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661期 >2023-04-25编印

城市副中心首个数字农业创新综合试验站投用
可实时了解生长环境 并通过终端调整
刊发日期:2023-04-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西集镇柔性温室内,工作人员正在给西红柿吊蔓。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空气温度23.57℃、空气湿度67.83%、光照1836.0lux……在北京数字农业创新团队通州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了解番茄生长环境,并通过终端调整,为番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这也是城市副中心建成的首个数字农业创新综合试验站建设点。

在西集镇新建成的柔性温室中,满眼皆绿,拳头般大小的番茄已经开始挂果,有的已经透出了红色。大棚顶部有风扇、补光灯等设备,竖立在大棚一侧的传感器就像是24小时管家,实时将番茄的生长数据传送至终端。大棚里还设有一台带有显示屏幕的终端机,“可以通过操作机器,实时了解温室环境,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区农业农村局信息科工作人员宋庠儒介绍。

通州综合试验站正在这里进行设施番茄试验示范。柔性温室长100米,宽12米,面积1200平方米。“鉴于城市副中心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设施番茄温室环境及图像的自动采集、设施番茄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和水肥智能控制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以总结出一套设施番茄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和水肥智能控制的控制策略,为城市副中心设施番茄的种植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宋庠儒表示。

据了解,该站依托数字农业团队岗位专家的温室环境与图像自动采集与应用技术、温室环境智能控制技术、温室水肥智能控制技术,在试验站进行设施番茄温室环境智能和水肥智能控制的试验示范。通过项目试验示范,进行城市副中心设施番茄温室内温、光、水、气、肥全要素的智能化控制策略试验,总结出标准化体系。

“这些智慧设备可以为番茄提供光照、温度、二氧化碳含量、灌溉等生长需要的各种条件,智能终端能控制棚内的所有智能化设备,通过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精准控制保证棚内的环境,完全符合番茄的生长趋势,增加番茄产量,保障番茄的品质。”宋庠儒说,项目的实施还可有效减少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的水、肥、药的投入,减少农业污染源的排放,保护土壤和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