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668期 >2023-05-08编印

千年前 北京地区的第一株牡丹在副中心绽放
刊发日期:2023-05-0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群琛 通讯员 王陆昕

4-2.jpg

4-4.jpg

4-3.jpg

本版摄影 党维婷

色泽艳丽、富丽堂皇的“花中之王”牡丹,已有上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历史。唐代刘禹锡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世人对于牡丹的喜爱可见一斑。

2023北京牡丹文化节期间,位于城市副中心漷县镇的运河牡丹园作为北京地区的九大展区之一,游人如织。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千年前的辽代,就是在漷县镇绽放出了北京的第一株牡丹花。这也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捺钵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假期近十万人走进运河牡丹园

今年的漷县镇“2023北京牡丹文化节·运河牡丹园游园活动”在4月28日开园,园中牡丹吐蕊,次第开放,美不胜收。现场设有民族乐器演奏、传统舞蹈等精彩表演,并可体验投壶、蹴鞠等趣味十足的国风运动。游人尽情打卡,乐在其中。牡丹园门口的非遗集市上,游客还可以把绢花、飞燕、苗绣等精美的传统手工小物带回家。作为北京牡丹文化节的九大展区之一,“五一”小长假期间近十万人走进位于漷县镇的运河牡丹园赏花观景。

虽然假期已经过去了,但是运河牡丹园里依旧游人不断。走进运河牡丹园,浓浓的国潮元素迎面而来。道路两旁,绘有各式图案的油纸伞及红灯笼组成两面装饰墙,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穿过国潮元素满满的装饰墙,成片的牡丹花出现在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深紫色牡丹花,这个品种叫墨润绝伦。“深色的牡丹花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少游客一边惊叹,一边举起手机为牡丹花拍下特写。继续往里走,迎日红、旭港、鲁粉等牡丹花争相开放。得知这里是2023北京牡丹文化节的展区之一后,家住在通州甚至是北三县的居民纷纷带着家人来此欣赏盛开的牡丹花。“牡丹花期短,再不来看看就要等到明年了。”一位带着孩子来看花的游客说。

牡丹不仅是国花,而且在中国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历史已有上千年,自唐朝起,牡丹就深受民众欢迎。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牡丹芳》中写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意思就是牡丹花从花开到花败只有20天,短暂的花期可以让一座城池的人趋之若鹜。目前,漷县镇运河牡丹园中牡丹花的花期已接近尾声,要欣赏牡丹的天香国色可要抓紧了。

万亩花海种植牡丹、芍药等十余万株

在牡丹园东北侧,一朵朵黄色的牡丹娇艳绽放,花开正盛,花朵直径足有成年人手掌大小。这种名为海王的牡丹,被漷县集体林场的工作人员称作“牡丹花王”。

照顾“花王”可不容易,工作人员介绍,牡丹花瓣怕水,如果长时间被水淋,花瓣很快就蔫了。“园内时刻关注天气,天气预报有雨,就马上为鲜花套袋。”

前几天,阵雨来临。林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300多朵鲜花套上袋子。雨停后,还不能直接摘袋,而是要先小心翼翼地将花袋上的雨水擦干净,再将花袋摘下。为牡丹花浇水时也要保证水不淋到鲜花上。“我们都是蹲在地上,拿着水管一点点地洒水,不敢碰到花,希望能尽量拉长花期。”

漷县集体林场场长张大维介绍,近几年,漷县林场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和城市副中心特色小镇建设,挖掘、培育、利用好运河生态文旅资源,探索出林药、林菌、林苗、林花等多种森林复合经营模式,推出了牡丹籽油、花蕊茶等特色产品,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反哺林木管护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百姓端起了绿色经济的“饭碗”。目前,林场的万亩花海,除了牡丹、芍药等花卉十余万株以外,还种植了7200株藤本月季、23000株观赏月季,同时混播了蔷薇、菊类、鸢尾等30余种耐阴地被植物,以及国槐、柳树、杨树、松树、银杏、白蜡、海棠、碧桃等50余种乔灌树种,实现了林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色。

没有看到牡丹花也不用心急,目前牡丹园中的芍药、玫瑰等花卉正在含苞待放,再过几天,牡丹园又将变成一片花海。

漷县牡丹绽放于千年前

畅游在牡丹园中的游客也许不知道,其实早在千年前漷县镇就已有牡丹栽种,而且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北京地区目前最早的牡丹种植记录。这一切与捺钵文化密不可分。

《辽史·圣宗本纪》记载,统和五年(公元987年)“三月癸亥朔,幸长春宫,赏花钓鱼,以牡丹遍赐近臣,欢宴累日”。统和十二年(公元994年)“三月王申,入长春宫观牡丹。”这是北京种植牡丹最早的文字记录。据考证,北京的牡丹是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由宋使臣从中原腹地带来的。

至于为什么辽帝会首先在长春宫这个行宫种植牡丹,这要从辽代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种植条件来进行分析。在辽代,南京(今北京)东南,潞县县城(今通州)之南,是一大片的水泊,古称延芳淀。《辽史·地理志四》于“南京道析津府漷阴县”条目下记载:“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延芳淀位于当时的漷阴县境内,大体包括今通州张家湾以南,包括朝阳区东南部、大兴区东部、武清县西北部。

漷阴县治所在地霍村镇是延芳淀水域东部的高地。因为辽帝常去延芳淀进行捺钵和游猎,霍村镇人口渐多,“居民成邑”,遂设县以统之。因地处漷河之南,故县以“漷阴”为名。同时,还在此地建有行宫、寺庙、粮仓等“配套”建筑。其中的天宫寺,又名长春宫,位于如今的于家务乡西栲栳垡(今称西垡)村西北角高土岗上。岗占地约20000平方米,地势南低北高,均高约10米,建筑为南向三进院落,依地势而建。

捺钵是古老的契丹语,意思为行宫,即皇帝行走中的宫殿,是辽代等北方游牧民族形成的一种政治制度。长春宫是辽帝的行宫,位于延芳淀的北岸,辽帝在此避暑游猎,也在长春宫接见群臣,处理朝政,俨然就是皇帝的一个办公室。而长春宫北靠高岗,南滨水面,岗下土地多盐碱不宜栽花,岗上土质却因雨水冲刷略带酸性,刚好可以种植牡丹。

辽代虽由少数民族建立,但是受中原文化影响,其统治者也非常喜欢牡丹花。辽帝不在时,天宫寺由一群僧人打理,牡丹也由他们栽种,据说他们曾在寺内引种培育了数十种牡丹,每逢花季,香飘数里,享誉京师,很多人慕名来此上香观花。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1031年)与母后萧绰共同创造了辽国的鼎盛,耶律隆绪生前非常喜欢牡丹,即便死后其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庆陵墓葬也在多处或工笔彩绘或刻镌牡丹图案。

元明清以后,牡丹开始在北京地区扩散种植。1903年,清朝钦定牡丹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清末,通州知府训导、通州上店村人戴凤池的诗作《土桥庙中赏牡丹作》,也记载了在通州张家湾土桥种植牡丹的盛景。由此可见,清末通州牡丹种植已经较为普遍。

牡丹逐渐开遍京城

自从辽代统治者将牡丹花种植在北京后,历代统治者对于牡丹都有一种特别的热爱。

元代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美化大都环境,广辟园囿,且在辽金种植牡丹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大都宫殿考》记载:“(景山)中为金殿,四外尽植牡丹百余本,高可五尺。”而《中国宫苑园林史考》则称:元大内“犀山台在仪天殿(今中南海)前,位于水中,种植着木芍药。”并在镇山(今景山)栽植牡丹,为帝后嫔妃春季登高、观景、踏春、赏花的“后苑”。据传忽必烈曾多次召集文人在此举办“牡丹诗会”,“凡为佳作者,以御酒赏之”。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曾在皇宫内植有牡丹。据《明宫史》载:“钦安殿(今故宫御花园内)之东曰永寿殿,曰观花殿,植牡丹、芍药甚多。”而众多私家花园中,牡丹也是必不可少的地植花卉。其中以李园中的牡丹最知名。

清朝定都北京后,也在北京大量种植牡丹。《宸垣识略》载:“顺治年,长椿寺牡丹高六七尺,大十五围,时已百余年。”该书还记述了北京牡丹的分布:“畅春园在南海淀大河之北……园广十里……园中牡丹多异种,以绿蝴蝶为最,开时称花海。又云马氏园牡丹,在右安门外十里草桥……牡丹、芍药栽如篙麻。圆明园牡丹,始于康熙,乾隆初有牡丹数百株。”

京南丰台牡丹园、草桥牡丹园是元明两代皇家“盛种牡丹之地”,清代皇家又于此种植名花数万余株,不断为宫廷输送牡丹。民国时期,牡丹一度成为京城的主要花卉,并以中山公园牡丹知名。自1914年公园创立开始种植,多来自“牡丹之乡”山东曹州(今菏泽)。1915年园中建国花台27座,到1938年有32个品种千余株,为京城各园林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