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788期 >2023-10-30编印

运河畔大美非遗
刊发日期:2023-10-3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png

田氏船模

4-3.jpg

花丝镶嵌作品

4-8.png

面人汤作品《李大钊》

4-5.jpg

雕漆制品

本报记者 王倚剑

精致可比真船的田氏船模、花开三地的花丝镶嵌、创新不断的面人汤……近期,北京国际非遗周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集中展示了京津冀山水相连、人文相牵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风貌。这些难得一见的非遗作品和传统技艺既是运河历史的结晶,也充满了时代新意,向世人展示三地的璀璨历史,展现出大运河沟通南北、荟萃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如运河浪涛般奔涌向美好未来。

风华再现

长约100厘米的平底木船看似普通,只要解开中央的缆绳,船体便可一分为二,各自起航,令人啧啧称奇。相比之下,旁边两艘船模则显短小奇特,其中一艘船舱宽大,插满旗帜,另一艘有三根桅杆,船底呈U型。

这些船只模型均出自田氏船模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田霞之手,面对这几艘船模,她如数家珍,“这艘平底浅舱船名叫对漕船,是往来运河的典型船只。这种船特别适用于宽度较窄或拐弯较多的河道,解开中间锁扣,长船变短船,就能顺利通过。另外两艘是复原自古画《潞河督运图》中的潞河官船和货船,按照1∶100的比例制作。官船是古代巡警运河的‘水上警车’,货船被设计为U型船底,是因为走海路需要更强的装载力。”

仔细观察这些船模,细节满满。船只上缆绳、旗帜、舷窗齐备,部分精致的官船甚至还有雕花门窗,而这些门窗都可以自由开合,船帆也能灵活升降。除了尺寸,简直和真船一模一样。“做船模的工艺和做真船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船体缩小而减少工艺流程。”田霞介绍,起龙骨、排船、安装隔舱板、做甲板……制作一艘船模需要几百个零部件和上百道工序,有些零件只有1毫米厚,门窗也才几厘米高,都需要纯手工制作。精益求精的态度赋予船模“生命”,放入压舱重物后,船模就可以如真船一般借助风力扬帆起航。

田霞开始做船模,一方面是由于五代人的家学传承,另一方面,从小熟悉的运河风景也给予她动力,如今,她已复原制作出十余种运河船模,让这些古老船只重新起航,再现运河繁华。

水运的便捷将京津冀地区联系得更加紧密,推动了文化交流传播。不少手艺人在辗转运河沿线各地时,将非遗工艺传播到了各个地区。此次联展现场,精美异常的花丝镶嵌技艺让观众大为惊叹。

在京津冀三地,花丝镶嵌都是一项重要的非遗项目。据河北省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维盛介绍,花丝镶嵌原本是一项宫廷技艺,清末,宫廷匠人离开紫禁城后纷纷另起炉灶,或收徒传艺,徒弟们又各自发展事业,使得花丝镶嵌在京津冀都有了传承。马维盛的爷爷就是在北京花市学艺有成后回到大厂县王指挥屯村,开办自己的小作坊,后担任大厂特种工艺品厂副厂长,最终成立了现在的大厂回族自治县良盛达花丝镶嵌特艺有限公司。

花丝镶嵌技艺花开京津冀三地,各有各香。马维盛说,自己这一脉传承的重要特点就是融合性,除了花丝和镶嵌工艺外,还融合了錾刻、蒙镶、点蓝、烧蓝等工艺,同一件作品上,五六种传统工艺交相辉映。

马维盛的父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福良还有一项“绝活”,就是源自俄罗斯的卡克图工艺,也称俄罗斯烧瓷。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作品色彩明亮,图案立体,气质华贵,至今国内掌握这项技术的人也非常少。

花丝镶嵌作品昂贵,技艺复杂,传承成为摆在面前的问题。马维盛计划与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联合,建设研学培训基地,面向全国招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花丝镶嵌,同时发掘真正热爱花丝镶嵌技艺的后继者,使非遗技艺能够更好传承下去。

“其实早在明代,永乐帝迁都北京,从民间募集各行各业的手工艺者,其中就有来自西域的金银匠人,来到了大厂县定居,使花丝镶嵌技艺攀登到一个新的高峰。这里是花丝镶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现在我们希望能够重新恢复明代花丝镶嵌的繁盛,重现运河畔的非遗繁华。”马维盛说。

“工”善其事

大运河千载流淌,古老而精妙的技艺因运河而落地通州,在这块土地上,它们仍在创造新的传奇,用不断更新的技艺书写非遗新故事。

一只朴素的盒子,经过层层上漆、雕刻,通体雕镂出山水、人物、云纹等传统纹样,表达着古典文人山水意趣,润泽发亮的红色更显古朴雅致。作品既美观又兼具实用性,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等特点。雕漆技艺穿越千年,向世人展示传统非遗项目的魅力。

雕漆技艺的神奇,体现于材料和工艺两方面。材料上选取纯天然的树脂涂料,即漆树生产的大漆,这种涂料只能在每年5月至10月间进行收集,树龄8年以上漆树产的漆才可用于雕漆。收集好材料,就进入复杂的制作环节。雕漆工艺包括制胎、做地、光漆、描印、雕刻、烘干、打磨、抛光等,制作者需先在素胎上涂漆,一层晾干再涂一层,如此反复累加,直至达到可以下刀雕刻的厚度。仅仅一毫米厚的漆,就要反复涂抹约20层。

正是由于材料珍贵和工艺复杂,雕漆制品自古以来就是珍品,这项宫廷技艺也是沿大运河而来。雕漆技艺传承人王慧茹介绍,大漆多产自南方,古代便通过运河水路将原料运送进宫,通州作为漕运重要中转站,由此和漆结下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成立雕漆厂,在通州区宋庄镇设立加工点。王慧茹的母亲曾经是加工厂的一员,将手艺传承至今。雕漆大师杜炳臣也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

大运河成就了通州雕漆技艺的发展,该技艺在通州也焕发出新生机。传统雕漆工艺多用红漆,王慧茹另辟蹊径,通过调整矿物颜料,创造出白色、松石色等新颜色雕漆作品。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多展现出时代特色,尝试用不同形式来“雕刻时光”。在她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白色、蓝色、莫兰迪色等多彩的雕漆作品,也能找到各种适合日常赏玩佩戴的雕漆配饰。

说到在运河岸边的通州有新发展的非遗技艺,面人汤也是一个例子。

面人汤技艺的缘起,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创始人汤子博在集市上受到山东捏面人的启发,开创了“面人汤”新流派。如今,运河促成的文化交流在通州结出一枚硕果。

自第一代传承人至今,面人汤已经历四代传承,风格独特。题材上以古风、戏曲人物、神话造像为主,独钓寒江雪的老翁、十八罗汉、二十四仙人,个个活灵活现。形式上则脱离传统的签举式,独创托板式面人,不仅有了更宽阔的创作空间,还能够加盖玻璃罩,让面人得以更好保存,使作品从市井逐渐走入厅堂,作为艺术品、收藏品进行收藏和展示。许多作品背后还会加上一幅书画作为背景,水墨彩画与写实面人相映成趣,这是出自第二代传人汤夙国的创意,也成为面人汤的独特艺术特点流传至今。

若是细细观察历代传人的作品,可以发现,每位传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和创作手法。创始人汤子博的作品以旗装人像、戏曲人物为主;汤夙国的作品引入美术写意意境,人体造型干练,线条粗犷,整体风格奔放大气;汤岭作品开始加入现代元素,运用羽毛等不同材质增加作品质感。第四代传人汤米则选择从仿材质工艺方面突破,尝试在面人上实现仿青铜质感。他创作的《李大钊》人像作品加入褐色矿粉作为底色,在成品上擦涂金粉,模拟出青铜雕塑受磨损显现出的光泽,惟妙惟肖。

汤米说,在面人创作上自己更偏向传统风格,但同时他也在尝试为面人汤设计周边文创产品。目前,面人汤已设计出形象LOGO,以及以传统蝙蝠纹样为设计核心的徽章,让非遗技艺融入更多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能够通过其他方式了解非遗技艺,使古老技艺有更多“出圈”机会。

美食新风

非遗不仅是宏远的千年传承,也是运河畔老百姓们的朝朝暮暮。本次北京国际非遗周还在通州举办了非遗美食进社区活动。

饹馇饸是通州地区独有的民间小吃。据传,这种食品源于运河船工的生活智慧,船工们在拉纤经过山东时购买当地煎饼作为干粮,但是几百里水路走下来,煎饼受潮,难以入口。于是他们便想到将煎饼卷起来切段下锅油炸,受潮的煎饼反而变得又香又脆,别有一番风味,成为了通州一道著名小吃。

对于通州人来说,饹馇饸是难以忘怀的年节记忆,大年三十摆在饭桌上、走亲访友时提在手上,承载着对故土、故人、节日的无限情怀。而如今的饹馇饸不再只出现在节日里,开始渐渐走向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平日即可享用的零食,更被亲切地称为“通州薯片”。

通州老字号庸禾坊格外注重饹馇饸的口味,以绿豆和豌豆作为原材料,在接近传统纯绿豆口味的同时,加入豌豆能使口感更酥脆、表面更细腻。同时提出“闻着无油味、手拿无残油、入口无油酸”的标准,通过细做饼皮、脱油等工艺保证产品质量。

庸禾坊品牌经理王新宇介绍,庸禾坊保留非遗制作技艺的同时结合现代工艺,机器化、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保证产品口感和质量的统一,不同季节豆子浸泡的时间都有精细到分钟的严格规定。

为了让“通州薯片”走入千家万户,庸禾坊饹馇饸从工序、合作、包装等方面入手,适应年轻人的口味。庸禾坊正在尝试革新产品体系,通过工艺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口味甚至新颜色,不久后就会有神秘新产品与顾客见面。庸禾坊与大运河礼物达成合作,联名推出了文创茶饮“运茶”,以及饹馇饸冰淇淋,并计划与自媒体、零食平台开展合作,推广产品。此外,在原有的单袋和礼盒包装基础上,庸禾坊饹馇饸将换“新衣”,融入国潮元素的新包装将用亮眼设计吸引眼球。

饹馇饸正以年轻化、零食化的转变追赶时代,相比之下,另一款通州老味道仙源腐乳似乎显得有些不紧不慢。

在老通州人的记忆里,仙源腐乳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老伙计”,家家户户的橱柜里都得备上那么几罐,每到饭点,就从罐里夹出几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闻起来香喷喷,瞧起来红润润,入口鲜咸适中,一块酱豆腐就能下一碗饭。

仙源腐乳与大顺斋糖火烧、小楼饭店烧鲶鱼并称“通州三宝”,也与运河文化密不可分。其制作颇费功夫,初期生产,胚料均来自浙江绍兴的惟和腐乳厂,胚料分为太方、大方、门丁三种尺寸,仙源腐乳所用的是太方,原料半是黄豆半是蚕豆。胚料在绍兴装坛,运到杭州码头登船启程,经过运输途中一个多月的发酵,再转入厂中,加入酱汤二次发酵,经过太阳下暴晒两月、地窖内发酵一年,一坛腐乳制作才告成功。

多年以来,仙源腐乳以“口味不变”为招牌,成为老通州人心目中兼具文化和美食意义的历史坐标。不过,从清末的万通酱园到如今的北京仙源食品酿造有限公司,仙源腐乳变似不变,把功夫都用在了幕后。

上个世纪90年代,以万通酱园为前身之一的通州酿造厂投资扩建腐乳车间和发酵室,改建并重新装备了影响腐乳生产的关键部门制菌室,对已有发酵设备进行了改进,提升了专业生产能力。今日的北京仙源食品酿造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113.86亩,拥有腐乳双层主生产车间、主原料库、双层主发酵库、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污水处理站及程控中心等生产空间,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如今原料采购已无需远赴浙江。

同时,公司还瞄准了电商平台,搭乘线上购物的“快车”扩大产品影响力。北京仙源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艳杰介绍,公司在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阿里巴巴等平台上线产品,既面向少量购买的消费者,也供应客单金额较高的餐饮业批发客户,将仙源腐乳卖到了香港、西藏、新疆,让“通州味道”走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