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773期 >2023-10-09编印

今年前8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千家
外商加码投资为北京营商投下信任票
刊发日期:2023-10-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曹政

一个月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动工。这是航空发动机巨头罗罗公司首次在中国内地设厂,未来每年可支持250台发动机进场维修。

临空经济区见证着外商加码投资、为北京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在昨天多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燕凌介绍,“两区”建设三年来,北京制度性创新成效显著,政策服务措施持续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前8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80家,同比增长11.3%。

加快立法 全生命周期保障外商投资

无论是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加速建设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还是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搭建面向国际市场的研发生产及检测服务平台,都享受着北京“两区”建设、持续扩大制度性开放的优势。

“国务院批复的‘两区’建设第一批251项任务实施率已达到98%。”李燕凌说,“两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多项突破性或国内领先的经验举措,为固化创新成果,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现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正在征求意见的《条例》突出保障外商投资全生命周期,从企业投资前了解政策、投资中登记设立和审批备案、投资后日常运营等关键需求出发,为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在京投资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法治保障;在国民待遇、平等适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与国际条约接轨对接;既把重大项目服务机制等近年来一些实用管用好用、广受外资企业好评的务实举措上升为法规条款予以固化,又把北京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等目前全市正在研究推进的创新探索囊括其中;对调研座谈中外资商协会和外资企业反映的诉求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逐条逐项细化实化,属于本市事权、适宜纳入立法的问题在条例草案上均有所体现。

与此同时,一批鼓励外商投资的支持政策加速落地:在开展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试点上,推出便利企业跨境融资、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优化在华境外个人薪酬购汇手续等措施;在提升市场主体经营便利度方面,以告知承诺制为基础,形成企业开办便利新示范,探索电子营业执照领取统一授权办理、实行“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一业一证”改革等内容;围绕重点行业展业需求提速审批效率,将“演出经纪机构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审批”的审批时限缩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为确有需要的企业持续提供更快的急办服务。

得益于此,北京招商引资吸引力和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以来,北京实际利用外资559亿美元,占全国的近9%。今年1到8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80家,同比增长11.3%。

贸易便利 6年330余项创新举措落地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标志着北京空港口岸形成了“一市两场”的开放新格局。伴随两座国际机场腾飞的,是北京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6年来,本市共推出330余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改革创新举措。

首都国际机场已拥有冰鲜水产品、进口肉类等7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具备整车进口、全国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跨境医药电商仓储物流第三方服务资格等完善的口岸服务功能,为国际贸易往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目光投向大兴国际机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植物种苗2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已获批并投入使用;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2类指定监管场地立项申请已获得海关总署批复同意,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企业报关、出口退税等一系列国际贸易业务全部可以在“一个窗口”办理完成,从而降低成本,实现提速增效。“目前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集成标准版18大类、781功能,还建设了7大类本地特色应用31项子功能,覆盖企业外贸办事、流程跟踪、金融保障、知识获取与数据服务五大核心环节,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商流+物流+通关’的贸易便利化服务。”李燕凌说。

京津冀口岸协同发展方面,企业可登录三地任一“单一窗口”使用服务专区的空运、海运和铁运物流办事功能以及数据应用服务,三地本地特色功能互通互用。本市也正在推动京津冀口岸通关物流服务“同事同标”,三地商务、口岸、海关、港口运行主体达成共识,协同推动“三地四场”“两地四港”分别建立统一、规范的空港、海港服务质量标准。

提升时效 通关时间处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上半年,北京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压缩76.14%、91.47%,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数字背后,是一项项举措落地见效。

“今年制定75项具体措施,全力保障首都外贸‘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明显提升。”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说,海关方面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实施“先放行后缴税”“先放行后检测”“两段准入”等流程再造,并辅以多元化税收担保、主动披露、容错机制等配套措施,鼓励企业采取免到场查验、入库查验等灵活查验方式,开辟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改革举措也支持北京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北京海关首创特殊物品“智能审批+快捷评估”模式,首推“一关审批、多地临床试验”监管新模式,助力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货物快速通关,建立全国首个“保税+特殊物品集中查验”平台。前8个月,北京地区医药材及药品进出口872.5亿元,增长11.9%。

同时,开展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试点,对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和料件采用“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检验监管模式,货物可在5分钟内予以放行。前8个月,34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90.8亿元,增长14.8%。

国际贸易营商环境的优化为北京乃至京津冀协同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源。从本市看,今年1到8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8%;进口增长1.8%,出口增长9.3%,高于全国出口增速8.5个百分点。从区域看,京津冀地区共实现进出口3.28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4.9%,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在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中,唯一实现外贸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