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09期 >2023-07-05编印

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右线穿越超七千米
“运河号”突破全线最后一处特级风险源
刊发日期:2023-07-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2.jpg

“运河号”盾构机顺利穿越通三铁路。图为“运河号”拼装区域。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刘薇)昨天,随着第3589环管片顺利拼装完成,“运河号”盾构机成功突破全线最后一处特级风险源——通三铁路,至此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东线盾构隧道所有特级风险源均逐一攻破。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全长16公里,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有效织补城市空间、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问题”的标志性工程。其中,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4标项目,包括入地改造段盾构隧道右线、中间竖井、接收井以及其他附属工程,布置于现六环路西侧绿化带内,全长7.4公里,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整个项目地处北京市副中心核心地带,采用16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运河号”掘进,为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第一批示范项目。

东六环为什么要设置如此长的入地段?从工程示意图上看,东六环路相当于城市副中心的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布着办公区、商务区、副中心站等重要功能区域。而现状东六环路路基段仅有14.1公里,宽26米的路基将城市副中心东西两侧一分为二,两侧往来只能通过几处钻桥,11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均无法实现东西向贯通,交通拥堵时有发生。而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正是“缝合”城市空间的“破题一笔”,缓解交通压力,使通州城区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融为一体,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已顺利掘进7.2公里,成型隧道始终保持“零渗漏”标准。建成后,原东六环车流将在地下隧道通过,确保市民车辆通行畅通。而地上现有的东六环主路,将建设成为高线公园并改造成为慢行系统,成为周边居民散步骑行的好去处。

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副经理梁号介绍,第六处特级风险源“通三铁路”起点为通州站,终点为通东机场,全长约10千米。本次穿越正在通行的通三铁路,其路基、轨道极易产生隆起或沉降,若变形值超过轨道容许值,将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甚至发生事故,因此根据设计要求,下穿过程对铁路轨道的沉降必须达到毫米级控制。既要保证盾构正常推进,又不能对铁路线路造成扰动,在毫厘之间“穿针引线”,对盾构施工要求极高。

为保障盾构安全顺利穿越通三铁路,项目团队通过按照“五阶段沉降控制理论”,将地层沉降控制进行细化分解并针对性采取创新措施,坚持“连续、稳定、安全、高效”原则,精细组织、强化执行,每日组织例会,对穿越过程中的技术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指导。

此外,盾构下穿期间,作业人员全天候值守,密切关注各项施工参数变化,严格控制地层扰动,强化设备维保,确保连续安全稳定掘进。最终,历时7天成功穿越通三铁路,其间沉降监测可控,铁路路基及轨道累计最大沉降值在2毫米以内,远小于设计沉降控制要求,安全无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