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760期 >2023-09-14编印

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为什么会落户通州?
我们会让这块“金字招牌”更亮
刊发日期:2023-09-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田兆玉 黄漠 王倚剑

2-1.jpg

多个玉米新品种在种业大会上进行展示。记者 常鸣/摄

自1992年以来,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已经举办了二十九届,成为我国种业行业办会历史最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展会之一。

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首次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这是通州十余年蓄力待发的结果。自主创新、双创转化,擦亮了副中心种业的“金字招牌”。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余年前,科技部与北京市正式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先后将园区确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作物种业示范区核心基地”以及“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并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种业科技特色基地。

经过十余年培育,园区建立了千亩新品种展示基地,稳定保留了3万亩育种基地,建成8.2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大楼。建设现代化智能温室和种苗车间50栋约28万平方米。

同时,建立全球先进的农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农作物种子质量及检验检测平台、国内首个社会化的种业科技成果交易系统,蔬菜年推广1000万亩以上。该园区积极引进孵化高端科创资源,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双创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已逐步成长为北京市乃至全国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支撑载体。截至目前,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12家国内农业顶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聘请多名专家院士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成立北京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以及3个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及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育成以京农科728、京科999为代表的玉米新品种百余个,其中,京农科累计推广超2000万亩,“农科糯336”等系列甜加糯新品种累计在全国种植1000万亩以上,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甜加糯型主导品种。“MC121”通过了三大区审定,高抗锈病,既可机收穗也可机收粒。

目前,该园区已入驻种业企业60余家,建成企业总部孵化基地1.8万平方米,双创公共服务平台2500平方米,是科技部、北京市批复的首批“星创天地”,中关村特色产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型企业孵化集聚区。满足入驻单位集中办公、独立办公、会议会客、商务洽谈等全方位的办公科研需求,提供注册、税务、人力资源、认证等一站式服务。

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首次在通州举办,让全世界见证了通州种业发展的累累硕果,先正达集团中国、京研益农、九圣禾等一大批有实力的种业相关企业落户园区,聚集成长。未来,园区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按照“两区两中心”的战略定位(即国家战略物种种源安全先行区、国际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种业创新成果汇聚转化中心、国家现代种业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一区、一镇、一集群”的发展格局,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以种业为引领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农业小城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