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00期 >2023-06-21编印

推动与城市副中心、唐山等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落地
宝坻区引来更多“南来雁”“京凤凰”
刊发日期:2023-06-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3.jpg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效果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供图)

本报记者 张群琛

推动与城市副中心、河北唐山等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落地、打造宝坻的“一核两翼”、全力建设两大主题园区……近日,天津市举办“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工程 打造投资创业宝地”新闻发布会。宝坻区相关负责人从营商环境、产业空间发展布局等方面,介绍了宝坻区今年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重点。

推动“跨省通办”落地

宝坻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杨立东介绍,今年宝坻区要立足高质量发展,以优化营商环境“强磁力”,引来更多“南来雁”“京凤凰”。通过设立“2小时企业开办服务”工作室,刷新了企业开办的宝坻速度,宝坻区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会商”机制,提供“清单式、一揽子”服务。宝坻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专区”和“乡村振兴政务服务专区”,同时推动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唐山等9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事项的落地、落实和深化、具体化,全力打造宝坻“10分钟服务圈”,让京津冀地区企业来宝投资“一站直达”。

杨立东说,宝坻区还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在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开办“一站式、一揽子”审批服务窗口,选派优秀的全能全科业务骨干作为“首席审批官”进驻,下放审批权限,列出审批清单,完善服务功能,并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为驻园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流程设计、业务指导等组团式专班服务和“一企一策”定制服务,让更多事项从“多级审批、多头审批”转变为“即时办、马上办、集成办”,让“来宝入城”企业实现“不出自家门、能办自家事”。

今年,宝坻区还在“拿地即开工”基础上,推出了“竣工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工业“标准地”出让、施工图承诺许可、“用地清单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帮助企业早投产、早收益。“日前,我们就通过‘竣工即投产’模式,帮助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一新驻企业提前近两个月投入运营,用政务服务质效的提升,让实打实的政策红利从纸面落到企业的生产线上。”杨立东说。

记者了解到,宝坻区也规划了自身的“一核两翼”。宝坻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刘宝琦介绍,“一核”是指宝坻新城,在该区域实施“一河两岸、跨河发展”,围绕潮白河,打造“印象潮白”品牌,引入农文旅精品项目,推动潮白河两岸文旅产业发展。宝坻老城文化中心,城内广济寺、石经幢等古建筑物保存完好,古建筑物与牌坊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文化景观带,重点打造具有宝坻特色的文旅街区。城际铁路宝坻枢纽站,实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站商一体”的“京津冀商务会客厅”。重点布局区域总部、科技金融、科创孵化、商贸商务等高端业态。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两翼”之一,是宝坻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力打造的“中关村”新地址,是宝坻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和现代服务业“4+1”主导产业,依托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各类科创资源,引入各类优质项目。

另一翼则是京津新城。2012年该区域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未来将着力打造潮白河畔健康宜居城、环京协同服务宜业城、京津温泉康复宜养城、北方文旅度假宜游城。重点引进科技服务、高等教育、健康养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

宝坻经济开发区两大主题园区正在培育

宝坻经济开发区是宝坻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据管委会主任鲁春兵介绍,开发区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集聚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已建成动力电池主题园区,确定了培育电梯和电气主题园区的发展目标。

鲁春兵说,动力电池主题园区不仅是市级园区,去年也获评了“国家级火炬基地项目”,是天津市最大的锂电池和材料产业集聚地,涵盖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纸,电池封装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集聚了配套企业29家,去年实现产值90亿元。电梯、电气两个主题园区处于培育阶段,日立电梯、首瑞电气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强,集聚了35家相关配套企业,后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下一步,开发区将持续壮大动力电池主题园区,今年争取产值突破100亿元,2025年达到200亿元;电梯、电气主题园区争取年内获批市级主题园区,2025年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鲁春兵透露,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将聚焦三个主题园区,搭建校企握手通道,通过政府引导,推进企业和高校相互出题发榜或揭榜解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还将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企业共性需求,大力引进科研机构第三方,降低企业研发检测实验等成本,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强化载体支撑方面,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新增工业用地将向主题园区倾斜,今年预留了500亩的发展空间,根据发展需要还会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批标准厂房,并盘活了部分现有资源,采取灵活方式供给产业项目,助力企业尽快落地、加快发展。”鲁春兵说。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年内将引入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宝坻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所在、引擎所在。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顾子城介绍,近6年间,科技城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引入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4+1”产业定位,全力以赴引进优质项目落地。

“目前,累计入驻市场主体1165家。落地实体企业109家,其中39家产业用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总投资176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超过10.8亿元,带动上万人就业。”顾子城说,未来科技城将抓牢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和“高铁时代”历史性机遇,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持续发力,以“产业研究+产业招商+资源整合+专业团队打造+重点客户高效推进”为主线,加快项目引入。

顾子城介绍,今年年内科技城将引进实体项目4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同时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全面加强与北京中关村招商队伍共建合作。“建强5支专业招商队伍,拓展合作招商机构达到70家以上,对接企业1000家以上。”顾子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