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关一文
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开厅运行至今已接待办事群众20余万人。(资料图)记者 唐建/摄
利用老厂房进行改造更新而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与六里桥市政务中心形成“东、西”呼应的政务服务新格局,让企业群众在城市副中心也可以享受到与六里桥市政务服务中心“同质同效”的办事服务体验。作为全国首个以“智能终端自助办理”服务模式为主的省级综合性政务中心,自开厅运行至今,共接待办事群众20余万人,完成市、区两级事项审批近10万件,提供咨询服务3万余件,完成出证服务4万余件,提供帮办服务3万余次,办事服务满意度100%。
3500余项政务服务实现智能办理
“我们不仅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批服务,还是融合了多项利企便民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政务中心。”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发展科科长曹宇介绍,政务服务中心发挥智能终端自助办服务模式的优势,先后开设了“法智小屋”“智税微厅”“五险驿站”“财务智所”等服务专区,办事人依托智能终端即可享受到法律方面的咨询、体检、公证、复议、援助服务;纳税和缴纳五险方面的咨询,申报、网办指导服务以及公司财会方面的政策、金融、报表等咨询服务以及其他社会化、多样化的服务。
记者现场看到,位于中心一层智能终端服务区有43台智能终端设备,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利用5G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北京市及通州区3500余项进厅政务服务事项的无差别办理。“当办事人办理的事项涉及隐私或要办理一些我们的特色服务,比如法律咨询、税务咨询、财务咨询、五险咨询等业务,就可以在封闭式智能终端进行办理。不论封闭式还是开放式智能终端,其办理模式和办理流程都是一样的,只是为办事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办理环境。”曹宇说。
中心还设置了许多多功能会商室,用于多个部门的在线联合会审。曹宇介绍,“比如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可能会涉及到多个委办局,对同一事项进行联合审查。以前办事人需要自己抱着厚厚的图纸一间间委办局去跑,如今,企业只需要向大厅的政务专员提出要求,我们会组织各个委办局汇聚于此,对同一事项进行联合会审。办事人也无需来到现场,在远端通过腾讯会议、钉钉会议与委办局连线即可,大大减少了办事人的跑动次数。各委办局将各自的审批意见标注在图纸上,会审之后,只需要分享一个二维码,远端的办事人便可一键打包带走。所有的圈点批注,都不会破坏原图,并且在这间会商室对角线的位置,还配置了摄像功能,可以全程记录会议内容,方便会后的查漏补缺。”
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除了设有智能自助存取柜,还有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北京燃气自助终端机、天津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廊坊市不动产业务自助查询机、驾驶证自助体检机等十余台自助服务设备,可提供社保医保缴费查询、企业信息查询、办事服务指南查询打印、津冀政务服务查询办理等百余项高频事项自助服务内容。每个自助机上都粘贴了具体操作流程,并配备专职导办人员。
京津冀办理“跨省通办”1.3万余件
近年来,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改革,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先后推出企业开办秒批秒办、无感审批、远程视频会审、无纸化电子证照等数字化服务举措。未来还将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功能。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市北三县、固安县、河北自贸试验区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武清区、宝坻区、河北区等15个属地大厅建立“区域通办”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云窗口”远程服务模式优势,通过网上“跨省通办”专区、设立“跨省通办”窗口和互设便民自助终端等渠道,建立了线上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的模式,实现了北京市、通州区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262项便民服务事项,以及河北555项、天津501项的政务服务事项都可以异地跨区域办理。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所有人工“综合窗口”,均可办理“跨省通办”事项。全区22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立了“跨省通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
自“跨省通办”工作开展以来,京津冀地区依托各类渠道,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3万余件。2022年,副中心办理了一系列来自北三县的北京市交通委“小客车指标账号信息变更”业务,一年内共为办事人减少跑动3万余公里,节省办事时间700余小时。2023年4月,通过“云窗口”远程服务模式,通州区颁出了首张“天津市营业执照”,河北雄安自贸试验区办理了首张“北京通州营业执照”,满足了人民群众“就近办、一次办”的现实需求,为办事人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切实为京津冀三地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