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700期 >2023-06-21编印

从历史遗存看副中心古人防汛智慧
刊发日期:2023-06-2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位于漷县镇苏庄村界的大运河滚水坝遗址。

张家湾古镇通济桥 (1).JPG

通运桥

本报记者 冯维静

本版摄影 唐建

周一一场大雨如约而至,浇灭了持续多日的高温酷暑,也让防汛系统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的第一波考验。6月进入汛期,降水量增多,城市副中心的防汛体系已全面启动,确保安全度汛。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区历史上便多河富水,发展至今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防洪防涝城市体系。其中,“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更构建出多级滞洪缓冲防洪体系,将副中心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为100年一遇。其实,“通州堰”就是借鉴古代“堰”的分水原理,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予以打造。那么历史上,古人还有哪些智慧防汛手段呢?

我国国土辽阔、江河众多、气候多变,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与水系流域命运相连。从大禹治水起,与洪水灾害的斗争从未停止,人们想尽办法预防、疏导,努力解决水患问题,并建立起一代代泄洪系统,利用众多水利工程发挥防洪减灾作用。

如果追溯副中心的防汛历史,早在隋朝建造大运河就开始了:当时在河道两岸交通要地设立陆站、水站、轿站、步站等报警驿站;每年派出官员“兼行户、工部进”在汛期沿运河检查,维修加固堤防;留存在漷县镇的清代大运河滚水坝遗址,更是凝聚了古人智慧修建的水利工程,成为北运河现存重要水利工程遗址。

清代防洪坝“现身”副中心

位于漷县镇苏庄村北、京塘公路西侧,一面被挖得坑洼不平的土坡,零星露出几块嵌在土中的“石头”,经过这里不留神都发现不了。一旁立着的“身份牌”——“北运河滚水坝遗址”揭示了这里不平凡的身份,这个不起眼的“土坡”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通州区水务系统高级工程师柳德明曾参与全区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他向记者讲述了滚水坝遗址的发掘经过。2012年,全区开展全范围水文化遗产搜集工作,在北运河西岸,发现了这座清代水利设施遗址。“遗址位于北运河和港沟河之间的一片荒地,两段残留的滚水坝相距百米,掩藏在浓密的杂草丛中,用工具拨开杂草,清晰可见布满青苔、高约2米左右的坝体。”柳德明说,他翻阅了各种历史文献,了解到这座滚水坝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大运河的重要水利设施,更是古代人防汛防洪的智慧结晶,成为古人治理大运河保障漕运的关键举措。

根据文献记载,清代北运河经常泛滥,多次冲决苏庄西北运河右岸,洪水夺港沟河而泄,在靛庄东北、苏庄西北的决口处,形成宽阔水面,称鲇鱼嘴,严重影响运河漕运。

清廷为保障漕粮运输,保持运河水位,又能在雨季宣泄洪水顺利行漕,便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由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何国宗督工在此决口处修筑一道“工”字形滚水坝,运河洪水泛滥时溢坝分洪,水少时节制运河水流,裨益漕船顺利行驶。

清末,北运河停漕,运河疏于治理,洪水又将此决口淤塞,但滚水坝留存下来,经过岁月变迁,滚水坝遗址形成现存状态。

据考,“滚水坝”名称首次出现在秦代的记载中,并于秦朝起把它系统地运用到运河工程中,是一种高度较低的的拦水建筑物,其主要作用为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当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造成涨水过多时,多余的水便可自由溢流向下游,从而使河水始终保持一定的高度,便于漕船通行。

最早的滚水坝是用土做的,后来在土料中掺杂草料和树枝,形成“草土坝”,发挥临时挡水的作用。后来,人们发明了“三合混凝土”,将石灰、糯米汁、桐油混合搅拌,再凝固成型。糯米汁和桐油可以增加凝固后的黏合度和韧性,石灰在胶质物质的帮助下,抗压强度极大。北运河滚水坝为黄土、石灰拌和江米汤夯筑,俗称“三黄土”,其质地非常坚固。主坝南北向,残长约70米,残宽约6米,上面薄土长草,被凿夯土残块散布其上;主坝北端护坡东西残长10米,底宽4米,残顶宽1.5米,残高1.8米,夯层明显,每层高20厘米,残顶上尚留有圆形钻眼;主坝南端护坡东西残长7米,底宽4.21米,顶宽3.2米,残高2.15米。按古代夯筑水坝一般技术规律,土坝及护坡之下还应有密排柏木桩。

大运河留下丰富水文化遗产

大运河为北京城留下了辉煌的水文化遗产。除滚水坝外,当年通州区共搜集到64处1950年以前的水文化遗产,主要针对古代及近现代重要取水口、渠道、桥梁、码头、井等水利设施,还包括与治水、抗灾、祈雨、济民相关的亭阁建筑、碑刻等人文遗址,年代最远可追溯到金代。 

每处水文化遗迹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录。通州古镇张家湾,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这座古镇修建于明代,现在还有一些城门和城墙的残存。张家湾最早有三座古桥,分别是位于南门外的通运桥、东门外的东门桥和东南便门外的虹桥。其中尤以通运桥最为著名。

通运桥俗称萧太后桥,最早是木制的,在明代时改为石桥。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为了保卫朝廷命脉运河和拱卫京师,抢筑张家湾城,把萧太后运粮河作为南护城河,在城外架起一座木桥,桥东百余米即是大运河,河口以南便是大运河北端第二处大型货运码头,南北方的货运往来都要穿过此桥,经年累月,木桥不堪重负,屡毁屡修。太监张华奏请改建石桥,于公元1605年建成,万历帝赐名为“通运”。到了清代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曾小规模修缮过,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座桥的命名,源于桥下的萧太后河。史料显示,萧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始于统和六年(公元988年),是北京成为国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实际上,这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处支流,到了辽代,拓展加工,成为一条漕运的主航道。其发源地以前是北京城东南部的护城河,再一直向东南方流去,在通州境内汇入凉水河,最后再汇入京杭大运河。在1958年修建引水水渠时,将此河拦腰截断,现在,萧太后河在水利上主要发挥北京南城和朝阳区南部的排水通道作用。

在干旱季节,桥中间的桥洞上可看到水线以下有碑刻,清楚刻有“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清源陈进儒监造”的字迹。在桥的拱券上,嵌有一块碑记,桥下的镇水兽也十分精美。在桥的北端,有一方汉白玉质的石碑,上面为敕修通运桥的碑记,记载着这座桥在明清时期修建历史。

现在,有些遗迹虽然已不再发挥原有的水利工程作用,却为北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元代管河公判署遗址,位于通州城东北、运河之西。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形成后,朝廷十分重视漕运,于通州城东北部运河(时称白河)西畔建有管理漕运衙署——管河公判。明宣德年间,管河公判署废弃。而元代管河公判署铁狮遗存至今。铁狮原雄雌各一只,后雄狮丢失,清康熙年间补铸。狮座一体,作蹲坐状,高1.4米,宽0.6米,为北京现存最早最大的铁狮。方座正面右铭楷书“皇庆二年八月”,左铭“镇宅大吉”,两侧立面饰折枝花。

古时运河旁设应急防汛护堤屋

历史上,古人曾经采取过多种防汛措施——设置水务管理机构,疏浚河道、沟渠,设置水关泄洪……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沟通不同河流、水系,连接不同地区,还有着泄洪排涝等重要功能。当沿岸受到洪水威胁时,为避免水漫洪溢、堤堰溃塌而造成严重的灾害,智慧的古人通过建设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现排涝泄洪。

历史上,运河河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防汛护堤屋用来应急。护堤屋伴随着运河的治理产生和改变。在清代,“每二里设一堡房,每堡设夫二名,住宿堡内,常川巡抚”。民国时期,由河防营(后改为工程队)分段管理堤防,常年驻工护堤防汛。

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期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各朝更是注重在各河流要处建站监测水文。

我国古代各朝还制定过许多防洪法规,从制度上保障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金朝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金章宗颁布实施的《泰和律令》中的《河防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防洪法规。

《河防令》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明确划定了黄河、海河、运河等水系的防汛起止期限,将“六月初至八月终”定为“涨水月”,规定这期间沿河官员必须轮流“守涨”,不得有误。第二,规定朝廷每年都要派出官员“兼行户、工部进”,在汛期到来之前沿河检查,督促沿河的州、府、县落实防汛规划措施,维修加固堤防。第三,规定河防紧急时,沿河州府和都水监、都巡河官等应共同商定抢险事宜。第四,奖功罚罪,沿河州、府、县官员防汛无论有功还是有罪,都要上报,由国家据情处理。

《河防令》的颁行,不但对当时水系的防洪工作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河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金以后各朝代的防洪法规,多由《河防令》引申而来。

为了充分、全面地掌握灾情,朝廷还设置有专门的“水官”“司空”“都水监”“水部郎中”“河道总督”等,都是古代专职防洪官员。朝廷在强调及时上报汛情的同时,还要求专职水官和地方官员及时奏报灾情,并形成一套相应的灾情奏报制度。

古代,报告水警还有一种独特的“羊报”。所谓“羊报”,就是报汛水卒。据载,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城西,清代设有水位观测标志,一根竖立中流的铁柱上根据历史上洪水水位情况刻有一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预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码水涨一丈。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汛),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随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

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于缓流处接应,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羊舟”也很独特,它用大羊剖腹净去内脏,晒干缝合,浸以青麻油,使之密不透水,充气后可浮水面不下沉,颇似皮筏。“羊报”执行的是一项十分危险而重要的任务。

元代时,朝廷还据自然条件,设有陆站、水站、轿站、步站等报警驿站。东北地区由于路况差,故设有狗站。元代官方重视发挥狗的作用,训练狗作为通信报警工具,用于报告水警的狗最多时达3000条。当时,在辽东、黑龙江下游等地区就设立有15处狗站用于报告水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