市事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绿色金融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如今副中心绿色金融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2023年9月17日,第九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会上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政策、标准与实践研究》《绿色金融创新案例研究》等20项成果,将在关键领域助力绿色金融持续创新发展。

就在本月初刚刚闭幕的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驻区绿色金融企业代表华夏银行发表了《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主旨演讲,专家学者在平行论坛上纷纷分享了绿色金融与地方发展、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经验,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推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统筹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加速副中心绿色金融功能建设,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注入绿色产业,讲好绿色发展的副中心故事,绘就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斑斓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