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654期 >2023-04-17编印

城市副中心10年间增加134个好天
相当于多了4个多月
刊发日期:2023-04-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城市副中心碧空千里,北运河生机勃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资料图)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10年间,城市副中心变化最大的是什么?蓝天越来越多肯定是最受认可的答案之一。记者从《新闻会客厅》栏目获悉,2022年城市副中心拥有了272个优良天,这个数字,在10年间增加了134天,相当于多了4个多月。

成绩:重污染天数降幅达96.3%

最新数据显示,城市副中心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10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幅达68.9%。2022年,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持续达标,分别为62、29、3微克/立方米,与10年前相比,分别下降62、27、36微克/立方米,降幅为50%、48.2%、92.3%。重污染天数从81天降至3天,降幅达96.3%,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一朝一夕,近10年来,通州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突出重点工程减排。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运输结构绿色优化,在远郊区县中率先建成燃煤锅炉禁燃区,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2000余家,在全市率先实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二维码登记管理。

突出“三尘”防治。积极探索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裸地扬尘精细化治理,落实“各级领导带队夜查、重点区域专班巡查、全天全域强力督察”的工地扬尘治理要求,拓展对全区主要道路尘负荷、尘土残存量的监督性监测范围,依托卫星遥感实现全区裸地高精度、准实时、大范围识别监测。

突出科技支撑。建成全市首个7×24小时指挥调度中心,配套搭建PM2.5标准站47个、网格化环境空气监测点654个、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站22个、全项站1个。建成全市首家区级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超级站,开展全区PM2.5源解析、污染源溯源、污染源普查性监测。

突出治理能力提升。在全市率先出台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实施通州区首个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约谈、移送暂行办法。坚持铁腕执法,坚决做到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全区进京路口重型柴油车检查及处罚量、固定源立案处罚量、氮氧化物超标排放处罚量等多项执法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

生态:森林覆盖率达到34%左右

作为首都北京的重要一翼,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图景正在加快绘就,河边水岸栖息的鸟群已达上百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2016年的54.0提升至2021年的66.8。

为了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区生态环境局与多部门建立了联系机制、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联合城市副中心爱鸟会等公益组织开展活动,进一步为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充足的空间。

2022年,城市副中心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入选首批“气侯投融资试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正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森林总面积已达45.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左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87%。

协同:强化联防联控联治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唯一一个与天津、河北都接壤的行政区,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既责无旁贷,也得天独厚。2022年,城市副中心与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更加紧密。《通宝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框架协议》顺利签定并实施,通武廊系列合作持续深化,尤其是与廊坊市生态环境部门互派执法干部实岗锻炼,互学互鉴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优秀经验,生态环境领域一体化发展更加紧密。

联防联控联治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2022年,通武廊多次召开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联席会,深化空气质量会商,共享大气监测数据,强化重污染应急联动,协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通州堰”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相继通过验收,潮白河吴村国考断面水质已稳定在Ⅳ类水平,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步,城市副中心将从完善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强化跨流域水环境治理,在持续扩大区域生态容量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共建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