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协同总第644期 >2023-03-31编印

河北环京地区打造“供京标准”保障北京“菜篮子”
刊发日期:2023-03-3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胡萝卜田覆地膜。

4-5.jpg

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大棚。

4-3.jpg

大棚内农户在采摘蔬菜。

4-6.jpg

农户在种植胡萝卜。

4-2.jpg

农户在种植甘蓝。

本报记者 李如意

早晨出棚中午上桌,秦皇岛的大樱桃、饶阳的设施葡萄、廊坊的瓜菜……很多农副产品从采摘下树就一刻不停地在运输干线上被送往京津市场。“菜篮子”产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记者在环京地区采访时发现,作为北京、天津绿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河北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提升京津绿色优质农产品保供能力。

订单式生产 全年365天保供

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廊坊固安县牛驼镇前庞家务村村民三三两两走出家门,骑车前往一片温室大棚,绿油油的生菜、颜色鲜红的辣椒正在等待采摘。经过采摘、分拣、包装、运输,这些新鲜蔬菜不到24小时就被端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

河北固安县与北京大兴区接壤,是传统农业大县,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5万亩。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土地优势,八成固安产的蔬菜都运往北京。

从空中俯瞰固安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大棚十分醒目。走进黄瓜大棚,翠绿的水果黄瓜挂在枝头。“我不到20岁就开始学种菜,建立蔬菜大棚。”随着规模的扩大,2000年,顺斋合作社理事长张顺斋投资60万元建起了50座蔬菜基地,并开始与周边菜农合作,搞标准化、规模化生产。2007年他成立合作社,现有社员1500户,瓜菜种植面积1.5万亩。

日光温室大棚内温度很高,空气湿润。顺斋合作社经理张新伟对记者说,根据光照角度确定了大棚尺寸——4.8米高、9米宽,长度自行调节,同时在大棚的北侧筑起了5米厚的土墙,以达保温效果。她笑着说:“就算是三九天,棚里晚上的温度也能维持在15摄氏度,白天能到20多摄氏度,可以保证黄瓜结果实。”这样的日光温室大棚,顺斋建设了几十座,在冬天也能保证每天产出瓜菜。

在种植环节,顺斋合作社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展生物防治,从源头保证蔬菜种植优质安全,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在采购处理环节,合作社与北京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展开合作。针对叶菜易发生的蔫萎、色变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延长蔬菜的货架期和鲜度。对包装箱改良,减少果实挤压,提高透气性。大棚内夏天温度较高,瓜菜采摘后直接进入冷链车,“内热外冷”容易导致腐烂。合作社引进了蔬菜研究中心研发的地头预冷机,不失水分的前提下提前给瓜菜降温,从而降低损耗。

在合作社蔬菜加工车间,工人们低头忙碌,他们将新鲜蔬菜进行分拣称重、细致包装、摆放整齐。这批西红柿刚被采摘下来,工人将它们放在手中仔细查看,将合格产品放至塑料盒中,再由机器进行塑封包装。很快,打包好的蔬菜将装车起运,便捷的交通和冷链运输让蔬菜从田间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

顺斋合作社位于大广高速附近,合作社大门正对着国道106。早年京客隆超市在河北寻找蔬菜供应基地,就是沿着国道106一路南下发现了顺斋合作社。现在顺斋合作社全年为京客隆、盒马鲜生、呷哺呷哺等供应新鲜蔬菜。订单式合作保证了合作社社员的稳定收入。同时,为了确保品类的全年稳定供应,冬季时合作社也要保证大棚内一定数量的叶菜种植。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之际,大棚内的蔬菜也进入了播种期,白菜、生菜、春茬西红柿、茄果类的蔬菜都在播种。目前,合作社日供北京蔬菜达200吨,高峰时期可达300吨。

近年来,固安县立足都市农业发展定位,不断加快精品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京津中高端市场,重点发展各类高端精品特色蔬菜,构建四季生产、全年供应格局,确保环京津区域精品蔬菜供应不断档。

固安是廊坊的环京县市区之一,围绕环京津的特点,廊坊在农产品供应上发力。廊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环京津和环雄安区位优势,廊坊以打造高附加值蔬菜产业和高端精品蔬菜为目标,按照“突出单品、跨县跨区、规模连片、优势明显”的原则,整合相邻地区、相近产业资源,重点推进环京津高端精品蔬菜产业带、环雄安设施西甜瓜产业带和北三县高端净菜供应圈的“两带一圈”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功能互补的优势蔬菜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式供应 生产环节严控质量

唐山玉田县是蔬菜生产大县,也是北京蔬菜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尤其是玉田包尖白菜,这种当地已经种植两百年的优质传统品种,曾经是北京冬储大白菜中的明星产品。玉田县有35个种类、180多个品种。其中,白菜种植颇具传统、规模最大,甘蓝、辣椒、萝卜也相继成为玉田蔬菜产业的主打品种。202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0.65万亩,产量214.54万吨,均居河北省首位。不过随着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大而不强、多而分散、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逐渐凸显。2020年,该县成功发布了“玉田供京蔬菜”区域公共品牌,迈出了实施农业区域品牌战略的关键一步。

玉田县虹桥镇前独树村、后独树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原来的时候都是单打独斗,只顾埋头生产,生产出来的蔬菜经常出现滞销、价低的现象,亩纯收益只有三四百元。“自从县里打造供京蔬菜品牌以后,我们蔬菜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的蔬菜直销北京的各大超市,不但解决了销路的问题,而且价格也上去了,亩纯收入也达到了1500元,这大大提高了乡亲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目前我们两个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了4000多亩。”后独树村村支书王金福向记者介绍。

众所周知,“供港蔬菜”因为严格完善的质量标准管控,已然成为优质蔬菜的代名词。因此,玉田县坚持市场导向,结合玉田蔬菜独特的自身价值,聚焦北京核心目标市场,打造蔬菜“供京标准”,提高产品品质,有针对性进行市场营销。在甘蓝、白菜(玉田包尖白菜)、马铃薯、萝卜、辣椒、大葱等重点产品中优先选取4个品种,制定了高于行业标准的“供京蔬菜”标准,从建立蔬菜产业基地、搭建蔬菜产业协会、完善终端直供体系,建立从种植源头到商品流通的安全管控体系,生产供应优质蔬菜。

玉田县还引导和规范“供京蔬菜”授权企业严格落实标准,对内有效地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质量、价格、包装,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保证供京蔬菜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护了农民利益。以“玉田供京蔬菜”集体商标为基础,结合统一的品牌管理标准和品牌形象体系,贯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打造“玉田供京蔬菜”科学的品牌管理体系。将品牌形象统一的包装体系(盒、箱、贴等)和用于质量追溯的贴标作为品牌管理的抓手,把“玉田供京蔬菜”与玉田县其他非品牌蔬菜区别开来,与其他地区所产的蔬菜区别开来,与假冒伪劣产品区别开来,广泛并深入开拓“玉田供京蔬菜”品牌产品的市场空间;运用质量追溯信息,维护广大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玉田供京蔬菜”品牌,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玉田县不断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县供京蔬菜产业基地由2021年的2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5万亩,计划今年突破10万亩,实现扩体量、上规模,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玉田县春季蔬菜生产主要以中小棚和地膜栽培为主,主要种植品种为甘蓝、马铃薯,因今年春季气温偏低,目前正处于甘蓝育苗和马铃薯种薯催芽阶段。今年春季建设供京蔬菜基地40000亩,其中甘蓝基地在去年1000亩的基础上扩大到10000亩,主要分布在玉田镇、虹桥镇等乡镇。马铃薯基地在去年17000亩的基础上扩大到25000亩,主要分布在玉田镇、虹桥镇、亮甲店镇等。辣椒基地4000亩,主要分布在孤树镇、陈家铺镇、亮甲店镇等乡镇。春白菜基地1000亩,主要在林西镇、虹桥镇、郭家屯镇等乡镇。马铃薯已经播种,本月中旬春季甘蓝定植已经达到90%。

玉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玉田县将在建立蔬菜产业基地、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完善终端直供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玉田供京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探索模式创新、品种创新,丰富供京蔬菜品种品类,扩宽市场渠道,助农增收,壮大玉田蔬菜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河北将建100个环京周边蔬菜基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环京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在充实北京的“菜篮子”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王牌产业。今年,河北将对标山东寿光,启动建设衡水、沧州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带动全省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实施设施生产替代露地生产、中高端设施替代老旧设施,全省设施蔬菜面积增加30万亩,达到360万亩以上。建成100个环京周边蔬菜基地,增强蔬菜周年生产和应急保障能力。

在河北省、津菜进京核心区域等环京周边地区支持建设一批蔬菜生产基地,是保障北京市民“菜篮子”、鼓起河北农民“钱袋子”的双赢之举,也是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三地农业部门提出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对入选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企业进行补贴。今年2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官网再次发布通知称,2023年,继续在津冀环京周边地区开展蔬菜生产基地遴选工作。方案提出,以保障首都市场蔬菜“日常供得稳、应急有保障”为目标,到2025年,在环京周边支持建设300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210个,合计总面积6万亩左右。通过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应急调配机制,切实提高首都市场蔬菜日常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