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640期 >2023-03-27编印

副中心探宝之漕运篇(四)
刊发日期:2023-03-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副中心探宝之漕运篇(四)

4-4.jpg

这尊铁狮子基本与文庙同龄。

4-3.jpg

藏经阁与碑廊

4-6.jpg

两尊明代的石狮子保存完好。

4-1.jpg

学宫碑

4-5.jpg

下马碑

4-2.jpg

燃灯佛舍利塔

位于大运河北首的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经过多年修缮重新与公众见面。游客可以在千年燃灯塔下驻足,感受“一枝塔影认通州”的魅力,也可以漫步文庙,感受聚集700多年的文气。这里已成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次修缮后,景区东北角增设碑廊,集中展示与通州、漕运相关的文物,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参观区域之一。本期探宝我们走进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的碑廊,探寻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

难得一见 碑廊“最年长文物”铁狮子

碑廊内目前展示有十余件文物,通州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任德永介绍,碑廊是本次修缮时特意设置的,集中展示与通州、漕运有关的文物。别看总数不多,但每一件都颇具代表性。其中有从运河淤泥中找到的皇木,有记载学宫相关内容的各种碑文,有运河两岸古桥上的构建、镇水兽以及与漕运相关的吐水嘴、绞关石、定船石等。更难得一见的,是一尊基本与文庙同龄的铁狮子。

这尊铁狮子名为通永道署铁狮,高140厘米,宽60厘米。铁狮铸造于元代,至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是碑廊中最年长的文物。不过它的威严却是丝毫不减当年,只见铁狮子头部的卷毛清晰可见,并且毛发覆耳披肩,狮子面部口张舌卷,怒目前视,狮子胸前还悬挂着一枚铃铛。铁狮子的身体没有雕刻毛发十分光润,其右前爪牢牢摁住底座,左前爪下方护着一只昂头俯卧的幼狮。任德永说:“从此细节来看,这是一只雌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过了700年的风霜,但是这尊铁狮子身上的肌肉轮廓清晰可见。这在北京现存的古铸铁狮中是相当精美的。”

根据古代的传统,狮子大多都是成对出现,与其配套的雄狮又在哪里?要解释这些疑惑,就不得不说一说它命途多舛的身世了。

据考证,通永道署铁狮子铸造于元代皇庆至至顺年间,即公元1312年至1333年之间。众所周知,元代起运河开始发挥漕运功能,朝廷为了更好地管理通惠河、坝河的漕运事宜,便在通州城东北部设立了京畿都漕运使分司署,而这尊雌铁狮与它的“另一半”雄狮在那时便出现在了这个部门前,起到明示权威与避邪镇署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雄狮不知所踪。到了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统领京东11府州县的通永道署在原址设立,八年后通永道署的管理者便根据雌狮的规制补铸了一尊雄狮,就这样这对“半路夫妻”又守护了通永道署200多年。

时间来到清朝末年,当时中华大地上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者的活动此起彼伏,而通永道署也十分支持通州军民反抗外国传教士和抗击八国联军。可惜的是通永道署被八国联军入侵并焚毁,但是这两尊铁狮子却得以保存。到了民国时期,京兆女子师范学校在此创办,这对铁狮子便放置在大门内的甬道两侧,随后此处又变为通州三中旧址。

后雄狮受到损毁,这尊雌狮则一直放置在原处,直到2000年左右挪至通州区博物馆保存。碑廊建造完成后,这尊雌狮便移至此处,成为景区的热门文物之一。

任德永告诉记者,这尊保存至今的雌狮,不仅在北京现存古铸铁狮中是相当精美的,而且也是漕运文化的重要见证。“通州区保存的文物和古迹中,以明清两代的为主,经历过元代且与漕运有关的文物和古迹较少,目前只有这尊铁狮子,还有燃灯塔、南街清真寺等。这尊铁狮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元代通州漕运历史的重要见证,如今更成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衙署门前石狮“点睛”仍可见

通永道署铁狮旁边还有两尊明代的石狮子,比铁狮子年轻百岁。这对石狮子长110厘米,宽70厘米,高140厘米。记者注意到,石狮子周身有明显的风化痕迹,不过两尊石狮子的细节保存完好,雄狮的右前爪踩着一支绣球,雌狮的左前爪下护着一只幼狮。

仔细端详,两尊石狮子的眼球还依稀可见黄绿色。景区的讲解员介绍,经考证,石狮子眼球的黄绿色是当时人们在举行民俗活动时,进行“点睛”仪式涂抹的。讲解员说:“为石狮子的眼球上色不仅可以烘托节日的氛围,还能让石狮子显得威风八面。”

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对石狮子是在建设景区时出土的,后来经过专家考证,证实为明代通州衙署门前的石狮。据《通州文物志》介绍,衙署即旧时官员办公处所,今通州区设有衙署应上推到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时期创建路县开始,当时县署设于今潞城镇古城村处。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渔阳郡治自今密云县梨园村迁至潞县(路县改称)城中,则郡署、县署同设潞城内。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潞县划入通州。除州署外,通州在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时期,还曾设有许多部门官署,诸如金朝时设置的仓使署等户部下属机构,明代时设立的司空分署等工部下属机构和都察院巡仓御史公署(今贡院小学内)、督运巡漕御史公署等监察机构,学正、训导署等教育机构,通州卫等军队指挥机关等。不过以上这些部门的遗址均已不存。

斑驳石碑记录学宫辉煌

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三教合一古建筑群,由燃灯佛舍利塔,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组成,是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正门就能看见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里面供奉着孔子的牌位,两侧的东西庑殿则是孔子弟子与历代贤明学者的牌位。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比北京孔庙还要早四年。自建成以来经历元、明、清三代22次修复扩建,至光绪九年已形成除北京孔庙之外北京现存最大的文庙,于1985年被列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东北角,崭新的圈门内景致怡人,碑廊也设立于此,新中国成立至今在通州发现的石碑等重要文物都存于此处。

其中,靠近北侧有一块高大的石碑名为学宫碑,这块石碑已经断为两截,修复时工人用铁架子将石碑固定在一起。石碑上面大部分字已经消失不见,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腐蚀,后期修复时已将这些地方修补完毕。

学宫碑上残存的文字不足原碑文的十分之一,但仍然从中可见所记载的当时通州的豪绅马君、钱君、刘君等筹款重修文庙一事。讲解员介绍,学宫碑下方驮碑的是龙的第八子赑屃。传说中,古人为给死后的帝王圣贤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于赑屃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让碑文上的功德经久不衰,千秋永存。

学宫碑旁边还有一块文庙下马碑,这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树立的。讲解员介绍,当时举子们在文庙学习,来日功成名就后,会骑马来观拜,快到孔庙门口时候,必须下马,以示对孔夫子的尊敬。其实,“下马碑”也是一种礼仪的体现,骑马者无论官员或百姓,一概下马步行,以示尊敬。

在北京孔庙的门前也有一座清乾隆年间的下马碑。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元末荒废,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是皇帝亲祭孔子之所,也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大孔庙。北京孔庙在明、清两代多次兴修,尤以清乾隆时期为最。孔庙下马碑位于成贤街牌楼东西两侧路北,碑身上部雕刻如意云头纹,碑身下部雕刻夔龙纹饰,保存十分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