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739期 >2023-08-16编印

临河里街道
“1+3+12”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刊发日期:2023-08-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军志

“要以‘情’为基,以‘理’为标,以‘法’为底。”日前,在临河里街道北部片区“伙伴交流”会上,运河滨江社区负责人曹宁向片内其他社区分享了“情、理、法”社区治理经验。

在“三大三强”活动中,临河里街道将所属12个社区划分为三个片区,创新打造“1+3+12”模式,通过1个街道“督导交流”平台、3个片区“伙伴交流”平台、12个社区“实训”平台,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探索社区治理经验,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伙伴”交流社区治理经验

日前,临河里街道北部片区的运河滨江社区、净水园社区、华悦园社区、玫瑰园社区4个社区举办“伙伴交流”活动。如何发挥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现场,曹宁向其他三个社区分享了“情、理、法”社区治理经验。

“社区建设要以‘情’为基,挖掘居民骨干,凝聚治理合力。”曹宁说,社区弘扬“和合文化”,打造“和睦邻里”“熟人社区”,先后招募社区志愿者85人,楼门长38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余个,依托楼门建设、文体活动等载体,凝聚居民治理合力,逐步夯实社区居民自治基础。

“有事好商量、有事能商量、有事商量好。”曹宁介绍,社区聚焦居民关心的问题和事项,坚持以“理”为标,搭建协商平台,寻求最大公约数。挖掘社区“智”库,依托社区各类专业力量,充实社区议事队伍,为社区议事提供专业支撑。“前阵子,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大门位置更换的议事过程中,居民议事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在规划设计等问题中提出了可行建议。”曹宁说。

此外,运河滨江社区以“法”为底,打造法治社区。在居民议事基础上,社区依托议事队伍中的法律专业能人,打造“司法议事”阵地,通过“定点接待+定期讲座+广泛宣传”的工作模式,提升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法律意识,让法律专业人士发挥专长,既化解群众“心结”,又开出工作“处方”,切实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能力。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临河里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按照“1+3+12”模式,街道12个社区还搭建了“实训”平台,并依托“优才社工”和“老带新”,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据了解,临河里街道自2020年成立以来,历经3年建设与积累,在社区规范化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部分社区已逐步建立起特色工作模式和治理品牌。该街道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城市副中心“深化基层治理年”,街道将深入落实区委“三大三强”工作要求,发挥好“督导交流”作用,分级分层开展好“大学习、大调研 、大讨论”,以社区间携手共进凝聚街道基层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