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632期 >2023-03-15编印

副中心探宝之漕运篇(三)
刊发日期:2023-03-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png

军粮经纪密符扇

4-2.png

《漕运底账》

4-4.jpg

西仓大门

本报记者 张群琛

历史上,通州不仅是漕运重镇,更是漕粮的仓储重地。据记载,辽金时期通州就建有粮仓,到了明清漕运鼎盛时期,通州的粮仓有上百座,直至清朝末期北运河停漕,这些粮仓才退出历史舞台。那么通州粮仓的储存量有多少?这些粮仓有什么安保措施?粮仓中的粮食供给何人?本期探宝一一揭晓。

漕运鼎盛时共有大小粮仓数百座

打开通州地图,您会发现,地名带“仓”的地方还真不少。中仓街道位于通州主城区中心地段,顾名思义,这里曾是漕运鼎盛时期粮仓的所在地。如今在通州区中仓路10号,还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中仓仓墙遗址。遗址尚存残墙150米左右,经过修缮后,仓墙遗址呈锯齿状。此外,遗址内还存有一些大石碾、台基条石等仓廒厅舍建筑构件,北墙外保存古槐一株、仓神庙碑身一块。

“中仓”这个称呼源于明朝。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朝廷为了储存军用粮饷便在通州创建三座大型漕粮仓库,统称“通仓”。由于此处仓库居中,便得名“中仓”。直到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正式定名为“大运中仓”,此名一直沿用至今。按照《大明会典》记载,中仓内共有仓廒140座共703间,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北运河停漕后,此处变成清军军营。

除了中仓,通州区北苑街道辖区内有一社区名为后南仓,这里也是漕运仓储的重地。在“大运中仓”命名的同时,通州区域内还有大运东仓和大运西仓。到了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明廷在大运西仓南边又新建了一座粮仓,名为大运南仓,因此这个大运南仓也称为后南仓。有些专家认为,这个“后”并非指方位,而是修建的先后。

明清时期通州的粮仓有军仓属性,是戍边战士的口粮来源。现任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杨家毅在所著的《通州文脉》一书中,列出了明朝万历年间通州粮仓一览表。由于大运东仓并入大运中仓,所以“通仓”共分为大运南仓、大运西仓和大运中仓,这三处粮仓又分为卫仓近20座,共计仓廒近300座。这个数字在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间得以打破,据记载,当时三处粮仓共有仓廒400座。

数量颇多的粮仓,其仓储量更是惊人。据介绍,明正统年间通州粮仓的仓储量占据京城的五分之三,约为300万石。

仓储管理有严格条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杨家毅在《通州文脉》中也详细介绍了通州粮仓中粮食的主要用途。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通州的粮食保证着京城官员和军士的生活,而在紧急状态下这些粮食还会送到前线。此外这些粮食还有平抑京城物价、赈济灾民的用途。所以如此重要的粮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上期“探宝”中提到,居住在通州区的陈乃文老先生是军粮经纪的后人,他家的传家宝军粮经纪密符扇,如今是通州区博物馆的镇馆文物之一,而他家还有一份与漕运有关的文物——《漕运底账》。类似的《漕运底账》在通州区博物馆也有一份。对比发现,两份文物均为清朝时期记录来往漕船的始发地、运送粮食种类、船只数量等信息的账本,这正是当时统治者对于漕运重视的表现之一。

据介绍,陈乃文老先生父亲的外祖父在清朝道光年间担任通州仓场衙门账房管理总账先生,这本底账就是他的工作记录。比如底账中写:共计漕白一百二十五帮。这里面的“漕白”指的是军粮和白粮。陈乃文老先生在撰写的文章中解释,明清时期将糙米、粟、豆等供给京城一般官员和军队的粮饷叫军粮;而产自南方江浙地区五府一州的优质粳、糯米为白粮。后面的“一百二十五帮”则为来自山东、河南等七省船队之和为125帮。据推算,船只总数为5800余艘。

仓储的管理制度也非常严格,逐渐形成了一套管理体系。在元代,不仅设有专门机构管理,而且制度十分严格。如在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户部规定禁止工作人员亲属进入库房、出入要登记等规定。后又出台了监督的条例,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现象。

到了清代,朝廷又针对因领运官丁工作疏忽导致漕粮霉变的情况出台了相关措施,且对不同情况做出详细规定。如因不谙漕务,封闭舱门,以致漕米霉变,由旗丁赔补;因沿途欠风晾导致漕粮霉变的,领运官革职,押运官降级调用,漕督、粮道坐夫失察降级,损失米额并令漕督、粮道、县、帮分别赔偿。如果在通州起卸后发生霉变,主要原因是运米的经纪、车户勾结漕务官吏掺水所致,造成的损失由经纪和车户赔偿。

粮仓建造材料与运河固堤相同

火灾和霉变是粮仓的两大隐患。而在历史上,各朝的统治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分别在建筑构造、建筑材料上发挥智慧,维持着当时的国家命脉。

在防火的设计上,粮仓内每间仓廒之间相隔三丈,防止一间失火而殃及其他仓廒。此外仓廒之间还挖有名为“水道”的通道。这些水道直通仓沟,仓沟再与河道相连。同时针对一些距离“水道”较远的仓廒,还会修建水井。比如,根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曾在通州西仓增建六处水井,在中仓增建四处水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修建各种设施用来防火,古人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精神依托。大运中仓南门曾修建了一座火神庙,供主管粮仓的官员祭拜,祈求平安。即便如此,粮仓的火灾依然不能幸免,明朝万历年间,通州的粮仓在五年时间里就有两次起火记录。

通州是九河下梢之地,虽然充沛的水源可以解决火灾,但是水带来的洪灾和粮食霉变本身也是重大隐患。所以粮仓的建筑设计、安全保障都是顶级的。为了防止被大水淹没,每座仓廒都建在地势较高处,四周筑有高大坚固的围墙。在排水防潮方面的设计也很精妙缜密,不仅在地下铺设了排水管道,每座仓廒的地基都是用三合土夯筑的。

三合土,被现代的研究者戏称为“中国混凝土”,通常用石灰、黏土和细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部分史料中还有加入糯米汁以增加黏度的记载。三合土在古时候被广泛用于地基、围墙等,也被大运河沿岸许多地区用来加固河堤。粮仓的地基除用三合土外,还会均匀铺洒一层白灰,再用砖铺作地面,在砖质地面上再用木条做龙骨,在上面铺满松板,这样的地板结构也可以保证阻隔湿气。

仓房的墙壁上还有护墙板,门有门罩,这些都是为了阻断湿气。此外,粮食本身含水分,也会有蒸发,如果不通风,也容易变质,所以每座仓廒都有气楼和闸板等设施,顶端还有竹筒做的通风装置。这样,基本可以保证粮仓内部防潮通风,冬暖夏凉。