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科创总第764期 >2023-09-20编印

探秘职工创新工作室
刊发日期:2023-09-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柴福娟

4-7.jpg

凌天智能生产的装备在应急救援领域大显身手。

4-8.jpg

邮政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线上直播帮农户打开销路。

4-4.jpg

京合坊绢人将非遗传承和时尚元素相结合。

4-9.jpg

中农富通职工创新工作室带来新奇特果蔬品种。

今年,城市副中心新认定10家职工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副中心已拥有包括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职工创新工作室25家。一直以来,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着帮、扶、带、教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广大职工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在多个领域作出了贡献并促进了城市副中心经济的发展。这些工作室在创新什么技术?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成果?日前,记者走进多家职工创新工作室,一探究竟。

凌天智能装备职工创新工作室

特种装备机器人参与涿州救援

“我们的全地形水陆两栖车已经在今年涿州洪涝灾害中发挥作用,救援队驾驶这辆车,参与涿州灾区群众转移及物资运输救援。最新研究的便携式应急消防侦察机器人还参与了北京市地铁应急演练。”在马驹桥镇有一家长期致力于特种机器人、消防机器人、水域机器人、警用机器人等智能应急科技装备研发的企业——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动控制专业出身的总经理常建坚信,在应急救援领域,特种装备机器人是当之无愧的“急先锋”。

2020年,常建带领团队成员组建职工创新工作室,长期致力于特种机器人、消防机器人、水域机器人、警用机器人智能应急科技装备和防汛抢险装备、森林防火装备、警用装备方向的研究,已拥有4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凌天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攻坚组。“工作室目前有近40名成员,主要从事公司内研发上的‘疑难杂症’。”常建说。

“我做这一行有20年了,河南7·21大水时,就有民间救援队用我们的大型充气救援运输船,往返多次转移遇险群众1000多人。”常建介绍,今年7月29日起,河北涿州遭遇持续强降雨,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本市重点应急装备企业,来自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抢险需求,紧急调集大型充气救援运输船、自扶正激流救生艇等装备赶赴现场,转移大量受灾群众,并协助消防队伍运输物资。经过数天的持续奋战,为灾区抗洪抢险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这次在河北涿州救灾,用到的就是我们全部自主研发的全地形水陆两栖车。底盘、上装、安全构件、壳体等都是我们自行设计的,非常复杂,设计方案经历了好几个版本,这次涿州救援证明设备完全达到了设计效果。”常建介绍,这款水陆两栖车,既可全地形行驶,也可在水上漂浮行进,适合多种救援场景,轮胎+履带两用底盘,采用双泵设计,最大流量900立方米/小时,相当于不到2个小时就可以把一个标准游泳池的水(约1750立方米)抽干。

这个月,该工作室的系列新产品也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精彩亮相,引起业内外关注。“我们坚持科研攻关始终放在首位,今后会不断用先进救援装备展现城市副中心企业的科技力量。”常建说。

通州邮政职工创新工作室

“爆款”不断让农产品“出村进城”

一大早,中国邮政的快递车就开进了玉桥小区。前几天,小区的团购群里发布了新产品——科技小院出品的老玉米,瞬间成了“爆款”,群里热闹接龙,半个小时就卖出一千多根。很快,玉米送上门了。

“科技小院的产品品质好,老百姓认可,很受市场欢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通州区分公司的王士立介绍说。

通州区农产品丰富,西集沙古堆大樱桃、张家湾葡萄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怎么把这些优质的农产品带上百姓的餐桌?王士立和同事开展头脑风暴,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邮政物流优势,创新销售模式,打通线上线下多平台,让全区60多个合作社的农产品“出村进城”。

“以前,我得蹬着三轮车把樱桃运到市里摆摊叫卖,销量不大,收入也少。”沙古堆樱桃果农李大华感慨,从蹬三轮进城,到站在田间地头就能把樱桃卖到全国各地,“樱桃+邮政”模式,不仅解决了果农的实际困难,更加快了大家致富的步伐。“不仅卖得好,送货还超快,如果您住北京东西城,上午送,下午就能吃得到,住通州、朝阳,中午就能吃上!”

今年的樱桃季,邮政采取直配方式,减少中转环节,装车后直接发到分拣场地,由投递员送到客户手中,比过去经过一个一个中转点配送的传统快递方式快了很多,依靠“帮销售”“帮贷款”“帮寄递”“帮引流”的方式,为农民增收53.8万元。

在王士立的电脑中,有一份全区重点农产品分布图,包含各乡镇合作社主打农产品的成熟时间、产量等信息。“7月份我们帮潞城镇的五彩田园合作社销售了2万多斤普罗旺斯西红柿,前些日子西集镇东升岳阳的1700根水果玉米也是通过社区群接龙的方式售出,最近我们主打科技小院的产品。”王士立介绍,职工创新工作室手握35个邮政网点,全部扎根社区,每个社区网点都有500到5000人规模不等的客户群,“信息发群里,大家下单,配送进社区,远端客户发快递,生鲜类产品全北京基本都是当天达。”

邮政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不仅在配送上创新,选品也是他们的一大特色。产品好不好,是不是无公害,口感怎么样,负责选品的员工会亲自到田间地头摸底。连品宣推广这帮年轻人也一并包了,工作室会制作短视频推荐优质农产品。

“张家湾葡萄是8月份的销售冠军,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推于家务的食用菌系列,还有咱通州老字号仙源的腐乳腌菜、古船的面包等。”王士立介绍,今年通州邮政还携手通州邮储、漷县镇政府等单位共同签订了《三方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创新销售思路,通过线上直播、社区接龙等形式帮助漷县镇29家种植户进行销售和引流,优化邮路,确保农产品寄递高效、畅通。

京合坊绢人职工创新工作室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边村镇广“收徒”

穿着雪靴的穆桂英,打冰球的杨宗保,还有宝玉、黛玉、杨贵妃……走进张家湾镇的京合坊绢人制作间,精美的娃娃世界让人不住惊叹。

绢纱为肤,真丝为发,绸帛为衣。一双巧手,能画能裁。何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绢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她手下,无数戏曲、小说里的人物成为栩栩如生的绢人,向人们诉说着传统民间文化里的故事和内涵。

绢人,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技艺。上世纪60年代,一批美术大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市美术人形厂,陆续制造出许多绢人,让这项技艺在当代得以重生。作为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绢人以丝绢为主要材料,需要通过翻模、“赛秀”绘画、掐丝等多道工序制作完成,对手工艺者的技艺有着苛刻的要求。

“我从2003年拜师学艺,到现在20年了。从我自身来讲,我就希望能够把这项工艺好好地传承下来。”何梅是京合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2022年,何梅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吸收周边村镇喜欢手工的妇女姐妹加入,“我教她们掐丝编花,制作绢人,她们学会之后就可以在家做,以这种方式挣计件薪酬。”

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之一,张家湾镇里二泗村的刘国华就是在何梅进村授课时接触到北京绢人的。“第一堂课我们就学习掐丝工艺。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后来进厂成为员工,从最开始的模仿,到现在也能创新独立做出作品了。”刘国华忙着手里的作品,细细的捻丝,左边几下,右边几下,变换成各种形状,几分钟一个凤冠的雏形就出来了。

不同于普通绢人形象杨贵妃的凤冠。刘国华手中的正是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新作品——凤冠车挂。美轮美奂的凤冠应用了北京绢人制作中一道最经典的工艺——掐丝。成品可作为挂饰、摆件,使用场景更为广泛。“凤冠”也被评为2023年北京礼物创新奖。

作为非遗手工艺品,要想走得长远,市场一直是何梅最关注的问题,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为何梅打开了思路。

“我们的工作室吸纳了很多年轻人,有想法有激情。我们把非遗传承和时尚元素相结合,受众就更广泛了。”何梅介绍道。

如今的京合坊绢人职工创新工作室已经开发出北京绢人京剧系列、红楼系列、生肖系列、冬奥会系列、盲盒系列以及多种京剧的挂饰、摆件。其中9寸的京剧“唐娃娃”系列,作为北京礼物进入冬奥会国礼名单。

“我们现在做的都是订单式生产、订单式销售,不用压库存。每种新设计出来,都有很不错的市场。”说起最近的新产品,何梅神采飞扬,“我们正在筹备小兵系列,这是强国复兴红色主题的娃娃。红楼系列正在做众筹,马上要上市。运河礼物定制的一套平安兽盲盒系列马上就要交付了……大胆革新,我们的非遗会走得更远。

中农富通职工创新工作室

科技让农业“更好玩儿”

一株茄子上结出紫色、白色、黄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果,马铃薯的秧上又结满了番茄,这样的植物您见过吗?

在潞城镇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有很多新奇特的果蔬品种。单个五六百斤的大南瓜、拇指大小的西瓜、鹤首形状的葫芦等。这些果蔬品种都源于中农富通职工创新工作室。“农业不像大家想象的很枯燥无趣,工作室的‘创新’就在于打破传统农业的墨守成规,让农业更有智慧,更好玩儿,更亲近百姓生活。”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陈小文解释说。

40岁的陈小文,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大学和硕博都选择的农业专业,从业20余年。从最初的传统种植、育种技术到如今的智慧农业,陈小文直呼,赶上了好时候!“农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品种、模式、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创新。”

2016年,中农富通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陈小文和20多位同事作为首批成员,主要研究蔬菜栽培新模式、新设施、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新思维、新理念、新业态。

“我们在潞城有1000多亩的农业园区,园区打造农业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基地。我们的一些成果,比如梯形气雾栽培装置、墙体栽培装置、三角花盆、螺旋管道栽培、圆柱形气雾培等都在园区完成了转化、示范。其中效果好的,已在全国项目中推广。”陈小文举例说,比如可移动环形栽培架、梯形气雾栽培装置、步步高升栽培架等设备,以及基质栽培、水培和气雾培等种植方式,主要适应于各种叶菜,部分也可适应于番茄、辣椒、瓜类等果菜。相比传统地栽,创新模式能高效利用空间、生产环境更干净、减少土传病害的传播,农产品更健康。同时,结合不同的栽培造型,比如拼图形种植,让农业生产实现景观化,在生产的同时有景可观。

最近,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已经开始征集,陈小文和她的团队也在积极备战。“我们研究的新型梯形气雾栽培装置的定植板可开启,方便清理内部植物残留,同时装置中央设有空心孔洞可供儿童钻洞游戏,打破了农业生产设施与娱乐设施的界限,更适合农业观光旅游园区使用。而且此装置既可生产叶菜类蔬菜,又可生产土豆等根茎类蔬菜,还可以做育苗生产。这是我们工作室今年最重要的创新成果。”陈小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