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近日,北京市档案馆在京召开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6月9日至15日,全市档案部门推出一批展览,升级查档服务,广大市民可零跑动满足查档需求,多场景学习档案知识,过一个充实的“档案文化节”。同时,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开通运行,部分档案将实现“掌上查”。
活动期间,市、区档案馆和城市建设档案馆共推出和开放展览30余个。其中,市档案馆的“最美中轴线”主题展通过300余份文件、照片、实物及视频等档案资料,从哲思之美、建筑之美、生活之美、传承之美四个部分,发掘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市档案馆的“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览通过400余份文件、照片、实物等档案史料,着力呈现北京地区60余位英烈、劳模、榜样的先进事迹。城市建设档案馆举办《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展》,回顾七十多年来北京先后七次编制修订城市总规的历程,展望未来美好蓝图。全市各区也将推出专题展览。
此外,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全市17家综合档案馆民生类及部分开放档案可实现“掌上查”。平台依托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京通”小程序为入口提供查档服务。社会公众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APP搜索“京通”,经实名认证后登录“京通”小程序,点击“档案查询”申请查档,并可选择电子邮件(限开放档案)、邮寄等方式获取查档结果,足不出户就能满足查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