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654期 >2023-04-17编印

副中心探宝之漕运篇(五)
刊发日期:2023-04-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8.jpg

三根皇木历经百年而不朽。

4-4.jpg

皇木

4-12.jpg

永乐年间的金砖

4-5.jpg

打磨金砖

本报记者 张群琛

本版摄影 党维婷

大家都知道“漂来的北京城”的说法,而这沿京杭大运河漕运“漂来的”东西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造城用到的建材。本期探宝我们就去探寻一番运河上漂来的建筑材料。皇木和金砖,这两种皇家专用的建筑材料都是随着运河从南方来到北京,它们不仅为皇家建筑的建设添砖加瓦,更为运河两岸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到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中的碑廊,找找通永道署铁狮对面放置的三根长7米以上的木料,它们就是在运河清淤时打捞出的皇木。然后我们再前往漷县镇,在御窑金砖博物馆,仔细看看难得一见的从明永乐到清光绪的上百块御窑金砖,再“学一学”如何制造金砖。

百年不朽的皇木

三根皇木就摆放在通永道署铁狮的正对面,它们在运河河底的淤泥中沉睡百年,直到20年前才重见于世。三根木料均为长方体,截面是正方形,其中格木一根和硬合欢木两根,最长的一根在10米左右,最短的一根也有7.5米,且重量均在2吨以上。为了更好地保存,管理方在木料上加装了多支铁箍用来固定,此外还安装了玻璃挡板避免游客抚摸。

景区讲解员介绍,格木和硬合欢木均产自南方,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这些木料与其他物资随着大运河源源不断来到北京。讲解员说:“明万历三十五年,运河涨水。一些木料被冲进了河中,其中就有碑廊中的三根木料。幸运的是,它们被运河河底的淤泥紧紧包裹,没有受到流水的侵蚀。直到2005年才重新出土。”

“皇木”对运河北首的百姓来说那是非常熟悉。历史上,从南方而来的木料运抵通州后需要加工,而加工木料的地点就叫皇木厂。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仍有两处名为皇木厂村的地方,其中最早的皇木厂就设置在今张家湾皇木厂村西北部,是明永乐年间为营建北京城池宫室而设置。

据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为营建北京城,朝廷派遣大批官员去云贵、巴蜀、湘赣、闽浙以及鲁豫等地区采伐珍贵木料、嘉石等建材,且在第二年将所采征建材沿大运河运至此处存放并加工,再通过陆路转运入北京各皇家建筑工地。此外,工部在此设皇木厂、花板石厂,户部于此设上、下盐厂。于是,皇木码头与皇木厂、花板石码头与花板石厂、盐码头与盐厂等管理和服务设施,逐渐形成了几片独立区域。此情况一直延续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北运河改道。

皇木厂建成后至嘉靖七年(1528年),京城官民乃至周边区域所用漕粮、海盐、茶叶、建材等物资,或北方牲畜、皮毛、山货等大宗商品,皆用舟船或驼队运抵皇木厂一带集散。当时的皇木厂一带,舳舻蔽水,帆樯如林,驼队车队不绝于途,水陆交通、客货运输极一时之盛。

现如今张家湾镇皇木厂村依然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例如建设北京城的巨大花斑石46块、150米运河古道遗址等诸多古迹,非常值得一观。而且,当年管理木厂的官吏在木厂四周栽植了许多国槐,现今还余一棵。这株古槐树至今已有600多年。

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直隶巡按御史吴仲主持重修通惠河的工程,把张家湾到通州的几十里大运河河道进行了修治,通惠河的河口从张家湾挪到了通州城北。大运河运来的漕粮、皇木和其他各种货物,都可以直接运到通州城东,再上岸存放或者进行交易。因此在通州城北的大运河西岸又设立了一座皇木厂,这便是如今通州永顺镇的皇木厂村。

博物馆内藏着永乐年间的金砖

推开位于漷县镇的北京御窑金砖博物馆大门,一块长65.5厘米、宽31.5厘米的金砖映入眼帘。这块砖的外表非常粗糙,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泽,但是侧面的落款赫然写着“永乐十七年”。博物馆创始人王忠华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便让工部制作御窑金砖。别看这块砖现在非常斑驳,却是历史上第一批御窑金砖,它是我这儿的镇馆之宝。”

明清两代的帝王都喜欢用御窑金砖来铺墁皇宫,当时这么多金砖是如何送到北京的?“大运河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忠华说,当年御窑金砖产自苏杭一带,烧制好的御窑金砖跟随粮船或商船顺着大运河北上。为了防止金砖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破损,金砖外面往往要添加草绳、草帘、蒲包等多层防护措施,而且烧制金砖的人还要负责押运。运送金砖的船抵达张家湾后有人验收,随后将金砖运到如今位于通州区皇木厂的仓库内。“这里专门存放皇宫要用到的建筑材料,金砖也放在这里,随要随取。”

博物馆展厅一侧摆放着一排密封的玻璃柜,里面放置着大小均匀的几十块金砖碎片,都是王忠华在运河岸边捡到的。“我们现在用的红砖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气孔,但是金砖不是,里面的质地就像石头一样均匀细致。而且这些碎片外面都有一层黑色的外壳,这是桐油,是金砖后期制作工序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王忠华介绍,运河边捡到金砖碎片除了说明金砖是沿着大运河来到北京,还能说明当时皇家建筑用料管理的严苛。“当年若要使用皇木厂的御窑金砖,不仅需要批文,而且拿走多少新的,就要送回多少旧的。如果旧砖还能使用,工匠就会修补一下;如果没有修补价值了,工匠就要把砖敲碎丢掉。而且还不是随便敲的,要把砖敲成大小一样的碎片,防止被别人捡来再次使用。这个砸砖的活儿当年都是有专人负责的。”王忠华细细说起“用金砖”的讲究。

复刻金砖制作周期需一年

虽叫御窑金砖,其实砖里面并无金子。所谓金砖,是将砖的原料、制作工艺、时长以及成品率等因素叠加在一起,指一块御窑金砖的制造成本极高。

博物馆另一个展厅的墙上就详细记录了烧制御窑金砖的流程。从采集原材料到最后的出窑一共29道工序,其中仅处理原材料就有14道。“当年一窑金砖需要两年,但是成品率有时只有两成。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如今可以仿制出20道工序,虽然比当年少,但是制作的时间仍需一年。”王忠华说。

制作在苏州,加工在通州,王忠华依然恪守着历史。制作金砖的原料是阳澄湖边的干黄泥,经过晒、椎、舂等工序后制成砖坯。再将砖坯转移到四处无窗的房子中窨干水分,因为要保证砖坯的水分全部蒸发,所以需要工人定期给砖坯翻面,如果发现砖坯开裂还需要进行修补。最后窨干的砖坯进入砖窑,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再用稻壳、松枝等材料烧制三个月才算完成,这期间窑火不能断。

王忠华说:“完成这些步骤还只是原砖,外面很粗糙。需要送到这里,由我和工人再加工,所有都结束之后,一块合格的御窑金砖才算完成。前后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加工后的御窑金砖通体乌黑,手感十分光滑,在表面敲击几下可以听到清脆回响。

为了让成品的御窑金砖更接近历史原貌,王忠华也在工具上下了大功夫。展厅的一角专门展示制作御窑金砖各个工序要用到的工具,王忠华拿起一柄一米多长的砍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斧头位于中间。“从砖窑中烧好的叫原砖,需要先修整,砍斧就是干这个的。”当然,烧造金砖工序繁复,工具也是五花八门,展厅中还有用来画线的木尺、刮桐油用到的起油板、加工时用到的磨头、测试砖面是否垂直的铜线坠等。

除了收藏和制作金砖,王忠华还参与过故宫的慈宁宫、中和殿、保和殿的修复工作。他说:“御窑金砖承载着南北工匠的执着和智慧,也体现了大运河文化的厚重与交融。未来我也将在博物馆内重现‘金砖墁地’的场景,将这门手艺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