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679期 >2023-05-23编印

城市副中心举办首届家庭农场推介会
家庭“小农场”激发乡村“大振兴”
刊发日期:2023-05-2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推介会上,市民选购农产品。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通讯员 王新龙

红彤彤的樱桃、粉嘟嘟的草莓、香甜的西瓜、爽口的黄瓜……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摆成了长龙,来自区内的40余个家庭农场、特色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将展品摆满了展区,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争相选购。近日,城市副中心首届家庭农场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西集镇举办。

展台上,来自漷县镇军屯村的蘑菇经过煎烤后发出诱人的香气,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我们村的蘑菇都出自市农林科学院,全程由食用菌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现在已经形成了七个蘑菇品种,其中包括大球盖菇、玉耳等高端食材。”村第一书记韩德芳介绍。

“这几年城市副中心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政府搭台,我们希望把更多优秀家庭农场、更多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带到百姓面前。”区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杨世良表示。

“家庭农场这种主体形式,契合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激励、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追溯等问题,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佳主体形式之一,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跃方表示,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发展家庭农场超百户,带动就业近千人,经营土地达万亩;年经营收入超6200万元;拥有注册商标17个,绿色有机认证22个。2022年,通州区成功创建北京市家庭农场示范区,西集镇、漷县镇被评为家庭农场示范镇。

在此次推介会上,区农业农村局还创新性地在全市首次推出“家庭农场直播带货星推官”,旨在鼓励先行者们通过宣传带动,把通州区特色优质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市乃至全国各地更广阔的市场。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高度重视优质家庭农场的培育工作,突出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的现代家庭农场,在种养循环、粮经统筹、一二三产融合上发力,不断开发家庭农场的多种功能、多样形态,涌现了一大批“种植+林果”“粮食+蔬菜”“种养结合”“生产+销售”“种植+休闲”等不同模式的经营主体和新农人;加大对家庭农场支持力度,重点推进“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农民带头人”“家庭农场+产业融合”三个关键环节,使城市副中心家庭农场总体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