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655期 >2023-04-18编印

一场穿越两千年的古今对话
“唤醒”路县故城 再现汉韵风仪
刊发日期:2023-04-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3.jpg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

4-1.jpg

博物馆效果图

4-7.jpg

博物馆“历史之眼”

4-2.jpg

博物馆效果图

本报记者 赵鹏 刘薇

厚重的米黄色城墙、横跨千年之约的“历史之眼”、形如“玉璋”的博物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运潮减河南岸的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一眼穿越两千年前的汉代风华。

近日记者从北投通城公司获悉,该工程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开展大面积机电安装、装饰装修、景观墙、幕墙样板施工等,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可具备布展条件。未来在这片传承两千年文化的古迹墟土之上,将以通透简洁的新面貌再现这座秦汉时期故城的汉韵风仪。

博物馆“历史之眼”悄然睁开

走进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现场,米黄色调的遗址博物馆别具历史厚重感,四周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虽然尚未建成,仍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在外部驻足观望,纷纷感叹“以后家门口就能有座一流的历史遗址博物馆了”。

路县故城是2016年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约两千年前西汉遗址,获评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目前所知副中心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2017年1月9日,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并配套设立博物馆。路县故城城址成为北京地区首个以汉代城址为主体建立的遗址公园,也是北京地区首个在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中完整保护下来并建立遗址公园的大遗址。

按照规划,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20130平方米,其中地上两层,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163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2米。掩埋千年重见天日,如何更好地保护遗址,最大程度地进行展示,是建设团队首要思考的问题。“必须将遗址保护与现场施工紧密结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不单单是建筑师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个团队对遗址保护的重视。”路县故城遗址项目部经理刘海滨表示。此次工程是在和遗址古迹共存的情况下开展,如何在施工中对文物进行保护呢?简单来说,相当于在遗址上方先建起硬质保护盖,对文物古迹进行妥善的保护性封存,也有利于后期推进项目建设。刘海滨介绍,预计到今年10月前后,按照建设控制计划,遗址有望解除封存,静待游客。

同时,项目毗邻北运河和运潮减河,地下水位高、压力大,能否彻底消除地下水对遗址本体的损害至关重要。为此,北投通城公司与市文物局、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等相关单位组织多轮方案比选,进行专家论证与实验测试,制定了遗址展厅区域的阻水方案。最终该项目采用了落底式地下连续墙阻水帷幕,同时在地连墙内侧布置了8口降水井,以便遗址展厅在使用期间地下内部水位上升时,通过降水井抽水的方式,始终保证展厅周边地下水位在遗址本体以下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有效保护遗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临时展厅的入口不仅向大众掀开了历史的一角,更有个美丽的名字——“历史之眼”。它是由拱壳、变截面斜板、曲面组成的复杂曲面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北投通城公司组织相关单位结合施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采用了BIM虚拟测量技术对模板标高数据进行“打印”,完美实现了设计意图,使“历史之眼”曲线的墙面营造出一种神秘、古朴的空间氛围。

刘海滨表示,项目在实际建设中还进行了诸多创新,例如屋面钢梁为大跨度悬挑钢结构,其拱值精度要求高,受力状况复杂,施工难度大。为此北投通城公司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创新支撑胎架、千斤顶支撑等方式,很好地控制了拱值,并利用软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通过模型实现空间尺寸的定位,完美解决了结构安装时的受力问题。

如今,“历史之眼”已悄然睁开,地面上可见一道漂亮的拱形建筑,与博物馆主体完美融合。它以横跨千年之约的沉静姿态,正“注视”着大运河畔这座古今交汇的“千年之城”。

形如“玉璋”博物馆向下生长

未来的博物馆将被绿树环绕草木掩映,大部分功能区被置于覆土之下。这座向下生长的建筑与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融为一体,如同植被一般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达到与周边遗址公园融为一体的效果。

据刘海滨介绍,以“城”为意、以“璋”为形,博物馆在覆土之上的造型参照了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玉璋”,将建筑体量化为玉璋之形寓意历史的延续。

刘海滨一一解读今后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动线设计上的巧心。游客进入博物馆北侧为玻璃幕墙,可细看汉代千年古城路县故城遗址,南侧为石材幕墙,能遥望新千年之城的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新老千年,这可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如何不触动人心,站在这里就可感受博物馆设计理念‘一望千年’的由来。”刘海滨说,届时南侧的石材幕墙还有望雕刻上汉代特有的历史纹样,将历史直接展现在大众面前。

博物馆的地下部分,目前计划分为遗址展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厅、沉浸式展厅等几部分。刘海滨介绍,在博物馆地下的遗址展厅,除了古井、窑址、陶器等文物外,还结合地层剖面,讲述汉代这里的人居生活与生产活动。“基本陈列部分主要是一些会长期展览的展品,专题陈列与临时展厅的展品则依据不同时期展览主题等因素,会定期更换。”刘海滨表示,北投通城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将在建设单位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在各相关委办局的指导帮助下,全力推进后续建设工作。

在未来的博物馆开放区,建设者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水、给水、空调水管、风管等工程的安装工作。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路县故城遗址乃至副中心的考古科研、保护、教育及展示中心与保护通州历史的“雏形”、文脉延续的“活化石”,也将发挥路县故城遗址在文化、交通和经济上的传承作用和纽带地位,成为北京考古遗址公园的典范,化身副中心和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文化明珠。

古井窑址陶器彰显昔日繁荣

据《汉书》《水经注》《后汉书》等史料记载,路县设置于西汉初年,属渔阳郡;王莽改为通路亭,隶属于通路郡;东汉改“路”为“潞”,始称潞县。路县故城城址就是两汉时期路(潞)县的治所。2016年市文物研究所在潞城镇开展大规模考古工作,勘探122万平方米,发掘4万余平方米,发现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及其周边的墓葬群,清理古代墓葬1146座,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套)。两千年前,汉代先民在副中心区域的生产与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路县故城遗址丰富的古迹遗存,向大众打开了那扇可一窥两千年前两汉盛景的大门。

以目前遗址内发现的多口古井、一座古窑以及相关陶器等文物为例。专家分析认为,在一定区域内同时出土多口水井,证明了当时此地不仅有居民生活,充沛的水源还可满足相关手工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此地还出土了马匹、家禽乃至猫狗等宠物的遗迹,这也从侧面显示出当年此地的繁荣景象。

考古挖掘发现,12号井为西汉水井,这也是当时北京发现的规模和体量最大的木结构水井之一。该井上部呈现为不规则的圆形,直径约为4米,下部井壁则用木材卯固堆叠而成,形状近似方形,边长约为2米。15号井则是一口东汉时代的砖井,且保存较为完好,这一井体的上部为砖砌井壁,下部为木质井壁,井口为圆形,直径约为1.22米。西汉时期的9号古井则位于遗址西侧,这一古井的造型为圆型,上部陶圈井壁,井底部为木质,井口宽度约为1.2米。值得注意的是,在9号井内还挖掘出土了部分陶器等文物。

而且,路县故城遗址还证实了昔日此地的繁华景象曾赓续传承了数个朝代。考古发现,这里的古井不仅横跨了西汉与东汉时代,甚至还同步出土了北魏时期的古井。挖掘发现,这里两汉时期的古井频繁采取了木质结构卯固堆叠等方式,而北魏时期的古井则基本属于砖石结构。在遗址中出土的古窑则属于魏晋至北朝时期。这一窑址的状态呈现为“哑铃形”,其宽度约为6.3米,而长度则约为7米。

最美四月天,踏着春天的脚步漫步路县故城遗址公园,遍地春花怒放。在遗址公园紧邻博物馆的一角,“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路县故城遗址”石刻静静矗立。作为两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教科书”,伴随着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拔节生长的快速建设进度,未来遗址公园也将与其携手,共同带领大众穿越历史领略汉韵风仪。

耳闻不如面见。两千年前璀璨繁荣的汉代文化距离向大众揭开它最终神秘面纱的日子,终于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