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697期 >2023-06-16编印

城市副中心明确今年“四区结对”工作主要任务
拓展“四区讲堂”、民间交流等更多结对活动
刊发日期:2023-06-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近日,城市副中心印发《推进与西城、朝阳、海淀区产业协同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四区结对”工作主要任务,以加快承接中心城区优质溢出资源,推动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点》提出了今年“四区结对”工作的目标。促进结对项目发展方面,结合各区特色资源,适当提高推荐标准,建立2023年结对项目库并做好对接管理;共享发展运营经验方面,结合结对区在商务楼宇运营、金融产业发展、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和通州区重点需求,开展“四区讲堂”等经验交流活动;加强民间组织交往方面,积极推进四区间商会、协会、联盟等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由行业主管或指导部门带领引导民间组织主动与结对区进行对接沟通;扩大公共领域合作方面,深化与结对区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通州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要点》明确了今年“四区结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统筹项目发展、深化产业协作、扩大交流合作等几大项。加快结对项目落地方面,围绕西城、朝阳、海淀区政府推荐的拟投资城市副中心的结对项目,严格把关核准,对接确定“结对项目库”;加强精细化管理,对库内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一口进一口出”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并协助迁入企业做好工商、税务等手续办理。

服务招商项目发展方面,梳理统计通过市场化招商渠道,投资主体来源于西城、朝阳、海淀三区,且落地城市副中心的产业项目,建立市场招商“增量项目库”,深化对接项目落地发展情况,主动协同副中心发改局,用好“四区结对”机制,做好项目落地发展各类服务。

为强化落地项目保障,区发改委协同中心将协同副中心发改局,统筹各相关单位做好结对项目库及市场招商增量项目库项目落地后的全过程服务,为企业解决难题疏通渠道,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一体式”政务联动服务、“一网式”企业审批服务和“一链式”企业全程服务,为企业在副中心发展提供优质保障,传播副中心营商环境良好口碑。

深化产业协作方面,梳理城市副中心应用场景资源,与其它三区组织开展应用场景对接交流。通过交流抓住应用场景合作契机,促进结对区优质企业在副中心投资落地;围绕“3+1”主导功能定位,通过民间交流互动拓展三区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四区工商联、各类商会、协会、平台公司的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产业联盟、行业协会跨区域合作,找到更多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结合点,拓宽区域产业协同的路径和渠道;以商务楼宇托管带动更多合作项目,在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点区域选取产业载体及楼宇,建立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结对托管(共建)及运营机制,有序引导西城区金融街、朝阳区北京商务中心区、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的高端要素及高精尖新增企业项目集聚,进一步拓展四区结对思路,带动开发出更多合作共赢项目。

以公共服务交流促进产业发展方面,今年将通过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手拉手”结对帮扶以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结对交流,深化与结对区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通州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并促进公共服务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扩大交流合作方面,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与西城、朝阳、海淀三区开展多元化联合招商活动,借助金融街论坛、国际商务季论坛、中关村论坛等品牌活动和专业交流,宣传副中心战略政策,展示副中心良好环境,推介副中心发展优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城市副中心还将策划开展四区互访互促、“四区讲堂”、人才交流等各类品牌活动,依托北京“两区”展示会客厅、“设计小镇”等副中心特色资源空间,搭建各领域高层次交流、项目对接、行业对话平台,展示城市副中心优质发展环境,共享产业发展经验,提升城市副中心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四区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我们将强化突出城市副中心在‘四区结对’工作中的‘主动轮’作用,聚焦副中心六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区域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融合,结合西城、朝阳、海淀区的产业特点和优势资源,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聚成势,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融、区域协同的良好局面。”通州区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高国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