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北京艺术中心与建筑工人。
运河桃花竞相绽放,文化粮仓春色犹浓。
“中国文化艺术领域近年来的成就令世界惊喜!”近日,指挥大师捷杰耶夫“闪现”正在建设中的北京艺术中心,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让市民对这座世界顶级剧院充满期待。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知名的“三大建筑”之一,北京艺术中心历经三年建设,预计将于国庆期间与市民见面。目前,剧院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幕墙工程、机电工程、舞台机械基本完成,建设接近尾声,精装修全面铺开,计划今年十月具备开幕条件。北京艺术中心开放后如何运营?将为市民提供哪些演出内容和文化服务?与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又有何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剧院筹备组副组长江涛,讲述运河之上这座崭新艺术殿堂的创新尝试。
科技:拥有全球最大沉浸式扩声系统
筹备组在传承国家大剧院高品质艺术标准的同时,为北京艺术中心的建设注入创新活力。北京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包括1800座席歌剧院、1550座席音乐厅、1000座席戏剧场、500座席小剧场、650座席绿心露天剧场以及排练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展厅、公共休闲等公共服务空间。2019年10月,城市副中心剧院开工建设,2022年10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城市副中心剧院正式命名为“北京艺术中心”,英文名称为“Beijing Performing Arts Centre”。
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源自通州古粮仓,寓意“文化粮仓”。剧场内部空间的设计紧紧围绕“生活”和“表演”的关系,除了封闭的表演空间之外,剧场在门厅、前厅等公共空间还提供休闲、咖啡和文创等开放式综合艺术体验空间。露天剧场则为户外音乐节、沉浸式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探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扎实的高品质专业硬件设施对剧院来说至关重要。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戏剧场的舞台机械与国家大剧院舞台保持相同规模及模式,方便大剧院制作类剧目的舞美搭建,实现“一院三址”下的剧目无缝衔接与转场,还为引进剧目的统筹安排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剧场在国内首次采用分布式电气柜与立式卷扬机相结合的排布形式,配合国际上最先进的轴控制器控制系统,为演出提供高标准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声学设计是一个剧场的灵魂。”江涛着重介绍,在建筑设计中,剧院建筑比其他普通建筑要复杂得多,除了舞台专用设备,还有声学设计对建筑结构、精装设计、材料提出的苛刻要求。北京艺术中心的声学设计由比利时卡尔声学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声学所两支顶尖团队共同参与,根据各剧场的不同使用需求,参照国际惯例并广泛听取艺术家、专家的意见,从而制定每个剧场不同的声学指标。“设计单位按照1∶10的比例制作了一个剧院缩尺模型,模拟进行全要素声学测试,为声场搭建提供依据。再举个例子,座椅作为剧场内固定安装的最大吸音体,其选型要参考实验室测试获得的声学指标,最终安装调试过程也要符合声学测试的标准。可以说声学设计贯穿了剧院建设的全阶段。剧院还采用了复杂的‘楼中楼’结构构造,能够起到良好的隔声和隔振功能,建成后能够分别满足戏曲、话剧、大型歌剧、舞剧、新闻发布会、大型交响乐、合唱演出等需求,均达到国际一流剧院的声学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歌剧院的舞台音响由整套共148只音箱组成,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完整沉浸式扩声系统,相比常规的沉浸式扩声,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听音效果。“采用这套沉浸式扩声系统,主要基于我们希望能更广泛地拓展演出类型,在国家大剧院已有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北京艺术中心将引进音乐剧这一演出形式,因此在声学设计上也做了适配。”江涛介绍,这套系统采用暗装沉浸式扩声,依托强大的数字处理器,并搭配动态追踪设备组成这套系统,相比传统的扩音技术,能够将观众席的最佳听音区范围增幅至95%以上,可以满足歌剧、音乐剧、爵士乐、古典乐、电子乐等任何类型的演出。
沉浸式系统把音箱间隔布置在舞台上方,通过全新的声像定位技术,可以让绝大部分观众将声音精确定位于舞台乐手,真正做到声音和视觉一致。同时,最大程度上为观众带来更为接近于现实的听觉感受,细腻的声音、真实的还原让声音成为表演的核心元素,让观众忽略扬声器的存在,从而享受演出本身。
剧院还引进了超高清转播系统,能实现8K/4K全功能直(录)播和后期制作,结合5G、AR、VR、全景声等新技术应用实践场景,可线上线下全方位呈现北京艺术中心的精彩演出与活动,为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未来,通过8K/4K全功能直(录)播演出会成为北京艺术中心的常态。”江涛说。
集群:三大建筑构成市民文化服务组团
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中的北京艺术中心,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与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艺术中心与大运河博物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三大文化建筑构成城市副中心市民文化服务组团,共享超过2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M101、M104线。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钥匙’工程。”江涛介绍,自2019年明确由国家大剧院负责运营北京艺术中心以来,剧院筹备组2020年起便参与建设与筹备,依托运营国家大剧院15年的管理经验,本着完善功能、深化设计的理念,通过大量的运营筹备与这座“文化粮仓”共同生长,使其成为国际性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心,一个多元化、全方位满足观众体验的“友好型剧院”。
作为一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地标,北京艺术中心拥有一般剧院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它地处11.2万平方米的绿心公园,紧邻大运河,与大运河博物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形成观众体验的集群优势,共享地下2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这种集群式的文化地标,能够满足观众全天候的休闲活动,不仅可以欣赏演出,也可以进行多元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说,北京艺术中心深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沃土,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中孕育成长并初绽荣光。”江涛说。
夜幕降临,眺望远处,北运河映衬下的“文化粮仓”流光溢彩,歌剧厅、戏剧厅、音乐厅三个单体建筑外观融入大量经典的运河元素、北京元素,参照通州古粮仓和运河船帆等设计。未来,这里以分众化、差异化的运营思路“好戏连台”,集高品质演出、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综合艺术、艺术赛事、休憩充能等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体,为观众提供更多新型文化消费选择,并将辐射服务更广泛的京津冀区域。
北京有超过2000万的常住人口,走进剧场看演出的观众受众群体却相对固定,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江涛表示,北京艺术中心相较国家大剧院,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兼具开放性,“这样一个集群式公共文化休闲生态空间,有利于公共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人们来到绿心森林公园,走进‘三大建筑’,无论是在地面上的公园里,还是在地下的共享配套设施中,都可以轻松畅享更多文化资源吸引大家‘走进来’。第一次进剧场的人多了,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请观众第二次走进剧场。”
绿色:下沉式“森林剧场”将迎户外音乐节
在北京艺术中心的巨幅生态画卷里,露天剧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他4个剧场对标国家大剧院的4个剧场建设,而露天剧场则是剧院在运营模式方面进行探索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北京艺术中心在音乐厅北侧打造了一座下沉式的露天剧场,森林掩映,绿荫环绕。剧场不仅配备高标准的专业舞台和声光电设计等硬件设施,后台还设有钢琴房、化妆间、休息室等,功能齐全。剧场设置650个座位,未来有望扩充至1500至2000人的容量,力求打造北京最专业的露天室外剧场。
露天剧场接近音乐原本的自然状态,在国际上,很多大型音乐节都选址在公园里的户外剧场。比如柏林森林音乐会是在柏林西郊外的一个森林剧场举行的露天音乐会。每年夏季,柏林爱乐乐团都会在这里举行演出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维也纳夏季音乐会则选址绿色花园美泉宫,让观众徜徉在大自然中欣赏音乐。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北运河营造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打造户外剧场,在设计上我们也参照了这两个国际案例,环境设计尽可能无遮挡,观众可以席地而坐,之所以将其建成下沉式,也是为了不破坏绿心公园里原本的自然景观,从而将这种绿色森林的氛围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未来,露天剧场将举办交响乐的音乐节,并探索戏剧、家庭亲子剧、沉浸式演出等多种演出形式。”江涛说。
想象一下,夏日傍晚,流云悠悠,森林环抱,运河流淌,草坪花团锦簇,舞台穹顶下,艺术家登上舞台,阶梯式的剧场里人们席地而坐,悠闲惬意,一场精彩的演出即将上演……为了提高露天剧场的使用率,未来剧院还将会根据气候条件和温度决定演出活动的种类、形式、时长等细节,满足春、夏、秋三季使用。“无论从景观设计、舞台专业标准、还是服务设施,它都很有可能成为北京市最好的户外剧场,也会成为北京艺术中心的特色。”江涛表示。
北京东望,大运河畔,传承千年之城的历史底蕴,谱写古今交织的文化序曲,大幕将启,剧场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