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653期 >2023-04-14编印

今年沙尘天近十年来同期最多
预计4月中下旬至5月仍偏多
刊发日期:2023-04-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骆倩雯

连日来的沙尘天气,让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堪其扰。昨天下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多位专家从天气现象、影响、成因等多角度解读了今年以来我国的沙尘天气过程。据介绍,今年我国的沙尘天气为近十年同期最多,预计4月中下旬至5月,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还是多沙尘天气,沙尘天气仍将比常年同期略偏多。

今年3月已出现6次大范围沙尘

本周,沙尘天气频繁侵扰我国,4月9日至昨天,沙尘影响连续,今天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沙尘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表示,今年沙尘天气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出现时间早,首发是在1月12日,比常年平均日期偏早了32天;其次是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偏多,加上4月9日这次,我国已经出现8次沙尘过程,比常年同期偏多2次,也是近十年以来最多的。“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沙尘过程集中,一次接一次,已经出现6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比常年同期偏多1次,比近十年偏多两次。”张碧辉说。

此轮沙尘影响持续时间更长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首席王新表示,从风云气象卫星监测的情况来看,此轮沙尘天气过程对我国的影响时间较长,载沙量较大,且过程中还有不断的小过程出现,导致沙尘天气从4月9日开始一直持续。

对比3月19日至24日的强沙尘暴,和4月9日开始的沙尘暴,这两次沙尘天气过程还是有区别的。王新介绍,从传输路径上看,这次的过程更加复杂,持续受到沙尘源的影响,中间又细分为很多小过程,“从9日开始,中间出现短暂的间断,然后再增强,还有回流现象,总体来说比较复杂。”王新说,这次沙尘回流发生的区域也比较偏南,以往沙尘往南方推进以后,出现回流都是在东北地区,或者是出了我国以后开始回流,但这次到了长江以南地区后又回流影响到北京。同时,这次偏西风也比较强,从路径来看影响我国的时间比3月的强沙尘暴时间更长。

另外,从载沙量来看,这两次沙尘天气过程的载沙量都比较大。王新说,通过卫星分析3月内蒙古的积雪情况可以发现,内蒙古的积雪主要出现在内蒙古东北部,面积在23.9万平方公里,与2022年的66.5万多平方公里相比明显偏小;而今年3月以来内蒙古的积雪覆盖日数也较过去20年显著偏少。“从前期内蒙古积雪覆盖情况来看,对抑制沙尘不利,容易起沙向东飘散,这也是卫星监测到的今年沙尘偏多的原因之一。”王新说。

中日韩三国的沙尘都来源于东北亚

和中国不少地方一样,韩国、日本近来也相继出现沙尘天气。这两年,一旦遭遇沙尘,个别韩媒就会跳出来称“沙尘暴起源于中国”,这次也不例外。真相是这样吗?

中国气象科学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研究员周春红表示,针对沙尘的预报,得了解全球的沙漠分布,亚洲沙尘暴源区是全球沙尘暴源区的一部分,全球的沙尘暴还包括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还有中亚、西亚、东亚的沙漠干旱地区等。

“东北亚的沙尘暴,会影响到蒙古、中国,向下游走会影响到韩国和日本,还会往太平洋下游走。毕竟全球的大气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会由源区向下游输送的。”周春红说。

周春红表示,这些年来,我国的沙尘暴源区是有一些变化的。但沙漠化的地方,主要是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这也是东亚沙漠的主要源区,包括蒙古国北部的草原或高山草甸的退化近年来对东亚的沙尘暴也有贡献。

近几年沙尘、沙尘暴天气增加,也受天气、气候变化等多因素影响,沙尘暴的源区变化是缓慢的,天气气候条件变化大,所以每年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会发生变化。

至于沙尘暴会不会消失?周春红表示,永久沙漠是不会消失的,而沙尘暴是与气象条件和沙漠分布结合在一起,所以总会形成沙尘暴。

未来一段时间北方仍然多沙尘

目前正值春季,本就是沙尘天气多发季节,张碧辉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仍然是多沙尘天气,对华北中部来说,4月15日是一个相对间歇期。根据今年春季气候条件预测,蒙古国和我国西北的主要沙源地,降水处于偏少态势,温度也偏高,有利于沙尘活动,伴随阶段性的大风天气,预计4月中下旬至5月,我国沙尘天气的次数还是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具体到5月还会不会有沙尘,要等到临近的预报,看届时大气环流的调整情况来作出一个比较客观和精准的判断。”张碧辉说。

张碧辉提醒,沙尘粒子本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的呼吸系统、眼睛等器官都会有影响,沙尘天气下大家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护,并注意交通安全和户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