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陈健
“五根手指分开没力,需要合力一处,握指成拳,才有力量。”在华北康港钢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下料、组装、焊接、调平……一组组崭新的脚手架钢管被打包成垛。这家企业原位于北京,后与十几家同类型的北京企业一同疏解搬迁至唐山乐亭,现在车间正满负荷运转。河北乐亭建筑支护行业协会秘书长贺岗边说边用手攥拳比划出团结的动作。如今,像这样的钢结构及建筑支护装备企业,在乐亭经济开发区已聚集了52家。近年来,乐亭县积极承接京津建筑支护装备产业转移,形成了专业的建筑支护产业纵向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在乐亭,在唐山汉沽、廊坊香河,频频出现企业的“抱团”落户。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聚集效应,同时这种聚集效应也为承载地带来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集群,企业和地方实现双赢局面。
疏解承接应是“情投意合”
在唐山汉沽汉丰产业园内优驰(唐山)展览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已经完成了广州车展中一家车企的展台预搭建。客户认可效果后,这些设施已拆除打包正在运往广州,即将参加车展。优驰公司是一家会展服务公司,原位于北京顺义新国展附近,主要承担会议会展现场的布展设计和搭建制作工作,2017年由北京迁往唐山汉沽。公司负责人吴建回忆,当初他走访了北京周边20多个县区,最终选择定在这里。他在看来,整个过程企业与政府“情投意合”,“汉沽地方位置优越,同时地方政策非常重视,在企业落户投产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展览展示工厂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吴建带领下,这里建成了国际会展产业园,有22家会展企业入驻,大部分是来自北京的外迁企业。吴建介绍,“过去在北京,我们都很分散,如今大家‘抱团’落户,彼此能够感受到温暖。”
聚集效应为企业带来红利
告别以往从业者如散沙的状态,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通过专业化园区和当地政府的帮助,外迁北京企业把相关资源整合起来,促进业内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平台共用,畅通产业链企业之间供需对接,变单独采购为集体团购,进一步压缩采购、运输成本。
乐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安瑞斌表示,当地将围绕打造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中国北方建筑支护装备产业生产、租赁和出口基地这一目标,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打造生态链条,实现产业“专而精、精而强”,在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全力开展“以商招商”和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唐山汉沽管理区商促局副局长陈玲则介绍,园区企业依托人才优势,在信息共享、展会搭建、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集约化优势,形成策划研发——设计搭建——物流运输的配套完备产业链,实现了“京津创意设计、汉沽生产转化”的模式。
同样,在廊坊香河,近2000家北京石材商户落户香河石材城,商户的主要客户群体也面向北京的个人消费者和家具建材市场。这里建成了京津冀地区石材展示交易平台,集消费者“一站式采购”及批发商“关联采购”为一体,形成了大规划、大配套、大集群的新一代体验式市场。香河的石材加工交易产业正在业内形成较好的口碑。
特色县域经济方兴未艾
2014年以来,北京市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乐亭建筑支护、汉沽会展展示、香河石材加工……来自北京的制造业企业大部分落户天津、河北等地。引进一家企业,带来一个产业。无论乐亭、汉沽,还是香河,此前当地没有同类企业,但他们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无中生有”收获了新的产业集群。
“这种模式取得如此显著成效,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结果。”河北经贸大学原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认为,一方面,政府主动作为。一是北京“推”。针对非首都功能,制订了禁限目录,推动此类产业升级转移,不仅实现了“瘦身”,而且可以在腾退出的土地上布局符合北京定位的功能(如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腾笼换鸟”,做到“健体”。一个是河北“引”。完善园区功能,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支持政策,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形成了集群效应,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了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牵住了“牛鼻子”,不仅疏解了存量,而且拓展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同时助推了河北县域经济的集群化发展。
另一方面,顺应市场规律。从北京方面来看,此类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生产要素成本较高,企业回报率较低。从河北方面来看,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成本较低,而企业回报率较高,特别是毗邻北京的地方,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由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企业回报率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
武义青提到,中介组织桥梁作用的发挥,加强了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纵向联系及良性互动,促进了北京同一产业链上众多企业的“抱团”转移及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的形成。集群效应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又吸引了天津等地的同类企业落户河北(县域),进一步增强了县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他认为,这种跨行政区的“政府+市场+中介”的协同模式,跳出了在各自行政区范围内谋求发展的传统思维,找到了寻求更大空间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新路子,实现了京冀共赢、融合发展。这种模式对于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北京禁限目录中的更多行业、河北更大县域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