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769期 >2023-09-27编印

前疃村有本“老人生日档案”
已连续6年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
刊发日期:2023-09-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柴福娟

“这是我在村里过的第6个生日……”感谢的话还未说出口,76岁的村民刘玉兰含着笑意的眼中早已闪着泪花。日前,潞城镇前疃村举办集体生日会,一起过生日的还有14名和刘玉兰同月生日的老人。这样的集体生日会,前疃村已经举办6年,一月或者两月一次,从未间断。

“一起乐呵乐呵,都愿意参加”

前疃村委会的电脑里,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夹,里面装满了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过生日的照片。

“以前不爱过生日,觉得过一次就老一岁。后来村里说给大伙儿过集体生日,第一次参加时我刚70岁,接到生日邀请时,心里还挺期待的。”刘玉兰说,这份期待一点没让她失望,“一起过生日的都是村里的老街坊,年轻时就认识,只不过岁数大了走动少了。”

集体生日会无形中让老街坊们重新聚到了一起。刘玉兰说:“村里给咱老年人过集体生日,‘集体感’非常强,坐在一起乐呵,谁不愿意参加呢?”从那以后,她每年都盼着去村里过集体生日。

70岁的贾德全也深有同感,集体生日重在“聚”上。“岁数大了不爱走动,平时就算串门也就那么几个人,哪有这集体生日的时候人多啊!”贾德全笑着说,“孩子们都在外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回来一次十分折腾。我跟着大家一起过集体生日,他们更能安心在外工作,挺好!”

“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人高兴”

说起前疃村的这本“生日档案”,村委会负责人贾秀敏最有发言权:“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一共109人,年龄最大的94岁。”

贾秀敏是这一工作的负责人,也是集体生日会的倡议人。谈起为啥要办集体生日会,贾秀敏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前疃村的年轻人不再像父母一样从事农耕,有文凭、有技术的人越来越多,在外工作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居住在村里的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贾秀敏说:“有这样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我经常看到老人们拿着小马扎坐在院门口,很无聊、很孤单,就想给他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集体生日会最合适。”

说干就干,贾秀敏和村委们一起商量集体生日会的细节。“活动地点建议定在养老驿站,大家都熟悉,饭菜也都符合老年人低糖、低油、低盐、荤素搭配、口感软嫩的标准。”“我建议活动频次以月为单位,这样每个过生日的老人都能在当月庆祝。”“我觉得光吃生日蛋糕还不够,要有一定的话题引导,让大家有吃有聊”……贾秀敏整理大家的意见建议后,也征求了部分村民意见,至此,集体生日会从规模、频次到饮食、话题,有了大致的轮廓,用村委们的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人高兴”。

如今,前疃村的集体生日会已经办了6年,要说最大的收获,贾秀敏认为是“孝老敬亲”,“前不久,咱前疃村获评了第六届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文明村不仅是环境提升更体现在村民素质上,集体生日会是村委在孝老敬亲上的传承。我们会继续把集体生日会办下去。”

“村里记得比我还清楚”

张文秀的婆婆今年76岁,从第一年村里给办生日会,老人就参加,“老人的生日,村里记得比我还清楚。现在的孩子工作都很忙,有可能就忘了老人的生日,集体生日能弥补遗憾。”

年年都给母亲过生日的贾建峰则认为,“集体生日意义不一样。子女给父母过生日是温馨,有街坊邻居的祝福,老人会更开心。”

王晓新则表示,公公婆婆跟街坊邻里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公公婆婆年过八旬,每到集体生日会都收拾齐整,高高兴兴地去,集体生日会带给老人的是另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